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大學國文新變革:近三十年各校國文教本革新與教學新創發展

并列篇名

New Reform in College Chinese: Textbook Reform and Innovative Teaching Development in Various Schools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DOI

10.6384/CIQ.202307_26(3).0007

作者

褚填正(Tien-Cheng Chu);劉文淑(Wen-Shu Liu)

关键词

大學國文 ; 生命教育 ; 中文閱讀與書寫課程革新推動計畫 ; 通識教育課程 ; 深度討論 ; university Chinese education ; life education ; Chinese reading and writing curriculum reform project ;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 quality talk

期刊名称

課程與教學

卷期/出版年月

26卷3期(2023 / 07 / 01)

页次

195 - 21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英文

中文摘要

從上世紀九○年代末迄今近三十年,大學國文變革已然於各校展開。變革從調整課程起始,例如淡江大學將課程改為中國語文能力表達之後,其他學校也陸續更名為中文閱讀與寫作、文學與人生等等國文及通識教育課程,也帶動逢甲大學與靜宜大學成立專責中心。教本革新也是另一重要面向,尤其是2011年教育部施行中文閱讀與書寫課程革新推動計畫,各校更以生命教育進行新版本,本文歸納分為文類型、議題型、層遞型、院校特色型、融合型等類別,同時衍生不同子類型。教學新創活動也呈現多元發展,臺中教育大學建構「導引—簡介—古今文本—註釋—生命內涵研析—延伸閱讀」型態,南臺科技大學積極導入文化產業元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用「深度討論」教學法建構「讀—思—問—辯—寫」進程,元智大學以關鍵詞讓學生掌握文本,凡此都持續引領學子豐厚生命質量,也開創更多新興世代在全球的影響力。

英文摘要

Over the past thirty years, since the late 1990s to the present, the reform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has been underway. The reform began with curriculum adjustments, such as Tamkang University changing its curriculum to focus o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roficiency. Other schools have followed suit, renaming their courses to "Chinese Reading and Writing," "Literature and Life," and other Chinese and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which has also l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ized centers at Feng Chia University and Providence University. Textbook reform is another important aspect, particularly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hinese Reading and Writing Curriculum Reform Project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2011. Each school has used life education to create new versions of the curriculum, which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different types, such as genre-based, issue-based, hierarchical-based, school characteristic-based, and integration-based, while also giving rise to different subtypes. Innovative teaching activities have also shown diverse development, such as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s "Guidance-Introduction-Classical and Modern Texts-Annotations-Analysis of Life Connotation-Extended Reading" model, Southern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 active introduction of cultural industry elements, National Normal University's use of "Quality Talk" to construct the "Read-Think-Question-Debate-Write" process, and Yuan Ze University's use of keywords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exts. All of these efforts continue to lead students towards a rich quality of life and also create greater influence for emerging generations on a global scale.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向鴻全(2012)。經典與反經典—臺灣高等教育中經典閱讀活動的省思。通識教育學刊,9,69-84。
    連結:
  2. 余亮誾(2012)。科技大學推動中文能力提升的探討—以雲林科技大學閱讀推廣活動為例。通識教育學刊,10,41-62。
    連結:
  3. 陳淑滿(2019)。人文與科學跨科際之教學設計與實踐:以「中國語文能力」課程為例。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7(2),87-122。
    連結:
  4. 陳淑滿(2016)。通識理念下的現代詩教學設計:以輔英科大教學為例。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4(2),1-42。
    連結:
  5.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相關領域計畫入口網(2011)。全校性閱讀書寫課程推動與革新計畫。https://hss.edu.tw/wSite/ct?xItem=3030&ctNode=287&mp=3
  6. 教育部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2022)。緣起(生命教育脈絡)。https://life.edu.tw/zhTW2/node/449
  7. 大學中文教材編輯委員會(編)(2012).中文大學堂—閱讀•賞析•寫作新視野.五南文化.
  8. 大學國文教材編輯室(編)(2008).大學國文交響曲.聯經.
  9. 大學國文新編編審委員會(編)(2004).大學國文新編.五南文化.
  10. 中國醫藥大學(編)(2011).文學新視界.五南文化.
  11. 王世豪(編)(2019).深度討論力:高教深耕的國文閱讀思辨素養課程.五南文化.
  12. 王秋香(編),吳伯曜(編),李皇穎(編),侯雪娟(編),張加佳(編),張鳳玲(編),莊文福(編),陳鴻逸(編),劉國平(編),蔡琳琳(編)(2016).語文閱讀與書寫.新學林.
  13. 王偉勇(編)(2010).成大中文寫作診療書•用語篇.里仁書局.
  14. 王偉勇(編)(2009).成大中文寫作診療書•成語篇.里仁書局.
  15. 王淳美(編)(2019).中文閱讀與表達:多元文化的交響.五南文化.
  16. 王淑蕙(編)(2019).古典•今用.滄海書局.
  17. 王淑蕙(編)(2019).素養•閱讀.麗文文化.
  18. 王靖婷(2009)。大學國文教學面面觀:相關研究之回顧與展望。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1(4),139-172。
  19. 朱衣仙(編),周新瑩(編),林浩德(編),陳美足(編),廖麗鳳(編)(2018).文學與經典:大學國文選.三民書局.
  20. 余昭玟(編)(2020).大學國文選.五南文化.
  21. 吳光濱(編)(2012).大學寫作.新文京.
  22. 吳宇娟(編)(2014).優•閱—中文閱讀與鑑賞.五南文化.
  23. 吳奕蒼(編),吳璧如(編),李燕惠(編),周明華(編),林桐城(編),張靜宜(編),郭美玲(編),曾潔明(編),楊惠娥(編),劉玫瑛(編),蔡秀采(編),霍晉明(編)(2016).宴遊文學與經典選讀.高立圖書.
  24. 吳智雄(編),顏智英(編)(2013).生命•海洋•相遇—詩文精選.五南文化.
  25. 吳智雄(編),顏智英(編),李昱穎(編),陳慧芬(編)(2015).生命•海洋•相惜—詩文精選.五南文化.
  26. 宋邦珍(編),林秀蓉(編),張百蓉(編),簡光明(編)(2019).文學與人生:文學心靈的生命地圖.三民書局.
  27. 李文琪(編),邱美珍(編),洪靜芳(編),孫秀君(編),徐靜莊(編),張新智(編),陳美玲(編),陳璦婷(編),楊棠秋(編),廖秀珠(編),鄭慧翎(編),藍日昌(編)(2019).大學國文選.三民書局.
  28. 李皇穎(編),侯雪娟(編),張加佳(編),張鳳玲(編),莊文福(編),廖仕閔(編),劉國平(編),歐秀慧(編),蔡琳琳(編)(2018).大學國文選:在地關懷之跨域閱讀與書寫.新學林.
  29. 周志川(編),卓美惠(編),邵曼珣(編),陳美琪(編),葉錦霞(編)(2019).樂讀•閱讀.新學林.
  30. 明志科技大學編輯委員會(編)(2019).越界閱讀.五南文化.
  31. 明道大學閱讀與書寫課程教材編寫團隊(編)(2015).生命讀寫任意門.五南文化.
  32. 林正三(編)(2006).大學閱讀.新文京.
  33. 林秀蓉(編)(2012).應用國文.五南文化.
  34. 林宜陵(編),叢培凱(編)(2018).東吳大學國文選—教育部中文閱讀書寫課程計畫讀本.新學林.
  35. 林晉士(2007)。無用之用:大學通識教育文學教學之情意陶冶功能—以中國古典文學為例。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1(2),161-186。
  36. 林素玟(編)(2013).雲山光影:生命閱讀與書寫.新學林.
  37. 侯淑娟(編)(2021).大學國文—閱讀與口語表達.新學林.
  38. 孫貴珠(2013)。大學國文通識化課程規劃與教材取向之商榷反思。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2(2),27-50。
  39.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編)(2017).中興國文.新文京.
  4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國文教材編輯小組(編)(2013).國文新視野.五南文化.
  41.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大學國文選編輯委員會(1995).大學國文選.學海.
  42.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編輯委員會(編)(2009).新大學國文精選.五南文化.
  43.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編)(2017).暨情•好讀.五南文化.
  44.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編)(2019).暨情•享讀.五南文化.
  45. 張惠貞(編)(2016).大學國文選.新學林.
  46. 張靜宜(編),郭美玲(編),蔡秀采(編),吳奕蒼(編),周明華(編),楊惠娥(編),劉玫瑛(編),林桐城(編),霍晉明(編),曾潔明(編),李燕惠(編),吳璧如(編)(2015).景文經典文選.高立圖書.
  47. 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材編輯委員會(編),林偉淑(編)(2015).文學經典:愛戀•生活•閱讀.五南文化.
  48. 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材編輯委員會(編),林偉淑(編)(2016).文學經典:群己•生命•閱讀.五南文化.
  49. 逢甲大學國語文教學中心(編)(2020).大學國文好好用.五南文化.
  50. 陳明柔(編),李欣柔(編),申惠豐(編)(2015).關懷,在你我之間.靜宜大學閱讀書寫創意研發中心.
  51. 陳明柔(編),李欣倫(編),申惠豐(編)(2015).出走,尋求生命的更新.靜宜大學閱讀書寫創意研發中心.
  52. 陳明柔(編),李欣倫(編),申惠豐(編)(2015).我凝視:返歸記憶的原鄉.靜宜大學閱讀書寫創意研發中心.
  53. 陳明柔(編),李欣倫(編),申惠豐(編)(2015).凝視我:回溯生命的印記.靜宜大學閱讀書寫創意研發中心.
  54. 陳昭昭(編),藍麗春(編),張靜環(編),陳明德(編),葉淑麗(編),黃金榔(編)(2018).國語文.新文京.
  55. 陳淑滿(編)(2017).我.文學時光—燦爛的閱讀.五南文化.
  56. 陳謙(編)(2016).閱讀與寫作.五南文化.
  57. 鹿憶鹿(編)(2021).大學國文—閱讀與書寫.新學林.
  58. 彭妮絲(2011)。閱讀、探尋暨文化理解:一個行動/問題導向課程之實踐經驗。通識教育學刊,8,53-80。
  59. 普義南(編)(2017).中國語文能力表達:多媒表達.五南文化.
  60. 曾陽晴(編)(2020).閱讀策略神文本:敘事力之即戰秘訣.五南文化.
  61. 黃子純(編),謝秀卉(編)(2020).走進「深度討論」的國文課程.五南文化.
  62. 黃美鈴(2010)。通識文學教育的核心能力培育—以交通大學文學經典課程為例。通識教育學刊,6,29-52。
  63. 黃寶珊(編),王翠芳(編),吉廣輿(編),李幸長(編),吳銘宏(編),林天祥(編),梁淑芳(編),鄭瓊月(編),劉怡廷(編),蔡舜寧(編),賴慧玲(編)(2014).大學國文.五南文化.
  64. 楊淑雯(編),林麗紅(編),曾子玲(編),葉淳媛(編),陳雪玉(編),曾玉惠(編),林春梅(編),蔡美端(編)(2020).人生風景—中文閱讀與表達.華立圖書.
  65. 僑光科技大學國文編輯委員(編)(2017).大學國文遨遊.麗文文化.
  66. 輔仁大學國文選編輯委員會(編)(2020).大學國文選:社會與個體.五南文化.
  67. 輔仁大學國文選編輯委員會(編)(2020).大學國文選:科技與人文.五南文化.
  68. 輔仁大學國文選編輯委員會(編)(2020).大學國文選:轉化與創造.五南文化.
  69. 輔仁大學國文選編輯委員會(編)(2020).大學國文選:醫學與人文.五南文化.
  70. 輔仁大學國文選編輯委員會(編),孫永忠(編)(2020).大學國文選:生命教育篇.五南文化.
  71. 劉君𤥢(編),彭雅玲(編),楊裕貿(編)(2020).古典與現代的對話—中文閱讀與表達.洪葉文化.
  72. 劉若緹(編),潘玲玲(編),何修仁(編),趙書琴(編)(2014).生命•生活•成長•關懷—中文閱讀書寫教本.新學林.
  73. 潘乃欣(2021)。臺師大大一國文改教思辨與表達獲學生好評。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story/6928/5536102
  74. 潘乃欣(2022)。臺大學生會提議廢除大一國文必修師生無共識。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story/6928/6043199
  75. 蔡忠道(編)(2018).大學國文.五南文化.
  76. 鄭建忠(編)(2018).中文閱讀.普林斯頓國際.
  77. 鄭富春(2017)。滑世代學生「閱讀專注力開發」的快煮與慢燉—從閱讀興味出發,革新閱讀教材與書目舉隅。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19,4-9。
  78. 諶湛(編),鄭建忠(編)(2015).中文閱讀與寫作.普林斯頓國際.
  79. 環球科技大學文哲教學研究會(編)(2019).中文鑑賞與應用.五南文化.
  80. 簡恩定(編),林益勝(編),沈謙(編),許應華(編)(1998).國文文選.國立空中大學.
  81. 顏智英(2017)。結合系所專業的中文寫作教學—以「海洋文創設計產業系」為例。國文天地,33(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