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嬰兒潮世代退休時期的心理需求與價值:關係主義取向

并列篇名

The Needs and Values of Taiwan Baby Boomers in Retirement Stage: A Relational Approach

DOI

10.6254/2013.39.3

作者

王叢桂(Chung-Kwei Wang);羅國英(Kuo-Ying Lo)

关键词

心理需求 ; 退休時期 ; 價值觀 ; gender belief ; psychological needs ; retirement ; values

期刊名称

本土心理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39期(2013 / 06 / 01)

页次

3 - 6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28位面臨退休時期與已退休的工作者為對象,了解他們目前的心理需求與價值,並從關係主義研究法的角度分析資料。研究結果顯示嬰兒潮工作者儘管在成年前期便已經受到個人主義思潮的洗禮,但在面臨退休時期主要的心理需求相當明顯地受到出生及成長前期的社會文化教養影響:以社會關係作為安身立命的基礎,對於人生成功、成就的定義相當程度地呼應儒家「修齊治平」的理想順序。性別、家庭狀況和專業資源的多寡則使他們在這個階段的心理需求與生活重心出現明顯差異。研究者將這些需求分為四大類:(1)關係取向的自我實現需求:照顧家庭、發揮專業、生活有意義與利他服務,資源充足者比較有條件作這種選擇。(2)關係職責完成後,與原有關係斷離的自我探索需求:自主,自我成長,心靈成長。(3)關係脈絡中的關係建構需求:照顧家人與建構友誼關係。(4)關係脈絡中的關係維持需求:安全穩定生活與維持親密關係,這通常是資源比較不足者的選擇。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参考文献
  1. 王叢桂、羅國英(2011)。家庭內工作價值的傳承與變遷:親子對偶分析。本土心理學研究,36,195-247。
    連結:
  2. 王叢桂、羅國英(2010)。自我發展與利他服務價值觀的融合:華人工作價值的變遷與發展。本土心理學研究,33,3-58。
    連結:
  3. 陸洛、楊國樞(2005)。社會取向與個人取向的自我實現觀:概念分析與實徵初探。本土心理學研究,23,3-69。
    連結:
  4. 楊中芳(2010)。中庸實踐思維體系探研的初步進展。本土心理學研究,34,3-165。
    連結:
  5. 楊國樞(2004)。華人自我的理論分析與實徵研究:社會取向與個人取向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22,11-80。
    連結:
  6. 簡鴻儒、藍淑鈴、張雅溶、吳佾瑄、郭天維(2010)。退休老年人力再開發研究。明新學報,36(1),171-189。
    連結:
  7.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經建會(2010,9 月):〈2010-2060 台灣人口推計〉。2010 年11 月9 日,取自http://search.cepd.gov.tw/cgi-bin/search/query.cgi?q=%e8%80%81%e5%b9%b4%e4%ba%ba%e5%8f%a3&dbs=tw&uilang=cht&newquery=1
  8. Brandtstädter, J.,Rothermund, K.,Kranz, D.,Kühn, W.(2010).Final Decentrations.European Psychologist,15(2),152-163.
  9. Brandtstädter, J.,Rothermund, K.,Schmitz, U.(1997).Coping resources in later life.European Review of Applied Psychology,47,107-114.
  10. Carstensen, L. L.,Isaacowitz, D.,Charles, S. T.(1999).Taking time seriously: A theory of 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American Psychologist,54,165-181.
  11. Clark, R. L.,Quinn, J. F.(2002).Patterns of work and retirement for a new centur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n Aging,26(2),17-24.
  12. Clary, E. G.,Snyder, M.,Ridge, R. D.,Copeland, J.,Stukas, A. A.,Haugen, J.,Miene, P.(1998).Understanding and assessing the motivations of volunteers: A functional approach.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4(6),1516-1530.
  13. Erikson, E.(1963).Childhood and society.New York:Norton.
  14. Gullone, E.(Ed.),Cummins, R. A.(Ed.)(2002).The universality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indicators: A multidisciplinary and multi-national perspective.Dordrecht, NL: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5. Ho、 D. Y. F.(1991).Relational orientation and methodological relationalism.Bulletin of the Hong Kong Psychological Society,26-27,81-95.
  16. Ho、 D. Y. F.(1998).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relationship dominance: An analysis based on methodological relationalism.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1-16.
  17. Inglehart, R.(2000).Globalization and postmodern values.The Washington Quarterly,23(1),215-228.
  18. Inglehart, R.,Baker, W.(2000).Modernization, cultural change and the persistence of traditional value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5(1),19-51.
  19. Jopp, D.,Smith, J.(2006).Resources and life-management strategies as determinants of successful aging: On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selection, optimization, and compensation.Psychology and Aging,21(2),253-265.
  20. Maslow, A. H.(1970).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New York:Harper & Row.
  21. Neal, M. B.,Hammer, L. B.(2009).Dual-earner couples in the sandwiched generation: Effects of coping strategies over time.The Psychologist Manager Journal,12,205-234.
  22. Schwartz, S. H.(2004).Def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values.XVII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Xi'an, China:
  23. Smith, J. A.編(2006)。質性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實務指南。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24. Smith, P.(2001).Cultur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Malden, MA:Blackwell.
  25. Steverink, N.,Lindenberg, S.(2006).Which social needs are important for subjective well-being? What happens to them with aging?.Psychology and Aging,21(2),281-290.
  26. Yang、 C. F.(1988).Familism and development: An examination of the role of family in contemporary China Mainland, Hong Kong, and Taiwan.Social values and development: Asian perspectives,New Delhi:
  27. Yeh、 K. H.,Bedford, O.(2003).A test of the Dual Filial Piety model.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6(3),215-228.
  28. Yeh、 K. H.,Yang, Y. J.(2006).Construct validation of individuating and relating autonomy orientations in culturally Chinese adolescents.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9,148-160.
  29. 王叢桂(2003)。工作者父母職責信念對工作價值的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26(4),749-770。
  30. 王叢桂(1999)。工作者性別角色信念、家庭及工作承諾與工作價值的關係。本土心理學研究,11,59-89。
  31. 王韻婷(2007)。中正大學社會福利所。
  32. 江文慈(2009)。不惑之惑:中年人的心理危機與轉機。諮商與輔導,277,22-27。
  33. 牟宗三(1955)。歷史哲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34. 余安邦、楊國樞(1987)。社會取向成就動機與個我取向成就動機:概念分析與實徵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4,51-98。
  35. 李宗派(2009)。討論嬰兒潮之退休概念與其變遷趨勢。台灣老人保健學刊,5(2),70-92。
  36. 崔樹芸(2007)。中高齡退休後的生涯復原力。諮商與輔導,258,19-23。
  37. 張靖姿(2008)。台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
  38. 陳介玄(1994)。協力網絡與生活結構:台灣中小企業的社會經濟分析。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39. 陳振祥(2003)。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在職專班。
  40. 陳義雄(2001)。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41. 黃光國(2011)。心理學的科學革命方案。台北:心理出版社。
  42. 黃光國(1991)。儒家思想與現代化:理論分析與實徵研究。中國人、中國心─傳統篇,台北:
  43. 黃光國(1995)。儒家價值觀的現代轉化:理論分析與實徵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3,276-338。
  44. 黃國隆(1996)。台灣與大陸企業員工工作價值觀之比較。本土心理學研究,4,92-147。
  45. 黃囇莉(1996)。中國人的和諧觀/衝突觀:和諧化辯證觀之研究取徑。本土心理學研究,5,47-71。
  46. 黃囇莉、朱瑞玲(2012)。是亂流?還是潮起、潮落?—尋找台灣的「核心價值」及其變遷。台灣的社會變遷1985~2005:心理、價值與宗教篇,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系列三之2,台北:
  47. 楊國樞(2002)。華人心理的本土化研究。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48. 楊國樞(1995)。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49. 瞿宛文(2007)。台灣戰後經濟發展與民主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5,183-189。
被引用次数
  1. 黃秋華、林如萍(2018)。成年子女與嬰兒潮世代父母的代間經濟支持交換:生命事件的影響。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19,15-43。
  2. 陸洛,周君倚(2018)。「根留台灣」還是「西進大陸」?台灣人民自我觀及對外派大陸效益的世代差異。應用心理研究,68,187-231。
  3. 羅國英、王叢桂(2014)。個人資源與退休對台灣中高齡者心理需求的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42,251-282。
  4. 邵軒磊(2015)。發展理論與世代論述—以戰後日本社會經驗為例。東亞研究,46(1),34-64。
  5. 謝曜任,陳志賢,林佳靜(2018)。高齡者心理健康問題、心理需求滿足與生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臺灣諮商心理學報,6(1),79-109。
  6. (2024)。華人組織中的人際關係:回顧與展望。中華心理學刊,66(1),15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