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父母親職經驗之現象詮釋:以家有青春期子女為例之初探

并列篇名

Interviewing Parents of Adolescents: Interpreting on Their Lived Experience of Parenting

作者

高淑清(Shu-Ching Kao);廖昭銘(Chao-Ming Liao)

关键词

半結構深度訪談 ; 主題分析法 ; 詮釋現象學 ; 親職經驗 ;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 parenting experience ;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 thematic analysis

期刊名称

應用心理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24期(2004 / 12 / 01)

页次

117 - 14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理解家有青少年的父母親之親職經驗,傾聽父母的對話與心聲,以期進一步瞭解中年父母與子女互動經驗之樣貌。藉由詮釋現象本質背後的深層意義。以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蒐集資料,先夫妻共同訪談,再進行個別訪談,所得文本採用「主題分析法」進行資料分析,結果發現父母之親職經驗是:(1)深刻體驗孩子的成長,(2)積極努力於關系的再建,(3)導航是其責無旁貸的責任以及(4)父母雙方的角色是分工與互補的。本末針對青春期子女之父母的體驗、教育介入的契機,以及相關議題提出討論與省思。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seek and understand the lived experience of the parents who had adolescents living at home.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was adopted as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Under this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 the researchers intended to discover and interpret the nature of lived experience of parenting and the hidden meanings in the parenting experience of these parents.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 was the major method to develop the texts.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study were 5 couples who were interviewed together first, and then individually. Furthermore, thematic analysis was used to identify and clarify the themes. After intersubjective agreement with the participants, four essential themes were identified as follows: (a) intuitively and deeply comprehending the growing of the adolescents, (b) enthusiastically rebuil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adolescents, (c) unavoidably bearing parents’ responsibility on leading and rearing the adolescents, and (d) parenting is undertaking role-sharing, complementarity and coordination. Finally we discussed and reflected on the parenting experience of participants through specific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related issues.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参考文献
  1. 李美枝(1998)。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爲例。本土心理學研究,9,3-52。
    連結:
  2. 高淑清(2001)。在美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16,225-285。
    連結:
  3. Adams, B.(1995).The family: A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New York:Harcourt Brace & Company.
  4. Arcus, M.(1987).A framework for life-span family life education.Family Relations,36,5-10.
  5. Bigner, J. J.(1994).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n introduction to parenting.New York:Macmillan College Publishing.
  6. Bronfenbrenner, U.(1979).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7. Galinsky, E.(1987).The six stages of parenthood.New York:Addison-Wesley.
  8. Garbarino, J.,Abramowitz, R. H.,J. Garbarino, (Eds.)(1992).Children and familie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2nd).NY:Walter de Gruyter.
  9. Holmbeck, G. N.,Paikoff, R. L.,Brooks-Gunn, J.,M. H. Bomstein (Ed.)(1995).Handbook of parenting.Mahwah,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0.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1. Kao, S. C.(2001).Poster presented at the 20th Annual International Human Science Research Conference.Tokyo, Japan:Taisho University.
  12. Klein, D. M.,White, J. M.(1996).Family theories: An introduction.Thousand Oaks, CA:Sage.
  13. Levine, J. A.,Pittinsky, T. L.(1997).Working fathers: New strategies for balancing work and family.New York:Addison-Wesley.
  14. Newman, B. M.,Newman, P. R.(1999).Development through life: A psychosocial approach.New York:Brooks/Cole.
  15. Olson, D. H.,F. Walsh (Ed.)(1993).Normal family processes.New York:The Guiford Press.
  16. Olson, D.,DeFrain, J.(2000).Marriage and the family: Diversity and strengths.Mountain View, CA:Mayfield.
  17. Olson, D.,DeFrain, J.(2003).Marriages and families: Intimacy, diversity and strengths.New York:McGraw Hill.
  18. Perry-Jenkins, M.,J. Frankel (Ed.)(1993).The employed mother and the family context.New York:Springer.
  19. Santrock, J. W.(2002).A topical approach to life-span development.New York:McGraw Hill.
  20. Thompson, L.,Walker, A. J.(1989).Gender in families: Women and men in marriage, work, and parenthood.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1,845-872.
  21. Van Manen, M.(1997).Researching lived experience: Human science for an action sensitive pedagogy.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2. 王以仁、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2000)。家庭教育學。台北:師大書苑。
  23. 王舒芸(199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
  24. 余德慧、蔡怡佳(1995)。「離合」在青少年發展歷程的意義。本土心理學研究,3,93-140。
  25. 利翠珊(2000)。親子情感、家庭角色與個人界域-已婚女性代間情感糾結的經驗與內涵。「家人關係及心理歷程:第五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技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台北:
  26. 吳金香(197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27. 李正傑(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28. 周蔚譯、Jonathan W. Goula、Robert, E. Gunther著(1995)。當男人,做爸爸。台北:McGraw Hill台灣分公司。
  29. 林文瑛、王震武(1995)。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本土心理學研究,3,93-140。
  30. 林振春(1999)。學習家庭與家庭學習。台北:師大書苑。
  31. 姜得勝(1998)。社會變遷中親子關係的反省與重建。台灣教育,567,6-11。
  32. 胡蓮真(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
  33. 唐先梅(1998)。從家庭發展觀點探討雙薪家庭兩性工作、家事、及休閒時問之分配。社會文化學報,6,75-112。
  34. 徐綺櫻(199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
  35. 高淑清、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學會主編(2000)。重建家庭平等對話與學習動力-家庭溝通課程建構之研究。家庭教育課程與方案論文集
  36. 高淑貴、伊慶春、賴爾柔(1988)。已婚職業婦女子女照顧問題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37. 高惠娟(198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38. 高毓婷(2000)。從「援助交際-中學女生放學後的危險遊戲」一書看台灣青少年價值觀。中等教育,51(4),137-142。
  39. 張北海(1993)。遠東國語辭典。台北:遠東。
  40. 張佩韻(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
  41. 莫蔾藜、王行(1996)。已婚男性的家庭價值觀及其對家庭的需求之探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57-114。
  42. 郭佳華(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43. 陳芳明、羅位育主編(2002)。溫柔鬍渣渣。台北:幼獅。
  44. 陳青青(1986)。現代父母與親職教育。社區發展季刊,36,27-30。
  45. 彭懷真(1994)。運用家庭系統強化專業服務。社會福利雙月刊,113,11-13。
  46. 黃光國(1999)。也談「人情」與「關係」的構念化。本土心理學研究,12,215-248。
  47. 黃坤瑛(198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
  48. 黃怡瑾(2001)。「私」領域中的女性困境:生育、教養與照顧工作之分工領域中的女性困境。台南師院學報,34,341-365。
  49. 黃拓榮(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50. 黃春枝(1980)。社會變遷與親子關係適應。張老師月刊,5(4),34-40。
  51. 黃迺毓(1998)。全國家庭教育研究會會議手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庭教育中心。
  52.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53. 楊自強(198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54. 楊深坑(1986)。教育學科學之詮釋學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8,33-73。
  55. 劉玲惠、邱德才、許惠仙、陳斐虹(1997)。中壯年生涯規劃手冊。台北:天恩。
  56. 劉修全(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57. 劉凱申、謝麗玉著(1991)。中國人的養育觀。台北:張老師。
  58. 劉惠琴、林惠雅、王叢桂主編(2000)。母女關係的社會建構。應用心理研究,6,97-130。
  59. 歐陽儀(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60. 蔡文輝(1998)。婚姻與家庭。台北:五南。
  61. 蔡秋雄、高淑清、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心德慈化教養院主編(2003)。失去的童年:單親爸爸家庭中國小女童親職化經驗。2003兒童少年保護-從家庭做起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62. 蔡漢賢(1991)。社會工作辭典。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63. 鄭麗珍、陳麗文(1999)。推動社區家庭教育的工作模式。社教雙月刊,90,7-11。
  64. 戴麗芬(199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65. 謝曉雯(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66. 羅國英(1996)。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
  67. 羅敏綺(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
  68. 羅惠筠(197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
被引用次数
  1. 陳容瑋,許育光(2020)。桌遊為媒材的親子關係促進方案效益探究。台灣遊戲治療學報,9,51-82。
  2. 陳翊薇,王翊涵(2022)。跨文化的親子互動經驗研究:以一個育有青少年子女的臺印跨國婚姻家庭為例。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63,1-34。
  3. 林惠雅(2014)。教養互動型態與青少年問題行為:母親與青少年知覺之探討。教育心理學報,46(2),187-203。
  4. 陸洛、陳佳雯、王煜榕(2013)。為自己出征?台灣年輕女性外派決策中的自我展現。本土心理學研究,39,65-116。
  5. 張楷翎、李岳庭(2013)。單親母親參與親子遊戲治療團體對其親子關係改變之研究。台灣遊戲治療學報,3,47-65。
  6. 莊曉霞(2019)。部落族人對原住民族社會工作的期待:去殖民觀點的想像。臺大社會工作學刊,40,87-129。
  7. (2007)。手語翻譯員翻譯服務經驗之個案研究。特殊教育季刊,105,6-15。
  8. (2023)。高中職軍訓教官取得全民國防教師證脈絡歷程之探討。中華行政學報,33,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