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淺談大專學生參與運動性社團之功能與價值

DOI

10.6162/SRR.2009.104.07

作者

洪升呈

关键词

課外活動 ; 社團活動 ; 社團類型 ; 人際關係

期刊名称

大專體育

卷期/出版年月

104期(2009 / 10 / 01)

页次

46 - 5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大學教育內涵,主要以學術研究為主軸,傳遞專業知識與技術,並以全人教育、博雅教育理念推動之通識課程為基礎教育,而學生參與社團之校園生活經驗此領域屬於基礎教育之一環值得關切。本文藉由相關文獻之整理與論述,來闡述大學生參與運動性社團之價值為何?經蒐集資料分析後發現,大學生參與運動性社團之功能計有:一、彌補學校體育課之不足;二、提供運動代表隊組訓的來源;三、落實全民運動的推展;四、提供學生社會能力的訓練;五、人際互動與領導能力;六、提升校譽、協辦活動與表演;七、自我認同、個人潛能的激發與身心的調劑;八、拓展學習視野;九、民主法治的訓練。而參與運動性社團之效益包括:一、生理效益;二、心理效益;三、社交效益;四、放鬆效益;五、教育效益;六、美學效益,值得教育工作者多加推廣。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参考文献
  1. 王俊明(2007)。大學生知覺體育教師領導行為對運動健康信念、身體活動行為與意圖的影響。大專體育學刊,9(1),13-22。
    連結:
  2. 賴韋伶、畢璐鑾(2008)。淺談運動舞蹈之休閒效益。大專體育,96,44-50。
    連結:
  3. Bammel, G.、Burrus-Bammel, L. L.、涂淑芳(1996)。休閒與人類行為。臺北市:桂冠出版社。
  4. Barr, T. F.,McNeilly, K. M.(2002).The value of students' classroom experiences from the eyes of the recruiter: Information, implic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marketing educators.Journal of Marketing Education,24(2),168-173.
  5. Erikson, E. H.(1980).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A reissue.New York, NY:W. W. Norton.
  6. Hood, A. B.,Raihinejad, A. R.,White, D. B.(1986).Changes in ego identity during the college years.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27,107-113.
  7. Kuh, G. D.(1995).The other curriculum: Out-of-class experience associated with student learning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66,123-155.
  8. McAuley, E.,Blissmer, B.,Marquez, D.,Jerome, G. J.,Kramer, A. F.,Katula, J.(2003).Social relations, physical activity, and well-being in older adults.Prevention Medicine,31,608-625.
  9. Seibert, S. E.,Kraimer, M. L.,Grant, J. M.(2001).What do proactive people do? A longitudinal model linking proactive personality and career success.Personnel Psychology,54,845-87.
  10. 田瑞良(2004)。雲林縣,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
  11. 呂銀益、紀明德(1997)。大專院校運動性社團功能之探討。大專體育,30,91-93。
  12. 李思昭(2000)。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
  13. 李憶微(1996)。大學生社團參與對我的生涯影響。訓育研究,35(3),13-28。
  14. 張良漢、蘇士博(2000)。大專院校學生社團經營管理之探討-以運動性社團為例。大專體育,51,140-147。
  15. 張思敏(1991)。如何開展大學校園體育活動。大專體育學刊,1(2),5-7。
  16. 教育部體育司(2003)。學校運動團隊暨規律運動人口調查報告。臺北市:教育部體育司。
  17. 郭進財、高俊雄(2008)。學生的課業壓力與運動休閒調適結果之研究-以南華大學學生為例。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7(2),23-34。
  18. 陳家菱(1993)。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
  19. 曾建元(2000)。大學通事教育理念與學生社團參與。公民訓育學報,9,256-284。
  20. 曾瑞怡(2005)。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
  21. 黃心怡(1991)。舞蹈訓練原則。中華體育季刊,49,40-46。
  22. 楊極東(1988)。大學、教育、人生-大學窄門的前與後。臺北市:桂冠出版社。
  23. 鍾志強(2000)。運動自我效能對大學生運動行為的影響。科技學刊,9(1),59-80。
  24. 魏家廉(1997)。淺析大專院校運動性社團活動之休閒教育功能。大專體育,34,91-96。
被引用次数
  1. 蔡明昌,黃米豪(2019)。以家長觀點探討臺中市國小學童跆拳道運動之參與價值。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6(3),32-51。
  2. 洪升呈(2009)。大專學生休閒態度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6(2),126-142。
  3. 洪升呈(2009)。大專學生休閒態度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6(2),126-142。
  4. 洪升呈(2010)。大專學生之背景與休閒動機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5(2),86-106。
  5. 黃長發,賀湘邦,李貞(2022)。大學運動社團的參與動機與建立運動習慣之相關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16(4),39-50。
  6. 謝志松、葉錦樹、黃品齊、林永森(2013)。學校運動性社團經營與管理。運動與遊憩研究,8(2),93-109。
  7. (2024)。國小高年級學生運動參與程度、心理資本與運動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休閒運動健康評論,13(2),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