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現象學取徑的文化心理學:以“自我”為論述核心的省思

并列篇名

Reflection on the Phenomenological-psychological Investigations in Chinese Society

作者

余德慧(Der-Heuy Yee)

关键词

文化心理學 ; 時間 ; 空間 ; 現象學取徑 ; cultural psychology ; temporality ; space ;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期刊名称

應用心理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34期(2007 / 06 / 01)

页次

45 - 7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探討華人文化心理學的基本智識的問題,亦即,透過作者及其同僚在台灣所做的本土心理現象學取徑的研究,反省這樣的研究所開啟的知識是以何者為奠基,這個奠基的領域是否具有發微的潛勢,以及其發枝(ramification)的可能性。為了獲得本土心理學現象學研究的奠基領域,作者設想「自我」領域(無論自身意義自我經驗或自識意識)本身所具有的多重實在,為本土文化心理的奠基處。並由此為根據,在時間、空間兩範疇的基礎上,本土心理學研究涉及「自我」的立身起行,亦即,自我的多重構作如何進入人際關係、倫理生活以及文化心理治療的可能性;同時,也透過自我領域的逐漸消解,使得臨終過程與宗教療癒獲得充實性的圓滿。在這時空兩軸原點,被我們設定為「自我」的位格領域,通過自我位格的外造性,我們肯定社會主體來自世界建造的目的性設定使得世界得以成世,物得以物化,並使得心智獲得更大的操縱空間;從另一方面來說,世界的建造卻使得本質被遮斷與遺忘,直到負顯化,以深淵直落的方式,進入存有的內在時間,而空間以無法掌握的無限性退居底景,內在時間以迴旋的方式進駐。所有這兩軸的發展,都成為處境脈絡下的文化本心與文化製作的核心。面對這樣的進路,華人文化心理學的核心問題,即有關自我完善的論述發展,我們認為「倫理圓滿」的外造性與「心性解脫」的內在性屬二律背反,兩者之間必須有背立轉化機制,而這轉圜之處被本文認定為時間與空間的交互轉換,而將我們所研究的問題帶往另一層的詮釋循環弧。

英文摘要

Through reviewing the phenomenological-psychological researches in Taiwan, the author intends to reflect metaphysically on the basic intellectual understanding of some cultural-psychological issues. The author assumes the ”self' as the basic territory for cultural psychological studies, and the positioning of ”self' is founded on the place where two directions of its movement met: one is escatacized to the world, the other is turned to insideness. The absolute paradoxical relations are essentially establish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lf”, the world is spatialized as the place by which all things have their orders in nature, its psychological sense is built on the material condition, the logos of this psychological operation is by rational orders. Nevertheless the psychological sense of insideness is temporalized, by which the orders of space are collapsed and the logos of being is nothingness. Chinese Goodness is dispread of two: one is Goodness-based-on-Being, the ontological sense of ethical Goods, the other is Goodness-beyond-Being, the non-phenomenological sense of Chinese Mind.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参考文献
  1. 余德慧(1998)。生活受苦經驗的心理病理-本土文化的探索。本土心理學研究,12,69-115。
    連結:
  2. 余德慧(2001)。心學中國本我心理學的開展。本土心理學研究,15,271-303。
    連結:
  3. 余德慧(2005)。華人心性與倫理的複合式療法-華人文化心理治療的探原。本土心理學研究,24,7-48。
    連結:
  4. 余德慧、石世明、夏淑怡、王英偉(2006)。病床陪伴的心理機制:一個二元複合模式的設想。應用心理研究,29,71-100。
    連結:
  5. 余德慧、劉美妤(2004)。從俗智的啟蒙到心性與倫理的建構-以一個慈惠堂虔信徒網絡療癒為例。新世紀宗教研究,2(4),72-117。
    連結:
  6. Dallmayr, F. R.(1981).Twilight of subjectivity: Contributions to a post-individualistic theory.Amherst: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7. Foucault, M.,Luther Martinet (Eds.)(1988).Technologies of the Self.Amherst: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8. Giorgi, A.(1970).Psychology as human science: A phenomenologically based approach.New York:Harper and Row.
  9. Giorgi, A.,Amedeo Gioegi (Ed.)(1985).Phenomenology and psychological research.Pittsburgh, PA: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
  10. Hastrup, K.(1985).Culture and history in Medieval Iceland: An anthropological analysis of structure and change.Oxford:Clarendon.
  11. Hegel, G. W. F.,W. H. Johnson,L. J. Strauthers(1966).Science of Logic.New York:Humanities Press.
  12. Hoeller, K.,Keith Hoeller (Ed.)(1988).Heidegger and psychology.Seattle, WA:Review of Existential Psychology & Psychiatry.
  13. Kockelmans, J. J. (Ed.)(1987).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 The Dutch School.Dordrecht:Martinus Nijhoff.
  14. Levinas, E.,Aiphonso Lingis(1987).Existence and existents.The Flugue, Netherlands:Martinus Nijhoff.
  15. Moustakas, C.(1994).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methods.Thousand Oaks: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16. Rommanyshyn, R. D.(2001).Mirror and metaphor: Images and stories of psychological life.Pittsburgh, PA:Trivium.
  17. Scharg, C.(1989).Communicative praxis and space of subjectivity.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8. Scharg, C. O.(1980).Radical reflection and the original of the human sciences.West Lafayette, Indiana:Purdue University Press.
  19. Shweder, R.,James W. Stigler (Eds.)(1990).Cultural psychology: Essay on comparative human developmen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 Tuan, Y.-F.(1982).Segmented worlds and self Group life and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1. 巴謝拉、龔卓軍譯(2003)。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文化。
  22. 卡西勒·恩斯特、費龍保、周振選譯(2000)。神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3. 石世明、余德慧(2001)。臨終的靈性現象考察。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4(1),1-36。
  24. 列維納斯、顧建光、張樂天譯(1990)。生存及生存者。台北:遠流。
  25. 艾迦·莫翰、施植明譯(1993)。複合思想導論。台北:時報文化。
  26. 余德慧(1996)。文化心理學的歷史空間意識。歷史心理學專題研討會,台北:
  27. 余德慧(1996)。文化心理學詮釋之道。本土心理學研究,6,2-57。
  28. 余德慧(1997)。本土心理學研究,8,241-283。
  29. 余德慧(2001)。文化心理學:文化的存有與存有的文化之間。本土心理學研究,6,217-229。
  30. 余德慧(1997)。本土心理學的現代處境。「社會科學的應用與中國現代化」研討會,花蓮:
  31. 余德慧(2000)。臨終病人的事實處境:臨終的開顯。安寧療護雜誌,5(2),29-32。
  32. 余德慧(1997)。情色文學的出身。社會文化學報,5,1-18。
  33. 余德慧、石世明(2001)。臨終處境所顯現的具體倫理現象。哲學雜誌,37,60-86。
  34. 余德慧、呂俐安、楊國樞、余安邦主編(1993)。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一九九二)一理念及方法篇。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35. 余德慧、徐臨嘉(1994)。詮釋中國人的悲怨。本土心理學研究,1,301-329。
  36. 余德慧、陳斐卿(1996)。人緣:中國人的舞臺生活秩序。本土心理學研究,5,2-46。
  37. 余德慧、蔡怡佳(1995)。「離合」在青少年發展的意義。本土心理學研究,3,93-140。
  38. 余德慧、顧瑜君(2000)。父母眼中的離合處境與倫理意涵。應用心理研究,6,173-211。
  39. 吳汝均(1998)。絕對無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40. 李宗燦、余德慧(1996)。惦記的世界回億童年經驗的現象詮釋。歷史心理學專題研討會,台北:
  41. 李維史陀、肖聿譯(1993)。廣闊的視野。台北:桂冠。
  42. 李維倫(2003)。論嬰兒的微笑。第一屆「兩岸三地現象學學術研討會」,台灣高雄:
  43. 汪文聖(2001)。醫護倫理之存有論基礎初探。哲學雜誌,37,4-34。
  44. 汪文聖(2001)。現象學方法與理論之反思-一個質性方法之介紹。「質性研究法理論與實作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木柵:
  45. 范丹伯、石世明譯(2001)。病床邊的溫柔。台北:心靈工坊。
  46. 倪梁康(2002)。自識與反思。北京:商務印書館。
  47. 海德格爾(1987)。存在與時間。北京:三聯書店。
  48. 許烺光、馬賽勒編(1988)。文化與自我東西方人的透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49. 馮友蘭(1991)。中國哲學史新編。台北:藍燈文化。
  50. 楊國樞、余安邦主編(1995)。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一九九二)一文化、教化及病理篇。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51. 葉麗莉、余德慧(1996)。希世之聲文學心理學的一種探索。歷史心理學專題研討會,台北:
  52. 蔡錚雲(2001)。精神衛生學與現象學心理學。第四屆人文社會科學哲學基礎研討會:哲學與科學方法,台北木柵:
  53. 蔡錚雲(2001)。傅柯是如何去修補現象學與倫理學之間的缺口。哲學雜誌,37,36-59。
  54. 龔卓軍(2003)。疼痛:從詮釋到現象。第三屆「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嘉義大林:
被引用次数
  1. 李維倫(2015)。柔適照顧的時間與空間:余德慧教授的最後追索。本土心理學研究,43,175-220。
  2. 李維倫(2017)。華人本土心理學的文化主體策略。本土心理學研究,47,3-79。
  3. 林耀盛,李弘毅(2021)。精神病院裡雙重患病經驗詮釋:思覺失調症患者罹癌生活世界。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4(3),261-290。
  4. 林耀盛,李維倫(2019)。從文化心理學到人文臨床心理學:臨床心理學本土化論述與踐行。本土心理學研究,51,89-167。
  5. 劉淑慧、孫頌賢、夏允中、王智弘、劉淑慧、孫頌賢、夏允中、王智弘(2017)。主編的話─期待兩種心理學之中道發展。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48,1-3。
  6. 劉一民(2015)。臺灣運動現象學研究底蘊探源 ─哲學、方法與生存實踐的導入。運動文化研究,27,7-45。
  7. 彭榮邦、翁士恆(2018)。以「非我」為引探究受苦經驗與療癒實踐行動:從現象學取徑。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1(3),253-274。
  8. 喬虹,陳姿蓉,孫旻暐(2021)。華人基督教權威對於個體順服之影響。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62,153-188。
  9. (2012)。環境識覺之問卷實施方法探究。正修通識教育學報,9,291-318。
  10. (2023)。「角色義務」與「獨立自主」的相生相依:矯正學校青年自我「關聯身分」野地闖蕩實踐歷程的現象學探究。本土心理學研究,59,191-257。
  11. (2023)。從單一霸權到異質多元的本土心理學研究想像:在性別、學術與國族認同政治的交界上籌謀批判的知識論典範。本土心理學研究,60,5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