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關係與情境看華人自我展現

DOI

10.6254/2012.37.231

作者

王叢桂

关键词
期刊名称

本土心理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37期(2012 / 06 / 30)

页次

231 - 23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参考文献
  1. 王叢桂(2004)。父母職責信念與工作價值觀。應用心理研究,22,201-216。
    連結:
  2. 王叢桂、羅國英(2011)。家庭內工作價值的傳承與變遷:親子對偶分析。本土心理學研究,36,195-247。
    連結:
  3. 王叢桂、羅國英(2010)。自我發展與利他服務價值觀的融合:華人工作價值的變遷與發展。本土心理學研究,33,3-58。
    連結:
  4. 楊國樞(2004)。華人自我的理論分析與實徵研究:社會取向與個人取向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22,11-80。
    連結:
  5. Ansbacher, H. L.(ed.),Ansbacher, R. R.(ed.)(1956).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 Adler: A systematic presentation in selections from his writings.New York:Basic Books.
  6. Dreikurs, R.,Mosak, H. H.(1967).The tasks of life: II. The fourth life task.The Individual Psychologist,4(2),51-55.
  7. Giddens, A.(1991).Modernity and self 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Cambridge, UK:Polity Press.
  8. Inglehart, R.(2000).Globalization and postmodern values.The Washington Quarterly,23(1),215-228.
  9. 王叢桂(2003)。工作者父母職責信念對工作價值的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26(4),749-770。
  10. 王叢桂、羅國英(2008)。兩岸都會區年輕工作者工作與家庭價值對其婚姻與育兒意願的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30,119-153。
  11. 王叢桂、羅國英(2009)。華人工作目的價值對個體面對生涯與家庭需求衝突時抉擇的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32(1),81-109。
  12. 陸洛(2003)。人我關係之界定─「折衷自我」的現身。本土心理學研究,20,139-207。
  13. 陸洛(2007)。個人取向與社會取向的自我觀:概念分析與實徵測量。美中教育評論,4(2),1-23。
  14. 黃光國(1988)。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15. 瞿海源(1989)。社會心理學新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被引用次数
  1. 黃光國、田佳禾(2016)。華人回報義務規範與法律權利之衝突及其調和─以拾得遺失物報酬請求權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46,149-191。
  2. (2023)。「角色義務」與「獨立自主」的相生相依:矯正學校青年自我「關聯身分」野地闖蕩實踐歷程的現象學探究。本土心理學研究,59,19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