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以置身所在做為心理學研究的目標現象及其相關之方法論

并列篇名

Situatedness As a Target Phenomenon for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nd the Related Methodology

作者

李維倫(Wei-Lun Lee)

关键词

置身所在 ; 詮釋現象學心理學 ; 心理學方法論 ; 論述分析 ; situatedness ;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 ; psychological methodology ; discoures analysis

期刊名称

應用心理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22期(2004 / 06 / 01)

页次

157 - 20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藉助現象學的還原思考,由檢討「研究者對心理現象的理解關係」出發,本文得以避開把心理現象實體化、對象化的主客分立研究關係,建構非實體論的心理學研究方法,提出「置身所在」(situatedness)做為心理學研究的一個可能的目標現象,並提供了通達此一目標現象的方法論。置身所在指的是某一個生活的涉入狀態(involvement)在其中某些特定的社會文化視框為人們所用,而事物也因此被朝著某些特定的方向來理解,人們並且依此而採取某些特定的處理行動。本文以詮釋現象學的思考徑路來規劃置身所在的特徵性質,並認為因為置身所在有作為生活行事中事物的意義來源(a source of meaning)這樣的本質,它必須被當成一種「現象學的現象(a phenomenological phenomenon)」來對待。現象學的現象指的即是那個使事物被如此這般照見但又同時隱匿其自身者,而置身所在正有著這種使事物在其中而得以被理解但又隱匿於我們的覺察之外的特質。因著這個瞭解,本文也進一步規劃了解明置身所在的詮釋學方法論,詳細描述了實際操作上的各個分析步驟,並以實際的研究例証說明。如此形構的心理學研究徑路,是嚐試在實証論心理學的知識論與方法論之外,開放出一個新的心理學研究與知識地帶。

英文摘要

Starting with a phenomenological reflec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of researchers to psychological phenomena, in the present paper I constructed a non-realism approach to psychology, proposed to have “situatedness” as a target phenomenon for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nd provided a method of analysis for disclosing it. Situatedness can be described as a particular life involvement wherein one is situated such that things appear in certain manners and, accordingly, one manages them in certain ways. In hermeneutical phenomenological thinking, due to its nature of being a source of meaning to things that are encountered in our lives, situatedness must be treated in accordance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a phenomenological phenomenon. A phenomenological phenomenon indicates that which makes something seen as such but at the same time does not show itself. Situatedness is precisely that from which we see things with their certain meaning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at which remains hidden away from our awareness. Accordingly, I also articulated the corresponding interpretative methodology, describing in detail the operations of each step of analysis, and demonstrating these operations with examples. This construction of situatedness to be a target phenomenon for psychological research is an effort to go beyond positivist epistemology and methodology in psychology and open up a new realm for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and research. .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参考文献
  1. Dreyfus, H. L.(1992).Being-in-the-world: A commentary on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 Division I.Cambridge:The MIT Press.
  2. Heidegger, M.,A. Hofstadter, (Trans.)(1975).Poetry, Language, Thought.New York:Harper & Row.
  3. Heidegger, M.,J. Macquarrie,E. Robinson, (Trans.)(1962).Being and time.New York:Harper & Row.
  4. Heidegger, M.,P. D. Hertz, (Trans.)(1982).On the way to language.New York:Harper & Row.
  5. Heidegger, M.,P. D. Hertz, (Trans.)(1982).On the way to language.New York:Harper & Row.
  6. Hutchby, I.,Wooffitt, R.(1998).Conversation analysis: Principles, practices, and applications.Cambridge:Polity Press.
  7. Jacobs, S.,Jackson, S.(1981).Argument as a natural category: The routine grounds for arguing in conversation.The Western Journal of Speech Communication,45,118-132.
  8. Labov, W.,Waletzky, J.,J. Helm (Ed.)(1967).Essays on the verbal and visual arts.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9. Lee, W. L.(1999).Doctoral dissertation, Duquesne University, Pittsburgh, PA..
  10. Leiter, K.(1980).A Primer on ethnomethodolog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1. Levinson, S. C.(1983).Pragmatics.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 Nofsinger, R. E.(1991).Everyday conversation.Newbury Park, CA:Sage.
  13. Ricoeur, P.(1976).Interpretation Theory.Fort Worth: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 Press.
  14. Ricoeur, P.,K. Blamey, (Trans.)(1991).From text to action.Evanston, IL: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5. Ricoeur, P.,K. Blarney, (Trans.)(1991).From text to action.Evanston, IL: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6. Toulmin, S.,Rieke, R.,Janik, A.(1984).An introduction to reasoning.New York:Macmillan.
  17. 王榮麟(1997)。迂迴與獲取-呂格爾的方法詮釋學。哲學雜誌,19,198-223。
  18. 石世明(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19. 余德慧(2001)。詮釋現象心理學。台北:心靈工坊。
  20. 李維倫(2000)。八十九年度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21. 李維倫(1995)。本土心理學必須超越「心理實體論」。本土心理學研究,4,67-379。
  22. 陳嘉映、王慶節(1999)。存在與時間。北京:三聯書店。
  23. 陳榮華(1993)。海德格哲學的詮釋學。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16,223-263。
被引用次数
  1. 蔡恆翠(2016)。從現象學觀點初探《小王子》電影人物的置身所在。輔導季刊,52(4),70-75。
  2. 蔡瑋芸,游淑瑜(2019)。心理劇中「替身經驗」現象的探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54,159-190。
  3. 蔡怡玟(2015)。試以詮釋現象心理學初探段義孚之地方之愛。應用心理研究,63,139-188。
  4. 陳惠雪(2020)。師說心語:教師專業的脆弱性。教育學誌,44,139-175。
  5. 陳嘉妤,余振民(2021)。同志家庭收養經驗之探討。諮商與輔導,425,33-38。
  6. 韓菊美(2012)。泥岩區農民的生活世界與環境識覺形構─以燕巢、田寮為例。社會與區域發展學報,3(2),89-126。
  7. 洪雅琴、李維倫(2007)。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與詮釋現象學的辯證關係:精神分析臨床研究的困境與解決。中華輔導學報,22,157-183。
  8. 洪雅琴、李維倫(2007)。一位犯罪少女的置身所在:家的錯落與回返。本土心理學研究,28,141-196。
  9. 胡金印(2012)。公共藝術觀光景觀之形塑歷程與機制─以通天鎮地柱為例。社會與區域發展學報,4(1),1-20。
  10. 許皓宜、李御儂(2015)。外遇與分裂: 一位男性外遇者的經驗詮釋。教育心理學報,46(3),449-469。
  11. 許惠茹(2009)。國三學生考試經驗之詮釋與反思。教育實踐與研究,22(2),33-66。
  12. 姜蘭虹、宋郁玲(2008)。從城市「中心」到「邊緣」的「上海人」:上海市中心區拆遷戶樓居歷程之研究。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0,165-212。
  13. 賴憶嫺、李維倫(2009)。現象學方法論:存在行動的投入。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5,275-321。
  14. 李佳珍(2021)。公務人員調任經驗:詮釋現象學觀點。中國行政評論,27(4),86-115。
  15. 李佩怡、方格正(2016)。詮釋現象心理學方法論之整理與補充。本土心理學研究,46,121-148。
  16. 李維倫(2017)。受傷的時間性:受性侵害及家庭關係斷損少女之生活經驗的存在現象學分析。中華心理學刊,59(3),145-161。
  17. 李玉蘭(2014)。以詮釋現象學觀點看新住民教材及其閱讀經驗。學校行政,92,1-24。
  18. 林耀盛,李維倫(2019)。從文化心理學到人文臨床心理學:臨床心理學本土化論述與踐行。本土心理學研究,51,89-167。
  19. 林耀盛,王雅婷(2022)。面容倫理:鄉村型居家安寧照顧者的置身所在。本土心理學研究,57,167-218。
  20. 劉淑慧,許育光,曹訓嘉(2023)。覓情與營生交融開展:矯正學校離校青年再求學生涯發展經驗之現象學探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66,41-79。
  21. 劉淑慧,林耀盛,李維倫(2021)。主編的話-現象學心理學的臺灣實踐。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61,1-19。
  22. 盧怡任(2022)。受苦、轉化與療癒:從日常心理改變過程談「處境結構」取向的治療觀點與架構。教育心理學報,54(1),85-105。
  23. 盧怡任、劉淑慧(2013)。受苦經驗之存在現象學研究:兼論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視野。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7,177-208。
  24. 羅家玲,吳秀碧(2015)。團體諮商歷程中乳癌患者對疾病經驗解釋之研究。臺灣諮商心理學報,3(1),53-77。
  25. 莫少依、李維倫(2005)。生活世界取向的心理衡鑑:一種本土化的可能性。本土心理學研究,24,85-135。
  26. 莫少依、張正芬(2014)。不共脈絡性:輕症自閉症學生的人際互動特徵。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9(2),33-59。
  27. 彭榮邦,翁士恆(2021)。敘事研究中「存在經驗」與「存有」的地理學方法探問:從情緒地理學與詮釋現象學取「徑」。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61,119-151。
  28. 施香如、田瑋茵(2016)。女大學生網路親密友誼之發展歷程。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47,27-58。
  29. 汪文聖(2021)。心理創傷敘事療癒的理論與實務探討。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61,89-117。
  30. 蕭琮琦、鄭怡世、張緡鏐、周千郁(2015)。同理中的跨越:以臺灣Wraparound方案親代與子代夥伴服務經驗為對象的探究。臺大社會工作學刊,31,165-216。
  31. 游淑瑜(2014)。心理劇「替身經驗現象」結構內涵之初探。國教新知,61(1),72-81。
  32. 游淑瑜(2016)。存在經驗取向心理劇治療理念初探。中華團體心理治療,22(2),5-20。
  33. 張繼元、丁興祥(2014)。自我敘說宛如生命詩學:以梁漱溟自我敘說的賦比興實踐歷程為例。哲學與文化,41(12),3-25。
  34. (2015)。處境結構分析:藉由語義學分析與反思抵達存有學理解。教育與心理研究,38(2),31-57。
  35. (2015)。改革主體的詮釋現象學初探:以學習共同體為例。市北教育學刊,49,55-78。
  36. (2023)。「角色義務」與「獨立自主」的相生相依:矯正學校青年自我「關聯身分」野地闖蕩實踐歷程的現象學探究。本土心理學研究,59,191-257。
  37. (2023)。從單一霸權到異質多元的本土心理學研究想像:在性別、學術與國族認同政治的交界上籌謀批判的知識論典範。本土心理學研究,60,59-72。
  38. (2023)。固守或鬆手:年輕乳癌患者處境經驗與心理成長的現象探究。本土心理學研究,59,3-60。
  39. (2024)。初探心理治療師與創傷兒童的主體間際性經驗。臺灣諮商心理學報,12(1),64-98。
  40. (2024)。華人家庭主義下之成年女性與自閉症者的姊弟關係經驗。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7(2),83-112。
  41. (2024)。居家安寧照顧中的家:家屬照顧者照顧處境經驗探究。本土心理學研究,61,165-233。
  42. (2024)。使用隱喻故事腳本催眠之意識經驗歷程的案例研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70,1-35。
  43. (2024)。小學教師實踐學習共同體的心路歷程之經驗敘說—詮釋現象學取徑。教育實踐與研究,37(1),3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