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學校運動代表隊教練之熱情與倦怠

并列篇名

Exploring Sport Coach's Passion and Burnout of Varsity Team in School

DOI

10.6162/SRR.2013.124.06

作者

胡凱揚(Kai-Yang Hu);周嘉琪(Chia-Chi Chou)

关键词

正面心理學 ; 角色衝突 ; 教育意涵 ; positive psychology ; role conflict ; meaning of education

期刊名称

大專體育

卷期/出版年月

124期(2013 / 03 / 01)

页次

39 - 4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目的在於探討學校運動代表隊教練之熱情與倦怠之情形。由於國內對於運動熱情的探討大部分聚焦於運動員身上,此議題在教練族群的相關研究較為貧乏。本文首先探討運動代表隊教練熱情對團隊的影響,其次探討工作倦怠對於教練的影響。期望藉由本文提供有關學校運動代表隊教練之熱情與倦怠的相關訊息,並喚起大家對於基層的運動代表隊教練的關注與重視。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was to exploring sport coaches' passion and burnout of varsity team in school.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of the passion in sport have focused on athletes rather than coache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first explored the influence of sport coaches' passion on the sport team. Then the influence of burnout from coaching job on sport coaches was also discussed. It is expected that this article can provide th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sport coaches' passion and burnout and draw people's attention and concern to the sport coaches of varsity teams in school.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参考文献
  1. 姚芝儀、柯天路、張若寧、陳銨潊(2011)。大專甲組跆拳道選手不同訓練階段身心倦怠之變化。運動教練科學,23,15-26。
    連結:
  2. 彭譯箴、鄧碧珍(2007)。運動教練與選手身心倦怠之探討。大專體育,92,87-93。
    連結:
  3. 游世民、高文揚、黃妙國(2007)。宜蘭縣中等學校及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教練參與動機和工作滿足感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1(4),72-87。
    連結:
  4. 教育部(1999)。各級學校體育實施辦法。臺北市:教育部體育司
  5. Lavallee, D.(ed.),Jowett, S.(ed.)(2007).Social psychology in sport.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
  6. Maslach, C.,Jackson, S. E.(1981).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Journal of Occupational Behavior,2(2),99-113.
  7. Smith, R. E.(1986).Toward a cognitive-affective model of athletic burnout.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8(1),36-50.
  8. Vallerand, R. J.,Blanchard, C. M.,Mageau, G. A.,Koestner, R.,Ratelle, C.,Léonard, M.(2003).Les passions de l'âme: On obsessive and harmonious pass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5(4),756-767.
  9. Weinberg, R. S.、Gould, D.、季力康譯(2010)。競技與健身運動心理學。臺北市:禾楓書局。
  10. 李京展、林耀豐(2010)。不同背景變項的桌球選手運動熱情及運動動機之研究。屏東教大運動科學學刊,6,93-115。
  11. 林宗聰(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
  12. 孫顯鋒(1999)。學校運動代表隊組織與訓練分析探討。大專體育,44,120-126。
  13. 翁志成(1997)。運動教練與領導行為。國民體育季刊,26(4),52-57。
  14. 張宏亮(1992)。學校專任運動教練離職因素之研究。體育學報,14,123-143。
  15. 陳又嘉(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
  16. 鄭稼棋(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
  17. 蕭玉琴、呂宛蓁(2004)。運動教練及選手倦怠之成因與預防之道。大專體育,75,148-153。
被引用次数
  1. 陳美秀、陳盈淳、林昕翰(2016)。臺北市國小田徑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訓練滿意度。臺灣運動教育學報,11(1),51-70。
  2. 胡婉玲(2015)。以雙元熱情模式探討運動博奕與賽事觀賞。行銷評論,12(3),241-261。
  3. 羅玉枝、曹健仲、張英智(2014)。大學女子籃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運動熱情之相關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3(3),49-62。
  4. 邱榮貞(2019)。排球教練的工作動機及運動熱情的關係:雙因子理論的觀點。運動研究,28(2),109-122。
  5. 薛朋馳、林靜萍(2019)。網球教練專業能力之探討。靜宜體育,12,10-25。
  6. 張鼎乾(2014)。魅力領導在教練領導行為模式的應用。大專體育,131,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