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助人專業與性別實踐

并列篇名

Helping Profession and Gender Praxis

作者

劉惠琴(Jean Liu)

关键词

女性主義諮商 ; 改變模式 ; 實踐行動 ; feminist counseling ; change model ; action praxis

期刊名称

應用心理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3期(2002 / 03 / 01)

页次

45 - 7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是以台北市某婦女團體的參與行動為起點,反思女性主義取向的諮商與教育在實踐過程中的行動邏輯與其所面對的桃戰。文內並討論女性意識教育所面臨的困境,及其形成的二大脈絡:助人專業的主流模型及婦運團體「體制化」的趨勢。最後,作者並提出其對「女性主義諮商」的本土性反思。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was to describle the participant action on feminist counseling at an women association in Taipei. Three dilemmas encountered in praxis action were discussed and two facilitating contexts: the scientific model of helping profession, and the institutionalizing of women's movement was also discussed in depth. Finally, a reflection on feminist counseling in Taiwan was also discussed.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参考文献
  1. Butler, S.,Wintrarn, C.(1995).Feminist groupwork.CA:Sage.
  2. Fruggeri, L.,S. Mcnamee,K. J. Gorgon (Eds.)(1992).Therapy as social construction.CA:Sage.
  3. Mcnamee, S.,K. J. Gerger(Eds.)(1992).Therapy as social construction.CA:Sage.
  4. Rowbothan, S.(1992).Women in movement.London:Routledge.
  5. Strawbridge, S.,Woolfe, R.,W. Dryden(Eds.)(1996).Handbook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CA:Sage.
  6. 王順民(1994)。女性主義觀點對於台灣社會「婦女問題意識」的論述意識。社會工作學刊,3,117-143。
  7. 林芳玟(1998)。當代台灣婦運的認同政治:以公娼存嚴爭議爲例。中外文學,27(1),57-87。
  8. 洪美景(2001)。蘆緣。台北:蘆荻社大蘆綠文化社。
  9. 胡淑雯、劉毓秀專訪(1996)。從女人治國到性別解放:以國家女陸主義翻覆家庭父權。騷動,2,20-26。
  10. 徐婉莉(1998)。性生別心理學。課堂期末作業。
  11. 劉仲冬(2001)。「性、心理及文化-本土女性主義的開展科系學術研討會」宣讀之論文。台北:淡江大學。
  12. 劉淑瓊(1998)。社會福利「公社民營」制度之回溯與前瞻-以台北市政府爲例。台大社會學刊,26,211-280。
  13. 劉惠琴(1997)。性別/諮商。台北:女性主義治療工作坊。
  14. 劉惠琴、王雅各主編(1999)。性屬關係(上)。台北:心理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蔡蕙如(2020)。性別意識融入醫學大學國文課程之建構與學習回饋分析。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8(1),39-73。
  2. 黃囇莉(2003)。游移於生物決定論與社會建構論之間:心理學中的性別意識。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6,85-120。
  3. 黃囇莉、張盈堃(2006)。大傘底下的分殊與合一:女性主義酷家族之系譜與轉化。本土心理學研究,26,141-182。
  4. 連廷嘉、徐西森(2004)。婚變婦女因應婚姻危機歷程之初探研究。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11,31-57。
  5. 劉惠琴(2006)。吹皺一池春水:對台灣諮商心理師證照化現象的觀察與省思。應用心理研究,30,37-58。
  6. 劉惠琴(2022)。從反諮商證照化到輔導走偏了。諮商與輔導,435,53-56。
  7. 羅皓誠,蔡素琴,劉淑慧,洪雅鳳(2014)。精緻化的Willig傅柯式論述分析方法:以Gee微觀論述分析劇場與圖像作為雙翼。臺灣諮商心理學報,2(1),51-75。
  8. 呂晶晶(2008)。以女性主義觀點探討國民中、小學女性校長之玻璃天花板。學校行政,56,107-123。
  9. 蘇苑瑜、劉美慧(2015)。性別化的課程轉化: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的性別議題教學。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3(3),1-37。
  10. 夏雨彤(2022)。女性主義團體諮商應用於新移民女性。諮商與輔導,435,6-9。
  11. 謝臥龍、駱慧文(2017)。從女性主義的觀點析論性別暴力處遇的本質。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學報,31,53-70。
  12. 楊佳羚、張明敏、林昱貞(2004)。性取向污名之建構、抗拒與轉化:一個同性戀議題的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50(3),91-121。
  13. 葉致芬(2021)。女性主義方法論的實踐與反思。輔導季刊,57(1),25-38。
  14. 余貞誼(2011)。我可能不夠女性主義:女性主義認同與實踐的敘事建構。台灣社會學,21,101-156。
  15. 鄭夙芬,曾清標,張培華(2018)。這是個「問題」嗎?問題導向學習之行動研究。大學教學實務與研究學刊,2(2),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