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生死態度之教學成效的後設分析

并列篇名

The Teaching Effects on Life and Death Attitude: A Meta-analysis

DOI

10.6384/CIQ.200907.0107

作者

林季玲(Chi-Ling Lin);楊淑晴(Shu-Ching Yang)

关键词

生死態度 ; 生命教育 ; 死亡教育 ; 後設分析 ; life and death attitude ; life education ; death education ; meta-analysis

期刊名称

課程與教學

卷期/出版年月

12卷3期(2009 / 07 / 01)

页次

107 - 12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透過後設分析方法(meta-analysis),統整國內1997年6月至2008年8月以生命教育與死亡教育實驗研究的量化文獻,探討生死態度教學的整體效果,並找出其中可能的調節變項。研究者在國家圖書館館藏及電子資料庫搜尋符合研究需求之文獻資料,計有37篇碩、博士論文,以及4篇期刊文章符合研究需求。利用後設分析及階層線性模式(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 HLM)之統計方法進行教學成效的彙整。 結果發現: 一、在整體效果分析方面,生死態度的教學總成效之效果量為中度以上效果量(γ0=0.626),且達.001顯著水準。 二、教學介入後,教育階段別以高中職為研究對象的效果量最高;教學節數與樣本數為本研究的調節變項;而前後測實驗設計、研究者與教學者是否同一個人對教學成效的影響不大。

英文摘要

Using meta-analysis, this study reviewed the results of the quantitative studies in Taiwan that used quasi-experiments on life education and death education and were conducted between 1997 July and 2008 August. Specifically, meta-analysis and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 were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overall effect of teaching and to search for the possible moderating variables,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37 master/doctoral theses and 4 journal articles The results of the current study indicated that: (a) with respect to the overall effect, the overall teaching effect regarding life and death attitude was above the medium (=0.626); (b) with teaching intervention, educational stages characterized by senior high and vocational schools gave much higher effect, while teaching length and sample size were moderating variables. Whether the researcher and instructor in pre-test and post-test experiment design of the study were the same person or not were found to have little impact on teaching effect.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Gesser, G.,Wong, P. T. P.,Reker, G. T.(1987).Death attitudes across the life-span: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Death Attitude Profile (DAY).Omega,18,113-128.
  2. Hedges, L. V.(1982).Estimation of effect size from a series of independent experiment.Psychological Bulletin,92(2),490-499.
  3. Kenyon, B.(2001).Current research in children's conceptions of death: A critical review.Omega,43(1),63-91.
  4. King, J.,Hayslip, B.(2001).The media's influence on college students' views of death.Omega,44,37-56.
  5. Maglio, C. J.,Robinson, S. E.(1994).The effect of death education on death anxiety: A meta-analysis.Omega,29(4),319-335.
  6. Mikulincer, M.,Florian, V.,A Tomer (Eds.),G. T. Eliason (Eds.),P. T. P. Wong (Eds.)(2008).Existential & spiritual issues in death attitudes.Mahwah,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7. Molnar-Stickels, L. A.(1985).Effect of a brief instructional unit in death education on the death attitudes of prospectiv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Journal of School Health,55(6),234-236.
  8. Neimeyer, R. A.,Wittkowski, J.,Moser, R. P.(2004).Psychological research on death attitudes: An overview and evaluation.Death studies,28(4),309-340.
  9. Noppe, I. C.,Noppe, L. D.(1997).Evolving meanings of death during early, middle, and later adolescence.Death Studies,21,253-275.
  10. Robbins, R. A.,R. A. Neimeyer (Ed.)(1994).Death anxiety handbook: Research, instru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Washington, DC:Taylor & Francis.
  11. Walco, G. A.(1982).Children's concepts of death: A cognitive training study.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22-282,Washington, DC.:
  12. Wass, H.(2004).A perspective on the current state of death education.Death studies,28,289-308.
  13. Wass, H. (Eds.),Neimeyer, R. A. (Eds.)(1995).Dying: Facing the facts.WH, D. C:Taylor & Francis.
  14. Wong, P. T. P.,Reker, U T.,Gesser, G.,R. A. Neimeyer (Ed.)(1994).Death anxiety handbook: Research, instru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Washington, DC:Taylor & Francis.
  15. 王玉(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
  16. 何英奇(1990)。生命態度剖面圖之編製:信度與效度之研究。師大學報,35,71-94。
  17. 余淑娟(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南,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18. 余德慧、石佳儀(2003)。生死學十四講。臺北:心靈工坊。
  19. 吳佳娟(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屏東,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20. 吳長益(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
  21. 吳美如(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縣,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
  22. 吳庶深、黃麗花(2001)。生命教育概論-實用的教學方案。臺北:學富文化。
  23. 吳裕益(2009)。階層線性模式軟體HLM6在縱貫研究之應用階層線性模式軟體HLM6在縱貫研究之應用,未出版
  24. 吳裕益(2008)。HLM在整合分析之應用:變異數已知的分析。
  25. 吳裕益(2008)。後設分析
  26. 吳澤民(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
  27. 宋淑鈴(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縣,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
  28. 李秋敏(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29. 李憲三(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縣,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
  30. 李蕙雯(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31. 林千琪(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南,臺南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
  32. 林治平(2003)。找人-全人的思考與落實。臺北: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
  33. 林雅君(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東,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
  34. 林綺雲(2002)。生死學。臺北:洪葉。
  35. 邱碧惠(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
  36. 柳毓珍(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
  37. 紀孟春(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縣,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
  38. 孫效智(2004)。歌詠生命的旋律:九年一貫生命教育教案。臺北:幼獅。
  39. 馬信行(2007)。後設分析之方法論問題之探討。量化研究學刊,1(1),175-187。
  40. 張淑美(2006)。生命教育研究、論述與實踐-生死教育取向。高雄:復文。
  41. 張淑美(2006)。死亡學與死亡教育。高雄:復文。
  42. 張婷怡(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東,國立臺東大學教育所。
  43. 張德銳(1994)。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改進計畫專案研究執行成果報告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改進計畫專案研究執行成果報告,臺北:教育部。
  44. 莊淑茹(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縣,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
  45. 郭碧蘭(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
  46. 陳志賢、連廷嘉(2007)。生命教育融入藝術與人文課程對兒童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大仁學報,31,153-167。
  47. 陳志賢、連廷嘉、施家順(2008)。以繪本為媒材的生命教育團體對兒童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大仁學報,32,135-151。
  48. 陳彥良(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縣,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
  49. 陳浙雲(2001)。學習,從生命開始。教育資料集刊生命教育專輯,26,237-263。
  50. 陳紫婕(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國立高雄師範範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
  51. 陳維真(2000)。生命教育實驗教學對國小學童自我概念和死亡態度之影響。臺南師院學生學刊,22,55-80。
  52. 陶在樸、尉遲淦編(2000)。生死學概論。臺北:五南。
  53. 曾文秀(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54. 曾煥棠(1999)。影響護生生死態度之制約信念探討。醫護科技學刊,1(2),162-177。
  55. 曾煥棠、林綺雲主編(2000)。生死學。臺北:洪葉。
  56. 程秀玲(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中山醫學院醫學研究所。
  57. 鈕則誠(2007)。殯葬與生死。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58. 黃妙娟(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59. 黃素玲(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佛光大學社會教育學研究所。
  60. 黃朝鴻(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東,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系所暑期學校行政。
  61. 黃琝仍(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屏東,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
  62. 黃禎貞(2002)。國中生死亡教育介入成效研究。衛生教育學報,18,17-41。
  63. 黃寶園(2006)。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華立。
  64. 楊小芳(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
  65. 楊慕慈(2006)。生命教育。臺北:中華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66. 楊麗華(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縣,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
  67. 溫愛玲(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68. 葉寶玲(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彰化師範大學輔導所。
  69. 廖秀霞(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縣,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
  70. 齊力譯、Robert Rosenthal原著(1999)。社會研究的後設分析程序。臺北:弘智。
  71. 劉明松(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
  72. 劉嘉雄(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73. 劉慶仁(2005)。美國新世紀教育改革。臺北:心理。
  74. 蔡明昌(2002)。生命教育、生死教育與死亡教育:發展背景與課程比對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10(3),1-14。
  75. 蔡長衡(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新竹師範學院國教所輔導教學。
  76. 蔡振傑(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臺中教育學院語文教育學系。
  77. 鄭耀男編著、陳怡靖編著(2006)。班級經營-管理與實務取向。臺北:華騰。
  78. 謝佩雯(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臺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
  79. 謝曼盈(2003)。生命態度量表的發展與建構。花蓮:私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
  80. 鍾美慧(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
  81. 藍文娟(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蔡昕璋(2014)。大學通識教育中「生死學」課程教學現況之分析。生命教育研究,6(1),1-35。
  2. 劉仿桂(2013)。臺灣國中小學生環境態度教學成效之整合分析研究。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6(1),103-130。
  3. 蕭佳純(2019)。國內運用創造力教學模式對學生創造力影響之後設分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4(3),93-120。
  4. 謝秀芳,紀俊吉(2020)。科大生生命教育課程的實施與檢視-以「生命經驗反思」為主軸的課程規劃。教育科學期刊,19(2),73-97。
  5. (2013)。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多層次取向之後設分析。教育學刊,41,1-48。
  6. (2017)。質性研究綜合在教學研究上的運用。教育研究月刊,278,6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