题名

歷史上的幼教與童年—若干中國式的假設與呈現

DOI

10.6254/1999.11.203

作者

熊秉真

关键词

中國史 ; 幼教 ; 童年

期刊名称

本土心理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1期(1999 / 06 / 01)

页次

203 - 26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在整理近世中國幼教與傳記資料,並以此近世中國的幼教文獻與童年經驗為素材,一探中國式的兒童世界與童年文化,所顯現的特殊氣質。先以古典訓幼材料,勾劃出上古至中世中國幼教規矩面之基本典範,其次擇要呈現此等基本預設在明清近世曾經發生的重要變化。後半段,則檢視近世中國童年的經驗面發展過程,與外在環境與外塑力量間之互動。希望從以成人社會為中心與發動點的立場,轉而試窺屬於兒童的經驗與世界。 論文之作,除展開歷史上有關兒童與童年的研究,亦期於人文社會科學上繼階級與性別意識之外,打開以「年齡」或「人生發展階段」為基點的思辨角度。研究發現,幼教文獻中主流論述表面上假設孩子應是被動被造的一方。但是其內部之細節及若干隱含型預設,又為兒童之主體性,主動思考,獨立判斷預留了相當的空間。再則,儒法二家思想傳統,及中國社會主流習慣,均以為成人或父師應居主導,幼兒須虛心受教。但老莊道家等思想,以及藝術美學方面的價值取向,又常以嬰童代表純真、無偽之自然,應為所有人生世界之理想狀態與最終歸依。此一支派或暗流,是中國式文化價值觀與社會倫常中一種重要的內設性辯証,甚或帶有某種創造性潛能之緊張。三則在中國式的假設中,童年與成年,兒童與成人從來不是對立的二類人物,或機械性而截然二分的兩個階段。童年之本質與意義既不永遠固定地銬鎖於人生之前數年歲月(西方式及近代式的理解),兒童也不是必然與成人相對的另一種「動物」或「群體」。中國文化中對生命週期,人生階段,與自然歷程之假設與體會,相當靈活而流動,因而允許更多層次的交流,更為複雜的互動。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参考文献
  1. 熊秉真 Hsiung, Ping-Chen(1992)。傳統中國的乳哺之道。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21
    連結:
  2. (1988)。鄭振鐸年譜。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3. (1978)。民國人物小傳(四十九)。傳記文學,32(6)
  4. (1976)。古今圖書集成。台北:鼎文書局。
  5. 方聞(1970)。傅青主先生年譜。台北:中華書局。
  6. 王代功(1971)。王闓運年譜。台北:廣文書局。
  7. 王肯堂。古今圖書集成
  8. 王家儉(1967)。魏源年譜。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9. 王陽明(1994)。傳習錄,卷中,72。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
  10. 王筠(1937)。教童子法。上海:商務印書館。
  11. 史夢蘭。古今風謠拾遺
  12. 朱震亨(1982)。丹溪先生治法心要。台北:新文豐。
  13. 吳天任(1981)。何翽高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4. 吳開流(1982)。李顒。山東:齊魯書局。
  15. 吳榮光(1972)。吳榮光自訂年譜。台北:文海書局。
  16. 呂之亮(1971)。趙客亭年譜紀略。台北:廣文書局。
  17. 呂坤(1936)。續小兒語。上海:商務印書館。
  18. 呂培(1971)。洪北江先生年譜。台北:廣文書局。
  19. 呂得勝(1936)。小兒語。上海:商務印書館。
  20. 呂得勝(1881)。女小兒語。津河廣仁堂。
  21. 呂熾(1971)。尹會一年譜。台北:廣文書局。
  22. 岑學呂(1977)。虛雲和尚年譜。香港:佛經流通處。
  23. 李宗侗(1966)。李鴻藻先生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24. 李清植(1971)。李文貞公年譜。台北:廣文書局。
  25. 李毓秀(1881)。弟子規。廣仁堂。
  26. 李贄。李氏焚書,卷三。陝西:陝西教育圖書出版社。
  27. 杜泣瀾(1960)。古今諺。台北:世界書局。
  28. 汪宗衍(1970)。陳東墊先生年譜。澳門:于今書屋。
  29. 汪康年(1971)。汪禳卿先生傳記。台北:廣文書局。
  30. 汪輝祖(1971)。病榻夢痕錄。台北:廣文書局。
  31. 姚明達(1971)。清邵念魯先生廷采年譜。台北:廣文書局。
  32. 姚明達(1982)。清邵念魯先生廷采年譜。台北:商務印書館。
  33. 姚紹華(1931)。崔東壁年譜。上海:商務印書館。
  34. 段永蘭(1963)。我的父親。傳記文學,3(4)
  35. 洪亮吉(1969)。弟子職箋釋。台北:華文書局。
  36. 胡鈞(1971)。張文襄公年譜。台北:廣文書局。
  37. 胡廣(1981)。性理大全書,19卷。京都:中文。
  38. 胡適(1933)。章實齋先生年譜。上海:商務印書館。
  39. 胡韞玉(1986)。清包慎伯先生世臣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40. 孫一奎(1983)。赤水玄珠,卷25。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41. 徐永昌(1986)。徐永昌將軍「求己齋回憶錄」1。傳記文學,48(5)
  42. 徐照(1963)。明代大政治家徐溥年譜。台北:徐照。
  43. 徐鼐(1978)。清敝帚齋主人徐鼐自訂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44. 莊述祖(1937)。弟子職集解。上海:商務印書館。
  45. 陳漱之(1695)。訓蒙條例。新安張氏霞舉堂。
  46. 陳衡哲(1975)。我幼時求學的經過。傳記文學,26(4)
  47. 陸謙祉(1946)。厲樊榭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48. 黃逸之。黃仲則年譜。上海:商務印書館。
  49. 楊慎(1976)。古今謠諺。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50. 楊德恩(1947)。文天祥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51. 葉英(1958)。黃道周傳。台北:台南文化公司。
  52. 熊秉真 Hsiung, Ping-Chen(1992)。好的開始-中國近世士人子弟的幼年教育。中國近世家族與政治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53. 熊秉真 Hsiung, Ping-Chen(1994)。中國近世士人筆下的兒童健康問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23(上)
  54. 熊秉真 Hsiung, Ping-Chen(1993)。試窺明清幼兒的人事環境與情感世界。本土心理學研究 Indigenous Psycholog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Societies,2
  55. 熊秉真 Hsiung, Ping-Chen(1994).Constructed Emotions: The Bond between Mothers and S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Late Imperial China,15(1)
  56. 趙之謙(1971)。張忠烈公年譜。台北:廣文書局。
  57. 趙景深(1980)。夏二銘先生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58. 趙景深(1971)。夏一銘先生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59. 趙楊步偉(1963)。我的祖父。傳記文學,3(3)
  60. 趙藩(1978)。清岑襄公毓英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61. 劉文興(1971)。寶慶劉楚楨先生年譜。台北:廣文書局。
  62. 滕因(1971)。蔣劍人先生年譜。台北:廣文書局。
  63. 蔣永敬 Chiang, Yung-Ching(1978)。胡漢民先生年譜。台北:中央文物。
  64. 蔣致中(1935)。牛空山先生年譜。上海:商務印書館。
  65. 蔣逸雪(1946)。張溥年譜。上海:商務印書館。
  66. 蔡廷鍇(1989)。蔡廷鍇自傳。台北:龍文書局。
  67. 黎庶昌(1971)。曾文正公年譜。台北:廣文書局。
  68. 薛光前(1978)。困行憶往(一):個人重要經歷的按年自述。傳記文學,32(5)
  69. 謝承仁(1959)。戚繼光。上海:人民出版社。
  70. 歸有光(1965)。震川文集。台北:中華出版社。
  71. 簡又文(1979)。馮玉祥傳(一)。傳記文學,35(6)
  72. 簡又文(1973)。革命畫家高劍父-概論及年表(中)。傳記文學,22(2)
  73. 簡朝亮(1971)。朱九江先生年譜。台北:廣文書局。
  74. 簡朝亮(1971)。朱次琦年譜。台北:廣文書局。
  75. 羅正鈞(1971)。王鑫年譜。台北:廣文書局。
  76. 羅正鈞(1971)。王壯武公年譜。台北:廣文書局。
  77. 羅思舉(1971)。羅壯勇公自訂年譜。台北:廣文書局。
  78. 譚嗣同(1954)。譚嗣同全集。北京:三聯書局。
  79. 嚴正鈞(1971)。左文襄公年譜。台北:廣文書局。
  80. 蘇文摺(1973)。黎簡先生年譜。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81. 蘇惇元(1971)。方望溪先生年譜。台北:廣文書局。
  82. 蘇興(1980)。吳承恩年譜。北京:人民文學。
  83. 顧鎮(1978)。清初黃崑圃先生叔琳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84. 龔廷賢(1989)。壽世保元。上海:人民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陳富美、利翠珊(2004)。配偶親職角色的支持與分工對夫妻恩情的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21,49-83。
  2. 李玉梅(2007)。朱熹蒙書的習慣說。鵝湖月刊,379,32-41。
  3. (2004)。探索「建構學習行爲特質」對線上學習成效的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27(1),117-157。
  4. (2006)。臺灣、大陸與香港中小學教師之玩興、教學創新、工作滿足與工作表現之關係。教育與心理研究,29(2),227-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