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丁翠苓(2007,6月27日)。舞動人生一舞蹈欣賞之基本認識。資料引自http://www.mcu.edu.tw/admin/rdoffice/mcuposter/055/artist.htm#a
-
中華民國體育運動舞蹈總會(2007,1月2日)。台灣之體育運動舞蹈發展。資料引自http://www.ctdsf.org.tw/portal/modules/xoopsfaq/index.php?cat_id=2
-
連俊名(2007,6月16日)。高齡者休閒產品之重要性分析。資料引自http://designer.mech.yzu.edu.tw/article/articles/technical/(2002-05-28)%20%B0%AA%C4%D6%AA%CC%A5%F0%B6%A2%B2%A3%AB~%A4%A7%AD%AB%ADn%A9%CA%B1%B4%B0Q.htm
-
世新研究所(2007, 6月16日)。資訊互動附篇一論壇講座。資料引自http://www.tripshop.com.tw/n/text-n501.htm
-
Bammel, G.、Burrus-Bammel, L. L.、涂淑芳(1996)。休閒與人類行為。台北:桂冠。
-
Berger, B. G.,Wankel, L. M.(1991).The personeral and social benefits of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Benefits of leisure,State College, PA:
-
王子哲、施瑩瑜、謝瀛華(1994)。越活越健康-名醫談銀髮族保健。臺北市:中央日報。
-
王雲幼(1990)。人生七十才開舞?老年人的舞蹈。藝術評論,2,31-41。
-
朱守鳳(1999)。國際標準舞。臺北市:五南圖書。
-
何燕娟(2000)。體育運動舞蹈選手運動心理競技能力。嘉義大學學報,71,167-181。
-
李玉蘋(1997)。體育運動舞蹈概述。大專體育,34,74-80。
-
林幼萍(1998)。國際標準舞蹈趣味化教學。國民體育季刊,27(4),38-42。
-
林幼萍(2005)。以米德的角色來源論點探討國際標準舞之舞伴關係。大專體育,89,77-81。
-
邱秀霞(2002)。Mosston互惠式教學理論於「體育運動舞蹈」教學中之應用。大專體育,61,10-16。
-
曾嘉珍(2006)。SWOT分析在運動產業上之應用:以台北星光舞蹈世界為例。國教新知,53,124-133。
-
黃心怡(1991)。舞蹈訓練原則。中華體育季刊,49,40-46。
-
楊昌雄(2000)。第十三屆亞洲運動會舞蹈運動比賽裁判比賽。中華體育季刊,13,36-43。
-
楊昌雄(1993)。大專學生國際標準舞及土風舞之審美概念分析。體育學報,18,89-100。
-
劉碧華(2002)。舞蹈運動與老年生活。高師大體育,3,64-67。
-
羅明葵(2002)。論社區舞蹈班之發展與經營方式。國民體育季刊,31(2),3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