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桌球選手常見受傷原因與機轉

并列篇名

Mechanics of Movement and Common Causes of Injuries in Table Tennis Players

DOI

10.6162/SRR.2017.143.07

作者

陳建利(Jiann-Li Chen);朱昌勇(Chang-Yong Chu);唐嘉佑(Chia-Yu Tang)

关键词

肩關節 ; 膝關節 ; 腰部 ; 肘關節 ; shoulder joint ; knee joint ; waist ; elbow joint

期刊名称

大專體育

卷期/出版年月

143期(2017 / 12 / 31)

页次

61 - 7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桌球屬於老少皆宜的運動,對身心健康皆有助益,但對於職業選手而言,運動傷害是選手們追求優秀成績的絆腳石。過去因為運動傷害,而放棄重要賽事,甚至提前終止選手生涯的桌球選手不勝枚舉。換而言之,運動傷害對選手們來說,是殘酷但也是必須面對的課題。由於臺灣桌球運動傷害的文章甚少,本文目的是透過大量文獻蒐集進行篩選,針對常見桌球運動傷害的因素及受傷部位進行闡述,主要從技術、打法與動作的解剖面向加以討論。所得結果指出:桌球選手發生在肩關節、膝關節、腰部及肘關節比例最多,受傷部位會根據個人打法與動作有所差異;造成受傷的因素以過度訓練、動作錯誤、熱身不足、不專注、肌力不足與肌力失衡為主。透過本文的整理,可提供給桌球選手與教練們參考,使運動傷害的發生減少,同時增加選手球齡,也希望對桌球領域能有貢獻。

英文摘要

Playing table tennis improves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for people of all ages. However, sports injuries in table tennis are stumbling blocks which professional players encounter when striving for athletic achievement. In numerous cases, injuries have resulted in players foregoing major tournaments or even terminating their table tennis career early. In other words, sports injury can be a cruel experience for players to face. However, there are few articles discussing table tennis injuries in Taiwan. This article examines an extensive body of relevant literature to investigate and elaborate on the specific points of injury and other factors (such players' techniques and the anatomical aspects of movement) related to common table tennis injuries. According to research results,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table tennis injuries occur to players' shoulder joints, knee joints, waist, and elbow joints. Furthermore, the specific location of an injury can reflect differences in personal playing methods and movements. Factors that cause injury may include overtraining, faulty technique, insufficient warm-up, inattentiveness, muscular weakness and muscular imbalance. This research intend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able tennis players and coaches with accurate information that can further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sports injuries and extend professional players' prime years.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参考文献
  1. 白慧嬰、丁麗珍、杜美華(2003)。青少年桌球選手運動傷害調查。北體學報,11,225-233。
    連結:
  2. 李昶弘、苗培榮(2010)。現代桌球削球─攻削結合打法趨勢與戰術之探討。輔仁大學體育學刊,9,297-306。
    連結:
  3. 李達勝、莊哲偉(2013)。淺談桌球步法演進與基本步法訓練。中華體育季刊,27(1),83-89。
    連結:
  4. 施國森、張世沛(2007)。桌球選手對桌球鞋功能重視度之探討。臺中學院體育,4,86-95。
    連結:
  5. 郭嘉民、洪美娟(2008)。桌球運動訓練中常見的傷害與預防。大專體育,94,173-179。
    連結:
  6. Caldwell, C.(2001).Dance and dance injuries.Chichester, UK:Corpus.
  7. Mäestu, J.,Jürimäe, J.,Jürimäe, T.(2005).Monitoring of performance and training in rowing.Sports Medicine,35(7),597-617.
  8. Renström, P. A. F. H.(Ed.)(2002).Handbook of sports medicine and science: Tennis.Malden, MA:Blackwell.
  9. Steindler, A.(1955).Kinesiology of the human body: Under normal and pathological conditions.Springfield, IL:Thomas.
  10. Wei, S.-H.,Chiang, J.-Y.,Shiang, T.-Y.,Chang, H.-Y.(2006).Comparison of shock transmission and forearm electromyography between experienced and recreational tennis players during backhand strokes.Clinic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16(2),129-135.
  11. 王明月(1998)。大專桌球選手運動傷害調查。中華體育季刊,12(3),34-40。
  12. 付海燕、賈俊傑、秦浩、武寶寶(2015)。河南省高校優秀乒乓球運動員損傷特徵分析。安徽體育科技,36(3),51-54。
  13. 曲綿域、于長隆(2003)。實用運動醫學。北京市=Beijing, China:北京大學醫學=Peking University Medical。
  14. 朱啟娥、劉麗芬(2009)。湖北省青少年乒乓球運動員肩部運動損傷的調查研究。咸寧學院學報,29(6),142-143。
  15. 吳國樑(2010)。乒乓球正手攻球常見技術錯誤與肩部損傷關係的生物力學分析。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6(6),64-71。
  16. 李莉、金林子(2012)。乒乓球運動員損傷及預防研究。河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40(2),178-180。
  17. 李嶸(2010)。乒乓球運動員膝關節損傷的機理及預防。運動,12,153-154。
  18. 谷穎(2016)。乒乓球運動員運動損傷的原因及防護研究。當代體育科技,6(21),13-14。
  19. 孟亞波(2016)。乒乓球運動員常見運動損傷及其原因。體育時空,20,157-159。
  20. 林正常(1990)。運動科學與訓練。臺北市=Taipei, Taiwan:銀禾=Yin He。
  21. 邱翼松、鄭憲成(2008)。跆拳道運動傷害與處理原則。高苑學報,14,439-452。
  22. 施寧(2016)。中國女子乒乓球隊重點運動員運動損傷狀況及物理治療方法的研究。體育時空,2,174。
  23. 孫士杰(2015)。對乒乓球運動中肩關節損傷及預防的研究。哈爾濱師範大學自然科學學報,4,124-126。
  24. 袁輝(2011)。乒乓球運動中常見的運動損傷及預防措施。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7(4),90-92。
  25. 崔樹青(1995)。乒乓球運動員慢性腰疼診斷分析。中國體育科技,31(7),15-16。
  26. 張庭睿、楊文添、蔡虔祿(2012)。桌球步法之生物力學分析初探。臺北城市運動健康休閒學刊,1,1-11。
  27. 張樂偉、張恩銘、尚學東、徐楊、李國平、王安利、劉國梁(2013)。優秀乒乓球運動員腕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損傷調查分析。中國運動醫學雜誌,32(9),821-823。
  28. 張晗、惠靜文(2009)。波爾的前三板技術。乒乓世界,5,108-117。
  29. 許銘華(2009)。2008 年奧運男單桌球四強選手三段技術與攻防表現之研究。臺中市=Taichung, Taiwan:悅翔數位印刷=Printpro。
  30. 陳欣(2010)。乒乓球運動員訓練損傷的原因探析。世界體育,6,59-60。
  31. 陳勝凱、呂衍謀、林燕君、吳汶蘭、呂怡靜(2008)。國家級運動員運動傷害防護自我勝任能力。物理治療,33(4),219-227。
  32. 陳靜(2011)。淺析高校乒乓球運動腰部損傷的原因及防護。中國科技博覽,35,594-595。
  33. 雪峰(2013)。高校大學生乒乓球運動中常見的運動損傷調查與分析。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9(10),93-95。
  34. 彭清義(2005)。桌球正手抽球及殺球相關肌群協調性之研究。運動生物力學研究彙刊,1,10-11。
  35. 須小東(2005)。優秀乒乓球運動員運動損傷的調查分析及對策研究。體育科研,3,108-110。
  36. 趙宏圖(2008)。對乒乓球運動損傷部位及預防方法的研究。成功,11,263。
  37. 厲彥虎(1996)。乒乓球運動員的腱鞘炎及治療。體育科學,16(5),67-70。
  38. 簡啟祐(2011)。臺中市=Taichung, Taiwan,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Asia University。
被引用次数
  1. 吳文郁(2020)。競技桌球運動體能訓練之探討。淡江體育學刊,23,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