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家庭與婚姻:台灣心理學研究的現況與趨勢

并列篇名

Family and Marriage Research in Taiwan: A Review of Post 80's Studies

DOI

10.6254/2006.26.3

作者

張思嘉(Szu-Chia Chang)

关键词

心理學取向 ; 台灣 ; 家庭 ; 婚姻 ; family ; marriage ; psychological approach ; Taiwan

期刊名称

本土心理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26期(2006 / 08 / 01)

页次

3 - 3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將對台灣心理學領域中家庭與婚姻研究近二十年來研究成果進行探討。經過初步分析的結果,對於家庭的研究,可大致歸納為親子關係、代間關係、家庭價值、家庭功能、家的意義、單親與離婚家庭等主題。而延續心理學的研究傳統,親子關係與教化仍然為家庭領域的研究主軸。另外,近年來,心理學者也注意到家庭中的代間關係而開始探討婆媳、祖孫及老人在家庭中的角色等問題;最特別的莫過於從環境心理學中空間的概念來探討家的意涵。對於婚姻關係的探討,近年來台灣心理學者的研究重點主要集中在婚前關係、婚姻適應、親密情感、婚姻滿意、婚姻衝突與婚姻暴力等,其中又以婚前關係、婚姻滿意、婚姻衝突等三個主題最受重視。本文最後將從上述文獻的分析中整理出近二十年來家庭與婚姻心理學研究取向的現況與趨勢,並提出未來從事相關研究的心理學者可以努力的方向。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reviews family and marriage research published in psychology journals in Taiwan over the past 20 years. The literature on families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categories including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family functioning, family values, the meaning of home, and divorced and single parent families. A clear emphasis on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was identified along with focus on other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 such as those between in-laws or between grandparents and their grandchildren. There was also concentration on the meaning of home.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on marriage also revealed 6 main topics: premarital relationships, marital satisfaction, marital conflict, marital adjustment, intimacy, and violence in marriage. The first three of these topics have received the most attention. An overview of recent trends and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family and marriage is provided and the issues that represent research opportunities for psychologists are identified.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参考文献
  1. 方紫薇(2003)。(青少年所知覺之父母衝突及其因應)。《教育心理學報》,35(1),79-97。
    連結:
  2. 王叢桂(1999)。(性別角色信念、家庭承諾、工作承諾與工作價值之關係)。《本土心理學研究》,11,59-89。
    連結:
  3. 利翠珊(2002)。(婆媳與母女:不同世代女性家庭經驗的觀點差異)。《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3,179-218。
    連結:
  4. 利翠珊、陳富美(2004)。(配偶親職角色的支持與分工對夫妻恩情的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21,49-83。
    連結:
  5. 吳嘉瑜(2004)。(子代夫妻對偶代間關係經驗:「他」的矛盾?「她」的矛盾?)。《中華輔導學報》,15,123-149。
    連結:
  6. 吳嘉瑜、趙淑珠(2004)。(以多重觀點建構代間矛盾經驗之新嘗試)。《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1),75-111。
    連結:
  7. 李美枝(1998)。(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本土與理學研究》,9,3-52。
    連結:
  8. 卓紋君(2004)。(台灣人愛情風格之分析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6,71-117。
    連結:
  9. 周玉慧、黃宗堅、謝雨生(2004)。(家人關係中社會支持獲取策略之運用及其影響)。《中華心理學刊》,46(4),329-347。
    連結:
  10. 林明傑、沈勝昂(2004)。(婚姻暴力加害人分類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2),67-92。
    連結:
  11. 范幸玲、卓紋君(2004)。(一位受暴婦女的內在信念與生命轉換歷程:詮釋學的觀點)。《中華輔導學報》,15,61-96。
    連結:
  12. 孫頌賢、修慧蘭(2002)。(以家庭系統觀進行家庭系統測量之研究:以家庭系統分化為例)。《中華輔導學報》,11,125-166。
    連結:
  13. 孫頌賢、修慧蘭(2004)。(大學生的親子界限:新子關係-自我界限量表編製與模式初探)。《測驗學刊》,51(1),45-78。
    連結:
  14. 張思嘉(2001)。(婚姻早期的適應歷程:新婚夫妻之質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16,91-133。
    連結:
  15. 張思嘉、周玉慧(2004)。(緣與婚前關係的發展)。《本土心理學研究》,21,85-123。
    連結:
  16. 莊耀嘉(1999)。(家庭中人際互動結構與運作模式)。《本土心理學研究》,12,3-46。
    連結:
  17. 陳若璋(1992)。(台灣婚姻暴力之本質、歷程與影響)。《婦女與兩性學刊》,3,117-147。
    連結:
  18. 陳惠雯、林世華、吳麗娟(2001)。(婚姻衝突、家庭界限與青少年子女適應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2(2),143-165。
    連結:
  19. 陸洛、陳欣宏(2002)。(台灣變遷社會中老人的家庭角色調適及代間關係之初探)。《應用心理研究》,14,221-249。
    連結:
  20. 黃宗堅、葉光輝、謝雨生(2004)。(夫妻關係中權力與情感的運作模式:以衝突因應策咯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21,3-48。
    連結:
  21. 黃宗堅、謝雨生、周玉慧(2004)。(家人關係的測量與分類:以青少年原生家庭成員互動為例)。《中華心理學刊》,46(4),307-328。
    連結:
  22. 趙淑珠、蔡素妙(2002)。(家庭的意義:大學生的家庭概念調查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1,125-166。
    連結:
  23. 劉惠琴(1999)。(從辨證的歷程觀點看夫妻衝突)。《本土心理學研究》,11,153-202。
    連結:
  24. 劉惠琴(1993)。Conflict Resolution Process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婦女與兩性學刊》,4,207-244。
    連結:
  25. 劉惠琴(2003)。(夫妻衝突調適歷程的測量)。《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6(1),23-50。
    連結:
  26. 劉惠琴(1999)。(女性主義觀點看夫妻衝突與影響歷程)。《婦女與兩性學刊》,10,41-77。
    連結:
  27. Adams, B.,Steinmetz, S.,P. Boss,W. Doherty,R. LaRossa,W. Schumm,S. Steinmetz(1993).Family theory and methods in the classics.Sourcebook of family theories and methods: A contextual approach
  28. Bowen, M.(1978).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29. Doherty, W. J.,Boss P. G.,LaRossa, R.,Schumm, W. R.,Steinmetz, S. K.,P. Boss,W. Doherty,R. LaRossa,W. Schumm,S. Steinmetz(1993).Family theories and methods: A contextual approach.Sourcebook of family theories and methods: A contextual approach
  30. Hazen, C.,Shaver, P.(1987).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2,511-524.
  31. Kaslow, F. W.(1991).The art and science of family psychology.American Psychologist,46,621-626.
  32. Kaslow, F. W.(1991).Orga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amily psych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 overview.Family Therapy,18(1),1-10.
  33. L`Abate, L.(1983).Family psychology: Theory, therapy, and training
  34. Lee, J. A.(1973).The colors of love: An exploration of the ways of loving
  35. Liddle, H. A.(1987).Family psychology: The journal the field.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1(1),5-22.
  36. Liddle, H. A.(1992).Family psychology: Progress and prospects of a maturing discipline.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5(3&4),249-263.
  37. Minuchin, S.(1974).Families and family therapy
  38. Rusbult, C. E.(1983).A longitudinal test of the investment model: The development of satisfaction and commitment in hetrosexual involvement.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45,101-117.
  39. Taylor, S. E.,Peplau, L. A.,Sears, D. O.(1997).Social psychology
  40. White, J. M.,Klein, D.(2002).Family theories: An introduction
  41. 方慧民、吳英璋(1987)。(離婚因素、親子關係及學童之適應)。《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1),149-167。
  42. 王大維、郭麗安(1996)。家庭系統分化與大學生的心理社會發展之關係研究。中華輔導學報,4,173-202。
  43. 王文中(2003)。國內心理學刊之評比
  44. 王琳、林美珍、陳皎眉(2002)。母親教導衝突解決策略之內容與孩子知覺的關係。教育與心理研究,25(2),221-250。
  45. 王慶福(2000)。當男孩愛上女孩:人際依附風格類型搭配、愛情關係與關係適應之研究。中華輔導學報,8,177-201。
  46. 王慶福、張德榮、林幸台(1995)。(愛情關係及其影響因素的分析研究)。《中華輔導學報》,3,92-126。
  47. 王慶福、張德榮、林幸台(1996)。(愛情關係發展與適應之評量工具編制)。《測驗年刊》,43,227-239。
  48. 王應棠(2000)。(家的認同與意義重建:魯凱族好茶的案例)。《應用心理研究》,8,149-169。
  49. 王叢桂(2003)。(工作者父母職責信念對工作價值的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26(4),749-770。
  50. 王叢桂(2000)。(促進參與父職因素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6,131-171。
  51. 朱瑞玲(1989)。(親子關係:子女知覺與解釋及其影響)。《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25,591-628。
  52. 朱瑞玲(1996)。(家庭教化與親子關係研究之探討)。「親子與夫妻互動研討會」,台北:
  53. 朱瑞玲、瞿海源、張英華(1986)。(青少年心目中的父母教養方式)。《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
  54. 利翠珊(1997)。(婚姻中親密關係的形成與發展)。《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4),101-128。
  55. 利翠珊(1999)。(已婚女性家庭系統的交會:親情與角色的兩難)。《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3),1-26。
  56. 利翠珊(2000)。(親子情感、家庭角色與個人界域:已婚女性代間情感糾結的經驗與內涵)。《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4),77-107。
  57. 利翠珊(1995)。(夫妻互動歷程之探討:以台北地區年輕夫妻為例的一項初探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4,260-321。
  58. 利翠珊(1999)。(婚姻親密情感的內涵與測量)。《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4),29-51。
  59. 吳秋月、吳麗娟(1999)。(子女知覺父母婚姻暴力經驗、社會支持和共依附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31(1),63-88。
  60. 吳瑾媽(2000)。(女性遊民研究:家的另類意涵)。《應用心理研究》,8,83-120。
  61. 吳麗娟(1998)。(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態度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應策略以及適應影響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1),91-132。
  62. 李良哲(1994)。Personal, Social Support, and Marital Variables Related to Marital Coping Behaviors。《教育與心理研究》,17,391-423。
  63. 李良哲(1996)。(大台北地區已婚者婚姻衝突因應行為之年齡與性別差異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9,169-195。
  64. 李良哲(1999)。(維繫婚姻關係重要因素的成人期差異初探)。《教育與心理研究》,22,145-160。
  65. 李良哲(2000)。(維擊婚姻關係因素的成人期差異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3),61-87。
  66. 林文瑛、王震武(1995)。(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本土心理學研究》,3,2-92。
  67. 林惠雅(1999)。(母親信念、教養目標與教養行為(2):問卷編製與相關分析)。《應用心理研究》,3,219-244。
  68. 林惠雅(1999)。(母親信念、教養目標與教養行為(1):內涵意義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2,143-180。
  69. 林惠雅(2000)。(母親與幼兒互動中之教養行為分析)。《應用心理研究》,6,75-96。
  70. 林義男(1993)。(國中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及其學業成就的關係)。《彰化師大輔導學報》,16,157-212。
  71. 林義男(1988)。(國小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及學業成就的關係)。《彰化師大輔導學報》,11,95-141。
  72. 修慧蘭、孫頌賢(2003)。(大學生愛情關係分手歷程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5(4),71-92。
  73. 徐嘉宏(1998)。《國內心理學刊之評比》
  74. 張月艮(1985)。(不同家庭社經背景國中學生心理特質之比較研究)。《輔導學報》,8,199-227。
  75. 張思嘉(2001)。(擇偶歷程與婚前關係的形成與發展)。《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4(4),1-29。
  76. 張思嘉(1999)。(從系統觀點看婚姻適應的研究)。《應用心理研究》,2,111-123。
  77. 張春興(1986)。(國中品學優劣兩極學生親子關係之比較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9,1-20。
  78. 張嘉真、李美枝(2000)。〈親子間情感行為的溯源與文化塑形〉。《中華心理學刊》,13(2),1-35。
  79. 畢恆達(1996)。(已婚婦女的住宅空間體驗)。《本土心理學研究》,6,300-352。
  80. 畢恆達(2000)。(從環境災害過程中探索家的意義:民生別墅與林肯大郡的個案分析)。《應用心理研究》,8,57-82。
  81. 畢恆達、吳昱廷(2000)。(男同志同居伴侶的住宅空間體驗:四個個案)。《應用心理研究》,8,121-147。
  82. 莊耀嘉(2002)。(擇偶條件與性心理之性別差異)。《中華心理學刊》,44(1),75-93。
  83. 陳明穗、陳彰儀(1987)。(家庭型態、夫妻知覺與婚姻滿足之關係)。《教育與心理研究》,10,61-83。
  84. 陳淑美(1984)。(資賦優異兒童親子關係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7,131-149。
  85. 陳舜文(1999)。(「仁」與「禮」:台灣民眾的家庭價值與工作態度)。《應用心理研究》,4,205-227。
  86. 陳彰儀(1986)。(不同生活型態的職業婦女之壓力與休閒型態、婚姻滿足及工作滿足三者關係之差異)。《教育與心理研究》,9,27-72。
  87. 黃春枝(1986)。(青少年親子關係適應與父母管教態度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9,83-96。
  88.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1),7-28。
  89. 葉光輝(1995)。(社會化歷程中父母教化與子女的行為發展)。《中華心理學刊》,37(2),149-167。
  90. 葉光輝(1997)。(親子互動的困境與衝突及其因應方式:孝道觀點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2,65-114。
  91. 葉光輝(2000)。(家庭共親職互動文化類型之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4),33-76。
  92. 葉光輝(1998)。(年老父母居住安排的心理學研究:孝道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9,53-117。
  93. 葉光輝、孫世維、利單珊、趙淑珠(1997)。(家庭心理學的開展與研究特點)。《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2),19-43。
  94. 賈浩妃、陳秉華(1999)。(祖父母協助托育孫子的決定過程:運用家族治療中結構學派的分析)。《教育心理學報》,31(1),109-137。
  95. 雷庚玲、江美瑩、楊品鳳(2001)。(「孝道困境」之重新分類及「消解模式」中動機與後果之分野:以電視連續劇中親子互動為例)。《中華心理學刊》,43(1),83-101。
  96. 鄔佩麗(1998)。(從失落經驗看單親家庭因應策略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1),23-50。
  97. 劉惠琴(1999)。(青少女在母女關係中的個體化模式)。《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4),53-91。
  98. 劉惠琴(2001)。(大學生戀愛關係的維持歷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4(3),1-31。
  99. 劉惠琴(2000)。(母女關係的社會建構)。《應用心理研究》,6,97-130。
  100. 歐陽儀、吳麗娟(1998)。(教養方式與依附關係代間傳遞模式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2),33-58。
  101. 蔡文輝(1998)。《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
  102. 蔡秀玲、吳麗娟(1998)。(不同性別大學生的依附關係、個體化與適應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30(1),73-90。
  103. 蔡順良(1984)。(家庭環境因素、教育背景與大學生自我肯定性之關係暨自我肯定訓練效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7,197-229。
  104. 蔡順良(1985)。(家庭社經地位、父母管教態度與學校環境對國中學生自我肯定及生活適應之影響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8,239-264。
被引用次数
  1. 張翠芳(2016)。從一位社工的看見-論越南籍女性新住民 在婚姻中的溝通衝突之研究。長榮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所)學位論文。2016。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