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華人生活世界中的多面向因果思維

并列篇名

The Multidimensional Causal Thinking in Chinese Life World

作者

郭士賢(Shih-Hsien Kuo);張思嘉(Szu-Chia Chang)

关键词

天人類比 ; 台灣民間信仰 ; 因果思維 ; 宇宙觀 ; 修行 ; causal thinking ; self-cultivation ; Taiwanese folk religion ; worldview

期刊名称

本土心理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21期(2004 / 06 / 01)

页次

233 - 26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台灣地區在2002年重新開放樂透彩券的銷售,並引起一股購買熱潮。許多民眾不但踴躍購買,在號碼的選取上採取各種另類的方式,尋找開獎號碼的靈感。此外,命理風水之說仍然在民間大行其道,廣受各階層人士所採信。這樣的社會現象其實深受華人文化固有的宇宙觀以及宗教信仰的影響,因而共同型塑了華人特有的因果思維方式: 第一, 來自西方的理論都是從主客二元對立的世界觀出發,將外在世界與個體自身視為分離且獨立存在的實體,外在世界的變化規則與個體自身的遭遇只有直接、以及可供理性分析的素樸因果關係。第二,華人社會一向重視人與人的關係,特別是以家族概念為架構的人際關係網絡。關係的因果思維是華人社會行為的一個重要特色。第三,傳統中國文化中的天、地、人三才並立的宇宙觀中,形成一套天時、地利、人和三大因素共同促成事情發生的因果觀點。在這個主體客體互相涵攝的觀點之下,人自身與週遭環境以及大自然變動規則之間,存在著某種類比的因果關係。第四,台灣民間信仰是屬於多神的、普化的宗教,人們相信超越世界的神明可以回應信徒的祈求而介入生活世界中的事件,是一種宗教的因果思維。第五,在前述各種因果思維並存的情況下,人作為有反省能力的行動主體,總是參與在事件發生的過程之中。縱使外在環境或事件無可改變的情況之下,仍然可以透過修行積德的手段產生自我的轉化,取得更高層次的視野,因此修行積德與事件之間形成一種超越的因果關聯。 上述的幾種因果思維之間是互相關聯,而且可以同時存在的。基於這種多重因果思維並存的認知,使得人們思考人生重大事情的時候漸漸養成面面俱到、兼顧各個層面的習慣,並在各個因果思維角度中採取寧可信其有的態度。華人的多面向因果思維提供了理解像「求明牌」這類的非理性行為一個可行的思考架構,也可以做為建構本土宗教心理學的參考,並且還可以提供華人自我研究的另一種觀點。

英文摘要

The relation of five parallel causalities operating in Taiwanese culture is examined to explore the way they influence interpretation of critical life events. A framework of multidimensional causal thinking is develope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explaining why Taiwanese people still have much non-rational behavior in modern society. These causalities are: 1) the Western subject-object dichotomy worldview of logical causal thinking, which presumes that the individual is independent from the external world and that there are reasonable relations between changes in the external world and personal life experience; 2) relational causal thinking common in Chinese societies; 3) analogical interactions between heavenly timing, spatial adequacy and relational harmony; 4) polytheistic and diffused folk religion of Taiwan or religious causal thinking, which. suggests that Gods can affect and determine one's life; 5) transcendental causal thinking in which reflections on religious activities and self-cultivation or altruistic actions in daily life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determining a person's life.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参考文献
  1. Planck, M. (1948). Determinismus oder Indeterminismus. Leipzig: J. A. Barth.
  2. Abegg, L.(1970).Ostasien denkt anders.München:Kurt Desch.
  3. Abramson, L. Y.,Seligman, M. E. P.,Teasdale, J. D.(1978).Learned helplessness in humans: Critique and reformulation.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87(1),49-74.
  4. Antaki, C.(Ed.)(1981).The psychology of ordinary explanations of social behavior.London:Academic Press.
  5. Carnap, R.(1969).Einführung in die Philosophie der Naturwissenschaft.München:Nymphenburger.
  6. de Jong, P. F.,Koomen, W.,Mellenbergh, G. J.(1988).Structure of causes for success and failure: A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of reference judgement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5(5),718-725.
  7. Erikson, E. H.(1958).Young Man Luther, a study in 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New York:Norton.
  8. Flammer, A.(1988).Entwicklungstheorien.Bern:Huber.
  9. Habermas, J.(1981).Theorie des kommunikativen Handelns.Frankfurt/M.:Suhrkamp.
  10. Heider, F.(1958).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New York:Wiley.
  11. Heisenberg, W.(1955).Das Naturbild der heutigen Physik.Hamburg:Rowohlt.
  12. Hume, D.(1978).Ein Traktat über die menschliche Natur, Bd. 1, Über den Verstand.Hamburg:Meiner.
  13. Kant, I.(1999).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Köln:Parkland.
  14. Koriath, H.(1988).Kausalität, Bedingungstheorie und psychische Kausalität.Göttingen:Otto Schwarz.
  15. Mill, J. S.(1968).System der deductiven und inductiven Logik, Bd. III.Leipzig:Reclam.
  16. Schlick, M.(Ed.)(1969).Gesammelte Aufsätze 1926-1936.Hildesheim:G. Olms.
  17. Stegmüller, W.(1983).Probleme und Resultate der Wissenschaftstheorie und Analytischen Philosophie, Bd. 1, Erklärung, Begründung, Kausalität.Berlin:Springer.
  18. Taylor, S. E.,Koivumaki, J. H.(1976).The perception of self and others: Acquaintanceship, affect and actor-observer differenc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3(4),403-408.
  19. Thomas, A.(Hrsg.)(1996).Psychologie interkulturellen Handelns.Göttingen:Hogrefe.
  20. Weiner, B.(1985).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Psychological Review,92(4),548-573.
  21. Weiner, B.(1986).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motivation and emotion.New York:Springer.
  22. Weiner, B.(1979).A theory of motivation for some classroom experiences.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71(1),3-25.
  23. Weiss, H.(1967).Kausalität und Zufall in der Philosophie Aristoteles.Darmstadt: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
  24. 余英時(1984)。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台北:時報文化。
  25. 呂理政(1990)。天、人、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6. 李國安(1989)。周易中的類比思維。哲學與文化,16,48-70。
  27. 張思嘉、郭士賢(2001)。台灣大學心理學系華人本土心理學研究追求卓越計劃,2001 年子計劃報告書台灣大學心理學系華人本土心理學研究追求卓越計劃,2001 年子計劃報告書,台灣大學心理學系。
  28. 陳介玄、高承恕(1991)。台灣企業運作的社會秩序。東海社會科學學報,10,219-231。
  29. 曾文星編(1996)。華人的心理與治療。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30. 黃光國(1988)。儒家思想與東亞現代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31. 黃光國(2002)。科學哲學與創造力。台北:立緒。
  32. 楊中芳編、高尚仁編(1992)。中國人.中國心:人格與社會篇。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33. 鄭志明(1988)。中國善書與宗教。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34. 瞿海源(1997)。台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35. 釋如源(1999)。中論之緣起論。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
被引用次数
  1. Wang, Wei-Pang,Fan, Tai-Hsi Daisy,Fan, Gang-Hua(2019).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sons for Religious Involvement and Distress in Taiwan: The Examination of the Self-Selection Perspective.國家與社會,21,51-90.
  2. 陳密桃、李新民(2006)。實用智能、緣分信念與心理健康、工作表現之相關:以幼兒教師爲例。中華心理學刊,48(2),183-202。
  3. 陳密桃、李新民(2007)。台灣地區國小教師的實用智能、緣分信念、內團體偏私與心理健康、工作表現之潛在關聯。教育學刊,29,37-72。
  4. 范綱華(2020)。被掩蓋的宗教正向心理功能:心理困擾對年輕成人快樂感和宗教參與之間關聯的影響。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3(2),119-142。
  5. 范綱華(2021)。宗教信仰對臺灣年輕成人主觀福祉的影響:貫時性資料的反事實分析。人口學刊,62,1-40。
  6. 高旭繁(2013)。通往華人幸福之路:性格特質與文化價值的雙重作用。本土心理學研究,39,165-214。
  7. 郭士賢、張思嘉(2011)。台灣華人婚姻中的控制觀。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4(4),583-610。
  8. 許敏桃、高寶蓮、李淑莉、田月玄(2010)。裘馨兒母親的轉渡經驗。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3(3),377-399。
  9. 黃囇莉、何迦勒(2018)。出走原鄉、藕斷絲連:華人基督徒改宗之轉化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50,59-108。
  10. 黃奕偉(2022)。臺灣「宗教心理學」研究之現況分析(1974-2019):以期刊及學位論文為對象的考察。臺灣宗教研究,21(1),155-203。
  11. 謝廷豪,廖元良,吳崇蘭(2023)。緣分信念歸因對工作績效之影響:自我效能及幸福感的角色探討。教育心理學報,54(4),807-834。
  12. 徐欣萍(2012)。華人關係互動中的緣分運作及其心理適應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37,57-97。
  13. 徐欣萍(2017)。心理健康促進與正向心理學的本土化反思。應用心理研究,66,7-46。
  14. 葉光輝(2004)。現代華人家人的互動關係及其心理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22,81-119。
  15. 葉光輝、邱獻輝(2012)。從傳統華人貞節觀念探討男性殺妻。本土心理學研究,38,43-100。
  16. 張思嘉、李雅雯(2009)。擇偶歷程中影響關係發展的關鍵因素。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5,17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