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臺灣潛在課程研究回顧與展望

并列篇名

Review and Prospect of Research on Hidden Curriculum in Taiwan

DOI

10.6384/CIQ.202101_24(1).0005

作者

陳美如(Meiju Chen);郭昭佑(Chaoyu Guo);王海燕(Hiyan Wang)

关键词

潛在課程 ; 課程史 ; 課程改革 ; curriculum history ; curriculum reform ; hidden curriculum ; Taiwan

期刊名称

課程與教學

卷期/出版年月

24卷1期(2021 / 01 / 01)

页次

113 - 14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採用文件分析、訪談法,結合關鍵字文字雲,分析臺灣潛在課程1976年至今之論著。首先,提出萌芽期、奠基期、蓬勃期及低原期四個時期之研究特徵。其次,對臺灣潛在課程研究進行回應性的反思。研究結果發現:關鍵者引介與後續接力研究,造就潛在課程研究風貌;教育階段之潛在課程研究不均,幼教及中學較弱;研究逐漸多元,但科技運用之研究明顯缺乏;研究方法朝個案研究傾斜,但方法論探究與嘗試不足;從控制性語言走向詮釋性、批判性與可能性語言的轉向;珍貴處是研究帶出的自覺與批判意識。最後,從理論、方法論及議題面向,提出未來研究建議。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of hidden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proposed some prospects for future research. Through using methods of document analysis and interviews, combined with keyword words cloud, and analyzing papers of hidden curriculum in Taiwan from 1976 to 2019, four periods have been concluded: germination, foundation, vigorous, and low-plateau periods on hidden curriculum research. More results have been also found: (1) the introduction and follow-up relay studies of key persons have created the appearance of hidden curriculum research; (2) the hidden curriculum research in the education phase was uneven, while the kindergarten and secondary schools were weak; (3) the research was gradually diversified, but its use of technology was clearly lacking; (4) though research methods used were towards case studies, insufficient method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were discussed; (5) the language used was transformed from controlled language to interpretive, critical, and probabilistic style; (6) something merit was the consciousness and critical consciousness brought out by some research. 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ies, methodologies, and issues, a few suggestions are offered for future research.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王雅玄(2005)。社會領域教科書的批判論述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1(2),67-97。
    連結:
  2. 卯靜儒(2019)。課程與教學改革經驗之辨證與反思。教育研究集刊,65(4),117-139。
    連結:
  3. 伍希文,汪志雄,朱紀洪,張耀文,于大雄,羅慶徽(2010)。醫學教育中之潛在課程。醫學教育,14(3),222-228。
    連結:
  4. 周珮儀,鄭明長(2016)。邁向多元典範的教科書研究方法論。課程與教學季刊,19(3),1-26。
    連結:
  5. 周淑卿,章五奇(2014)。由屠炳春口述史探究解嚴前小學社會科教科書的發展。教科書研究,7(2),1-32。
    連結:
  6. 林素卿(2009)。潛在課程取向及其對教育機會均等之啟示。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6,34-47。
    連結:
  7. 林淑華(2014)。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教育系博士班。
    連結:
  8. 倪炎元(2012)。批判論述分析的定位爭議及其應用問題:以 Norman Fairclough 分析途徑為例的探討。新聞學研究,110,1-42。
    連結:
  9. 張如慧(2006)。學校服裝儀容規定中之性別差異─潛在課程的觀點。課程與教學季刊,9(4),35-39。
    連結:
  10. 張佳琳(2003)。教育改革的潛在課程分析-政治社會學觀點論述。課程與教學季刊,6(4),19-35。
    連結:
  11. 陳弦希(2003)。電玩世界中的潛在課程探究—權力。課程與教學季刊,6(4),61-84。
    連結:
  12. 彭秉權(2018)。重新發現教科「書」的歷程:從物質文化看教科書的潛在課程。教育研究集刊,64(1),1-31。
    連結:
  13. 黃政傑(2003)。入學考試的潛在課程分析。課程與教學季刊,6(4),1-18。
    連結:
  14. Adams, C.(2017).Technology’s hidden curriculum and the new digital pharmakon.The precarious future of education - Risk and uncertainty in ecology, curriculum, learning, and technology,New York, NY:
  15. Apple, M. W.(1976).Making curriculum problematic.The Review of Education,2(1),52-68.
  16. Dutton, T. A.(1987).Design and studio pedagogy.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41(1),16-25.
  17. Giroux, H. A.(1988).Toward a new sociology of curriculum.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Granby, MA:
  18. Gordon, D.(1983).Rule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17(2),16-22.
  19. Gordon, D.(1982).The image of science, technologic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hidden curriculum.Curriculum Inquiry,4,367-400.
  20. Jackson, P. W.(1968).Life in classroom.New York, NY: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21. Kaldjian, L. C.,Shinkunas, L. A.,Reisinger, H. S.,Polacco, M. A.,Perencevich, E. N.(2019).Attitudes about sickness presenteeism in medical training: Is there a hidden curriculum?.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nd Infection Control,8(149)
  22. Kohlberg, L.(1970).Education for justice, A modern statement of the platonic view.Moral education: Five lectures,Cambridge, MA:
  23. Martin, J. R.(1976).What should we do with a hidden curriculum when we find one?.Curriculum Inquiry,6(2),135-151.
  24. Schwab, J. J.(1969).The practical: A language for curriculum.School Review,78(1),1-23.
  25. Vallance, E.(1973).Hiding the hidden curriculum: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language of justification in nineteenth century education reform.Curriculum Theory Network,4,5-21.
  26. Wals, A. E.(2019).Transgressing the hidden curriculum of unsustainability: Towards a relational pedagogy of hope.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52(8)
  27. Wright, S. R.,Boyd, V. A.,Ginsburg, S.(2019).The hidden curriculum of compassionate care: Can assessment drive compassion?.Academic Medicine,94(8),1164-1169.
  28. 王全興,蔡清田(2009)。從批判教育學論資訊教育的潛在課程。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89,23-48。
  29. 王岳川(1992).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30. 王俊秀(2002)。校園文化在臺灣—通識視窗與潛在課程。學生事務:理論與實務,41(4),10-18。
  31. 王海燕(2019)。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博士班。
  32. 王逸慧(2007)。大學甄選入學制度之潛在課程探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2),40-81。
  33. 王麗雲(199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34. 王麗雲(譯),Apple, M. W.(2002).意識型態與課程.臺北市:桂冠.
  35. 卯靜儒(2002)。個人的/政治的:艾波的權力、知識與教育。意識、權力與教育,臺北市:
  36. 吳密察(編),江文瑜(編)(1994).體檢國小教科書.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37. 宋文里(2018).教育的文化:從文化心理學的觀點談教育的本質-譯者序.臺北市:遠流.
  38. 李祐忻(2014)。高雄市,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班。
  39. 李章瑋(1995)。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班。
  40. 周慧菁(2018,12 月 23 日)。當年的「臺灣錢淹腳目」到底多誇張?4 個故事帶你看見 80 年代金錢熱潮。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取自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90/article/7593
  41. 林安梧(2018)。追念那個「知識解放」的年代―悼念我的學長陳伯璋教授。取自 https://www.yuanheng.tw/post/
  42. 林佳瑩(2011)。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
  43. 林瑞榮(1996)。大小月與手指結構有關?-談非爭議性學科的潛在課程。班級經營,1(2),30-31。
  44. 林翠蓮,王秋文(2015)。校園中生命教育的潛在課程—動物學伴。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2),123-126。
  45. 紀俊吉(2017)。《漢寶德談美》中美感教育思想初探及其對課程美學之啟示。中正教育研究,16(2),1-36。
  46. 范信賢(2001)。「文本」:後現代思潮下對「教材」概念的省思。國教學報,13,171-184。
  47. 張如慧(2001)。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48. 張芬芬(1991)。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49. 張芬芬(1993)。師範生實習潛在課程分析。教育研究資訊,1(2),14-33。
  50. 張芬芬(2012)。半世紀臺灣教科書研究之概況與趨勢(1956-2010)。教育研究月刊,217,5-24。
  51. 張芬芬(1997)。國小新生班級常規學習中的潛在課程及其省思-由 Philp W. Jackson 的觀點談起。初等教育學刊,6,112-114。
  52.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87-120。
  53. 張芬芬(1994)。教育實習中潛在課程的來源探討。初等教育學刊,3,139-164。
  54. 張芬芬(1997)。多元化師資培育中的潛在課程。教育資料集刊,22,235-254。
  55. 張淑玲(2016)。論課程實踐的庶民教育學-以德國五所幼兒園為例。樹人學報,13,105-113。
  56. 張舜棠(1999)。臺中市,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57. 張懿華,張慧如(2018)。談學童生命教育中的潛在課程-以「述美國小」環境教育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6),179-183。
  58. 梁明義,王文音(2002)。臺灣半世紀以來快速經濟發展的回顧與省思。金融投資與經濟發展:紀念梁國樹教授第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
  59. 梁國平(2015)。桃園市,銘傳大學應用英語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60. 許誌庭(2008)。結構功能學派的「潛在課程」研究觀。崑山科技大學學報,5,95-104。
  61. 陳伯璋(1987).課程研究與教育革新.臺北市:師大書苑.
  62. 陳伯璋(1985).潛在課程研究.臺北市:五南.
  63. 陳伯璋(1984)。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64. 陳佩琪(2007)。新竹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65. 陳美如(1998)。多元文化學校的知識革命與教師重構-從「潛在課程」談起。教育研究集刊,41,171-192。
  66. 陳淑靜(1993)。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拉丁美洲研究所。
  67. 陳碧祥(2000)。詮釋學。引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2557/
  68. 陳聰儀(2011)。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
  69. 湯志民(1987)。課程研究的新領域-「潛在課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55,207-242。
  70. 黃光雄(1989)。潛在課程的概念。教育資料文摘,23(3),102-112。
  71. 黃政傑(1990)。以潛在課程落實民主教育。師友,6,16-18。
  72. 黃政傑(1986)。潛在課程概念評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8,163-182。
  73. 黃柏叡(2003)。潛在課程研究與批判意識的實踐。初等教育學報,16,143-160。
  74. 黃英培(2011)。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究所。
  75. 黃聖文(2014)。屏東縣,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76. 裘學賢(1993)。潛移默化在心中-社會科的潛在課程理論分析。國教之友,44(4),13-17。
  77. 廖素嫻(2009)。新北市,淡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
  78. 劉明光(1998)。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79. 劉康盛(2004)。花蓮縣,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
  80. 劉照金,周宏室(2002)。體育潛在課程的社會文化特徵分析—體育教學情境中幾種典型潛在課程模式之反思。國立體育學院論壇,13(1),13-30。
  81. 歐用生(2005)。九年一貫課程之「潛在課程」評析。北縣教育,53,30-36。
  82. 歐用生(1979)。潛在課程及其對學習的影響。師友月刊,144,5-6。
  83. 歐用生(1985)。國民小學社會科教科書意識型態之分析。新竹師專學報,12,91-125。
  84. 歐用生(1981).課程研究方法論—課程研究的社會學分析.高雄市:復文.
  85. 歐用生(1990)。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86. 歐用生(1976)。「超學校化論」的評介。臺灣教育,301,5-10。
  87. 歐用生(1979)。「潛在課程」概念之檢討。師友月刊,141,15-21。
  88. 歐用生,章五奇(2019).黑暗中書寫:歐用生的學思旅程.臺北市:師大書苑.
  89. 潘德榮(2020)。嘉達默爾的哲學遺產。取自 http://www.cuhk.edu.hk/ics/21c/media/articles/c070-200203077.pdf
  90. 蔡珊珊(2015)。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教學碩士學位班。
  91. 蔡惠娟(1998)。花蓮縣,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92. 鄭玉卿(1999)。學校制度中的潛在課程-反學校教育思潮的觀點。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0,193-208。
  93. 蕭瑀玫(2016)。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學系。
  94. 魏柔宜(2010).寧靜致遠:教育者之師陳伯璋.臺北市:寶瓶文化.
被引用次数
  1. (2023)。芬蘭民族地景鄉村意象之潛在課程:以小學數學教科書為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23(1),83-142。
  2. (2024)。從潛在課程觀點探析校園圍牆之設計──以宜蘭縣、台北市的八所學校為例。學校行政,149,15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