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配偶親職角色的支持與分工對夫妻恩情的影響

并列篇名

Effects of Coparenting Support and Division-of-labor on Marital Enqing in Chinese Couples

DOI

10.6254/2004.21.49

作者

利翠珊(Tsui-Shan Li);陳富美(Fu-Mei Chen)

关键词

夫妻恩情 ; 本土心理學 ; 共親職 ; 育兒分工 ; child-care task sharing ; coparenting ; indigenous psychology ; marital enqing

期刊名称

本土心理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21期(2004 / 06 / 01)

页次

49 - 8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台灣北部地區309對育有學齡前幼兒的夫妻為對象,探討夫妻在親職角色的支持與分工行為,及其對華人夫妻情感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夫妻在親職角色上的支持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但是,先生明顯的比太太參與較少的育兒工作。相關分析的結果發現,太太的家庭價值觀與其親職支持與分工行為均有顯著的關聯;對先生而言,這樣的關聯並不存在,反而是對家事分工的公平觀點與他們的親職行為有顯著的關聯。 就影響夫妻情感的因素來看,本研究發現,配偶的親職角色支持、配偶的親職角色分工、家庭價值、家事分工的公平觀四項最能預測夫妻恩情的因素,其中,配偶的「同心支持」具有最強的預測力與解釋力,顯示在華人婚姻中,配偶的「同心支持」要比「協力分工」更能增加夫妻之間的恩情。不過,就太太的樣本而言,家庭價值的影響力要大過配偶親職分工的影響力,性別的效應也進一步討論。

英文摘要

A questionnair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309 couples with preschool children living in northern Taiwa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husbands involved in fewer child-care tasks than wives did. Correlation analyses revealed that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existed between family value and child-care task involvement among wives, whil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fairness value and coparenting behaviors among husbands. Regression analyses further indicated that child-care task involvements, coparenting support, family value, and fairness value were four factors that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marital Enqing. Among them, coparenting supports showed the highest predicting power. In the wife sample, the predicting power of family value on Enqing was larger than that of child-care task involvement. Gender issue was further discussed.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参考文献
  1. 王舒芸、余漢儀(1997)。奶爸難為—雙新家庭父職角色初探。婦女與兩性學刊,8,115-149。
    連結:
  2. 李美枝(1998)。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9,3-52。
    連結:
  3. 熊秉真(1999)。歷史上的幼教與童年—若干中國式的假設與呈現。本土心理學研究,11,203-261。
    連結:
  4. Belsky, J.,Hsieh, K. H.(1998).Patterns of marital change during the early childhood years: Parent personality, coparenting, and division-of-labor correlates.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12(4),511-528.
  5. Belsky, J.,Rovine, M.(1990).Patterns of marital change across the transition to parenthood: Pregnancy to three tears postpartum.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2(1),5-19.
  6. Belsky, J.,Spanier, G.,Rovine, M.(1983).Stability and change in marriage across the transition to parenthood.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45(3),567-577.
  7. Chen, F. M.,Li, T. S.(2002).Family stree, spouse's devotion, and couple's affection in marriage.25th ICAP conference,Suntee, Singapore:
  8. Fincham, F. D.(1998).Child development and marital relations.Child Development,69(2),543-574.
  9. Guelzow, M. G.,Bird, G. W.,Koball, E. H.(1991).An exploratory path analysis of the stress process for dual-career men and women.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3(1),151-164.
  10. Johnson, E. M.,Huston, T. L.(1996).The perils of love, or why wives adapt to husbands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parenthood.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60(1),195-204.
  11. Kalmijn, M.(1997).Father involvement in childrearing and the perceived stability of marriage.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61(2),409-421.
  12. Kaplan, J.(1993).The co-parenting system: Longitudinal effects for kindergartners of differences between mothers' and fathers' parenting style.Biennial Meeting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New Orleans, LA:
  13. Lewis, C.(Ed.),O''Brien, M.(Ed.)(1987).Reassessing fatherhood: New observations on fathers and the modern family.CA:Sage.
  14. Li、 T. S.,Chen, F. M.(2002).Affection in marriage: A study of Marital En-qing and intimacy in Taiwan.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Chinese Society,3(1),37-59.
  15. McHale, J. P.(1997).Overt and convert coparenting processes in the family.Family Process,36(2),183-210.
  16. McHale, J. P.(Ed.),Cowan, P. A.(Ed.)(1996).Understanding how family level dynamics affect children's development: Studies of two-parent families.San Francisco:Jossey-Bass.
  17. Oyserman, D.,Coon, H. M.,Kemmelmeier, M.(2002).Rethinking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Evaluation of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and meta-analyses.Psychological Bulletin,128(1),3-72.
  18. Thompson, L.,Walker, A. J.(1989).Gender in families: Women and men in marriage, work and parenthood.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1(4),845-871.
  19. Triandis, H. C.(1989).The self and social behavior in differing cultural.Psychological Review,96(3),506-520.
  20. Vaillant, C. O.,Vaillant, G. E.(1993).Is the U-curve of marital satisfaction an illusion? A 40-year study of marriage.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5(1),230-239.
  21. 伊慶春(1991)。台北地區婚姻調適的一些初步研究發現。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2),151-173。
  22. 朱瑞玲(1996)。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未出版
  23. 利翠珊(1997)。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報告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報告,未出版
  24. 利翠珊(1995)。夫妻互動歷程之探討—以台北地區年輕新婚夫妻為例的一項初探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4,260-321。
  25. 利翠珊(1999)。已婚女性與上一代的互動關係與情感連結。中華家政學刊,28(31),31-46。
  26. 呂玉瑕(1983)。婦女就業與家庭角色、權力結構之關係。中研院民族所集刊,56,111-143。
  27. 李亦園編、楊國樞編(1972)。中國人的性格。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8. 李若琦、洪佩綺(2000)。私立輔仁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
  29. 李紹嶸譯、蔡文輝譯(1987)。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書局公司。
  30. 周麗端編、吳明燁編、唐先梅編、李淑娟編(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31. 唐先梅(1999)。從家務工作的本質談雙薪家庭夫妻家事分工。應用心理研究,4,131-173。
  32. 傅統先(1980)。哲學與人生。台北:天文出版社。
  33. 馮燕(1995)。托育服務:生態觀點的分析。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34. 黃光國(1989)。儒家思想與東亞現代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35. 楊中芳編、高尚仁編(1991)。中國人、中國心:人格與社會篇。台北:遠流出版社。
  36. 楊宜音(1997)。養老與育幼:「報」的觀念及其變化—中國大陸農村的一項個案研究。第四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台北:
  37. 楊國樞(1993)。我們為什麼要建立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本土心理學研究,1,6-88。
  38. 葉光輝(2000)。家庭共親職互動文化類型之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4),33-76。
  39. 葉肅科(2000)。一樣的婚姻,多樣的家庭。台北:學富文化。
  40. 諾曼•古德曼、陽琪譯、陽琬譯(1995)。婚姻與家庭。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41. 叢肇祥(198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曾婷瑜(2020)。幼兒雙親五大需求契合程度與共親職行為之探討。諮商與輔導,410,31-33+46。
  2. 陳富美、利翠珊(2004)。不同情感組型夫妻在家事分工上的差異:對偶資料的分析。應用心理研究,24,95-115。
  3. 陳富美、利翠珊(2004)。夫妻的育兒經驗:親職分工與共親職的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4),1-28。
  4. 陳若琳、郭美娟(2012)。雙薪家庭幼兒父親的親職效能、母親的教養鼓勵與父職參與之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3,57-80。
  5. 陳若琳、吳茹燕(2010)。母親的性別平權態度、母親對父親敎養的鼓勵與父親敎養參與之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8,67-92。
  6. 龔庭溱、賴念華、黃傳永、張祐誠、林葳婕(2017)。表達性藝術治療運用於華人文化下乳癌婦女團體方案介入之要素探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48,107-136。
  7. 洪小雯(2020)。從單親子女的困境談離異配偶共親職之重要性。諮商與輔導,416,30-33。
  8. 胡正文(2011)。性別的社會建構—婚姻的「內在」與「外在」。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4(1),1-43。
  9. 許敏桃、高寶蓮、李淑莉、田月玄(2010)。裘馨兒母親的轉渡經驗。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3(3),377-399。
  10. 許詩淇、張思嘉、李惟新(2018)。「新好男人」、「新好女人」?當代華人婚姻關係中的角色義務。本土心理學研究,50,209-261。
  11. 黃宗堅(2010)。大學生親子三角關係配對類型及其親密關係滿意度:一個對偶資料的分析研究。中華心理學刊,52(1),25-46。
  12. 黃宗堅、張勻銘、李佳儒(2010)。代間關係中親職化經驗之發展與自我轉化:以成年初期女性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33,59-106。
  13. 黃宗堅、周玉慧(2009)。大學生親子三角關係類型與親密關係適應之研究。中華心理學刊,51(2),197-213。
  14. 利翠珊(2005)。身心障礙兒童家庭中夫妻的壓力、付出與恩情。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8(2),25-54。
  15. 利翠珊(2006)。華人婚姻韌性的形成與變化:概念釐清與理論建構。本土心理學研究,25,101-137。
  16. 林惠雅(2007)。學齡前兒童之父母的共親職與親職感受的關係。本土心理學研究,27,177-230。
  17. 劉經偉,張晨光(2020)。親職化中的子女主體性:來自於「孝道」研究的啟示。輔導與諮商學報,42(2),63-82。
  18. 王櫻芬(2020)。依附、憂鬱和積極因應對青少年學校生活困擾之影響性研究。教育心理學報,52(1),191-217。
  19. 魏美惠、周禧慧(2016)。台灣非原住民族與原住民族幼兒母親親職壓力之研究。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9(4),111-149。
  20. 蕭英玲、利翠珊(2008)。華人婚姻品質的維繫:衝突與忍讓的中介效果。本土心理學研究,29,77-116。
  21. 蕭英玲、利翠珊(2008)。壓力下婚姻韌性的展現:夫妻情感與互動行爲之影響。應用心理研究,38,151-172。
  22. 蕭英玲、利翠珊(2009)。夫妻間的恩情與親密:簡效量表的發展。本土心理學研究,32,3-40。
  23. 蕭英玲、利翠珊(2016)。夫妻內隱情感經驗:感恩、忍與婚姻滿意度。本土心理學研究,45,93-128。
  24. 葉光輝(2004)。現代華人家人的互動關係及其心理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22,81-119。
  25. 張思嘉(2006)。家庭與婚姻:台灣心理學研究的現況與趨勢。本土心理學研究,26,3-34。
  26. (2010)。父母教養聯盟、教養行為與學齡前兒童適應之探討。本土心理學研究,34,16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