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軍事心理學

并列篇名

Military Psychology

作者

孫敏華(Min-Hwa Sun)

关键词
期刊名称

應用心理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37期(2008 / 03 / 01)

页次

65 - 6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参考文献
  1. 邱發忠、徐芝君、陳學志、卓淑玲(2004)。以內隱聯結測驗(IAT)測量軍事服從態度之研究。測驗學刊,51,209-234。
    連結:
  2. 張聖德(2007)。三軍官校學生軍事社會化與求助態度、求助行為間關係之探析。中華輔導學報,21,99-134。
    連結:
  3. 戚樹誠、羅新興、黃敏萍(1998)。組織成員的人際信任與言論禁忌之關聯性-以國軍軍官為研究樣本。臺大管理論叢,9,177-200。
    連結:
  4. 陳俁榮、夏一新、陳志剛、楊斯年、諶立中(2004)。因精神疾病除役軍士官之研究。臺灣精神醫學,18,251-260。
    連結:
  5. 程淑華(2004)。情緒教育課程之學習經歷研究-以軍校學生為例。中華輔導學報,16,35-69。
    連結:
  6. 全球資訊網頁
  7. Clay, R. A.(2001).Military Psychologists respond to attack.Monitor on Psychology,32
  8. Cronin, C.,C. Cronin (Ed.)(1998).Military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MA:Simon & Schuste.
  9. Driskell, J. E.,Olmstead, B.(1989).Psychology and the military: Research applications and trends.American Psychologist,44,43-53.
  10. Dubbois, P. H.(1970).A history of psychological testing.Boston:Allyn & Bacon.
  11. Fitzgerald, L. F.(2002).Toward standardized measurement of sexual harassment: shortening the SEQ-DoD using Item Response Theory.Military Psychology,14,9-72.
  12. Gal, R.,Mangelsdorff, A. D.(1991).Handbook of military psychology.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13. Leahey, T. H.(1997).A history of psychology: Main currents in psychological thought.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Hall.
  14. Mangelsdorff, A. D.,Gal, R.,R. Gal,A. D. Mangelsdorff (Eds.)(1991).Handbook of military psychology.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15. McGuire, F. L.(1990).A history of clinical psych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 Navy, 1900-1988.Washington, DC:APA.
  16. McIntyre, R. M.,Bartle, S. A.,Landis, D.,Dansby, M. R.(2002).The effects of equal opportunity fairness attitudes on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perceived work group efficacy.Military Psychology,14,299-319.
  17. R. Gal,A. D. Mangelsdorff (Eds.)(1991).Handbook of military psychology.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18. Schein, E. H.(1992).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19. Taylor, H. L.,Alluisi, E. A.,V. S. Ramachandran (Ed.)(1994).Encyclopedia of humor behavior.New York:Academic Press.
  20. Water, B. K.,R.F. Dillon (Ed.)(1997).Handbook of testing.Westport:Greenwood Press.
  21. Wiskoff, M. F.(1995).Report on the journal of Military Psychology.The Military Psychologist,12,18.
  22. 王榮春、孫敏華(2003)。360度回饋評量制度對軍事院校學生才能評估與發展的應用-以某軍事院校學生部學生為例。復興崗學報,7,23-52。
  23. 王儀旭、周建智、李明蔚(2005)。軍校生戰技課程以教學回饋理論介入對目標取向與學習滿意之影響-以手榴彈投擲項目為例。復興崗學報,83,205-221。
  24. 王蕙玲、蔡秋月、何邦立(1997)。軍職與外籍飛行員在人格特質上的差異。中華民國航空醫學會會刊,11,69-78。
  25. 尼那松(1977)。美海軍軍官學校教育概況之分析。海軍軍官學校學報,1,7-10。
  26. 朱美珍(1994)。軍校學生自我統合發展之研究-以政戰學校為例。復興崗學報,51,355-383。
  27. 朱美珍(1998)。軍校學生人際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以政戰學校為例。復興崗學報,63,149-165。
  28. 朱美珍(1993)。國軍事心理學理衛生工作現況之研究。復興崗學報,50,133-151。
  29. 余一鳴(2003)。軍隊社會化的理論與實際。復興崗學報,77,219-245。
  30. 吳秋慶(2006)。武德領導概念性內涵之實徵性質化研究—以陸軍基層連長為例。復興崗學報,86,57-85。
  31. 吳錦松(1993)。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心理健康關係之研究。黃埔學報,25,103-110。
  32. 吳錦松(1993)。大學生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心理健康關係之研究。黃埔學報,26,103-110。
  33. 李文進(2007)。戰鬥機飛行員在高風險與時間壓力之飛行決策訓練。第十屆國軍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台北:
  34. 李承禹、黃筱薌(2004)。從知識分享構面分析國軍院校基礎教育發展-遠距教學機制之效能評估。復興崗學報,82,1-42。
  35. 李松濤、糜福龍、黃瑞瑩、沈玉如(1999)。海軍官校化學科成就測驗設計及成績相關因素分析之行動研究。海軍軍官學校學報,9,128-132。
  36. 李倫文、洪光遠(2002)。從垂直對偶觀點,初探軍事領導上下關係的形成。復興崗學報,74,179-214。
  37. 李珮珊(2004)。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所。
  38. 沈明室(1999)。女性軍人擔任戰鬥性職務之研究。軍事社會科學半年刊,4,45-62。
  39. 汪炳宏(2003)。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所。
  40. 邢漢剛(1961)。戰場心理的研究。復興崗學報,1,267-282。
  41. 卓淑玲(1997)。國軍幹部對情緒事件之感受性研究-立意取樣之調查。復興崗學報,62,151-183。
  42. 卓淑玲(1999)。軍中語句之分析研究。復興崗學報,66,145-212。
  43. 卓淑玲(2000)。影響軍中基層幹部對自殺議題相關因素之研究。軍事社會科學學刊,6,145-180。
  44. 卓淑玲、唐學明、王昭惠、張建陽、鄭中平(2000)。國防部補助之研究案國防部補助之研究案,未出版
  45. 卓淑玲、董玉賓、王壽麟、王昭惠、何艾倫、鄭中平、汪炳宏(2002)。國防部補助之研究案國防部補助之研究案,未出版
  46. 邱發忠(2007)。作戰型態與作戰時距對創造力表現之影響。第十屆國軍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台北:
  47. 邱發忠、卓淑玲、劉瑞楨、鄧文章(2000)。軍校新生適應問題|因應策略及相關變項關係之探討-以政治作戰學校為例。軍事社會科學半年刊,7,135-163。
  48. 邱發忠、陳學志(2003)。軍事服從態度量表發展暨其效度之研究。復興崗學報,79,79-106。
  49. 施蕙華、曾麗娟(2003)。工作壓力感受|社會支持|工作滿意與離職傾向之關連性研究—以職業軍官為例。復興崗學報,79,37-53。
  50. 洪光遠(1998)。政戰軍官適性特質量表編製之研究。軍事社會科學半年刊,3,31-62。
  51. 洪光遠(1997)。規劃式管理對軍事院校新生適應之影響。復興崗學報,61,193-219。
  52. 胡正申(1998)。軍中人際關係之探討與輔導策略的運用。復興崗學報,63,187-214。
  53. 倪亮(1959)。美國軍中心理診斷測驗。測驗年刊,7,58-68。
  54. 孫敏華(1998)。現職軍士官對女性軍人態度之研究。軍事社會科學半年刊,3,1-30。
  55. 孫敏華(2000)。役男壓力來源、因應方式與軍中適應關係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1-31。
  56. 孫敏華(1999)。軍中適應量表發展及其效度之研究。測驗年刊,46,35-56。
  57. 孫敏華(1988)。國軍個別教育制度之研究。復興崗學報,39,443-458。
  58. 孫敏華(1999)。役男人格特質量表之編製及與軍中適應之研究。中華輔導學報,7,97-132。
  59. 孫敏華(2001)。當前軍中心理衛生(輔導)工作的回顧與展望。軍事社會科學學刊,199-216。
  60. 孫敏華(1997)。自殺危險警訊之研究-以軍中為例。應用心理學報,6,23-54。
  61. 孫敏華、陳洋洲(2002)。役男軍中適應量表預測效果及其軍中適應之縱貫研究。復興崗學報,76,141-174。
  62. 孫遜(2003)。軍事院校辦學績效評估之研究-以國防管理學院為例。中山管理評論,11,219-250。
  63. 徐正穩(1959)。陸軍性向測驗(第二種)追蹤研究的初步報告。測驗年刊,7,508-511。
  64. 徐正穩(1957)。陸軍性向測驗的編製。測驗年刊,5,264-271。
  65. 徐正穩(1958)。陸軍性向測驗性向範圍的確定及運用。測驗年刊,6,418-423。
  66. 高其清(1999)。態度與動機對國軍軍官外文學習成效的影響。復興崗學報,66,15-39。
  67. 張志雄(1994)。投考軍校青年傳播行為、價值觀、動機之調查研究。復興崗學報,51,315-353。
  68. 張豫人、卓淑玲(2003)。軍校生之情緒智力量表編製研究。復興崗學報,77,53-77。
  69. 張麗卿(1990)。精神分裂病與犯罪。國防管理學院學報,11,53-64。
  70. 陳千玉譯(1996)。組織文化與領導。台北:五南。
  71. 陳心田(2003)。人力來源、組織承諾與組織公民行為-軍事人口結構轉變過程的一項探索性研究。管理評論,22,25-48。
  72. 陳東波(1997)。美國軍隊文化之分析。中正嶺學術研究集刊,293-309。
  73. 章鴻基(1994)。從教官及學生對肢體動作技能的反應意見中探討行為學派學習理論在空軍官校飛行(地面)、教學及教案的專業應用。筧橋學報,1,45-70。
  74. 曾麗娟(2003)。國軍基層幹部工作壓力、因應方法與工作滿意、身心健康之研究。復興崗學報,77,107-122。
  75. 程法泌(1958)。士氣的測量。測驗年刊,6,408-417。
  76. 程法泌(1954)。我國空軍普通分類測驗的效度研究。測驗年刊,2,83-101。
  77. 程法泌(1957)。如何測量領導品質。測驗年刊,5,322-331。
  78. 程法泌(1954)。空軍專業知識測驗之編製與分析。測驗年刊,1,9-24。
  79. 程淑華(2000)。兩性互動模式初探-軍校生對兩性關係認知之探討。軍事社會科學學刊,6,209-224。
  80. 程淑華(2000)。軍校生與非軍校生在兩性互動認知上的差異研究。軍事社會科學學刊,7,165-194。
  81. 華中興、趙淑美、隋復華(1998)。軍校政治教育學習影響因素與學習成就之關係探討-以某軍校為例。通識教育,5,91-124。
  82. 楊承亮、廖國鋒、饒新根(1997)。國軍志願役基層軍官工作滿足因素與離職傾向之關聯性研究。國防管理學院學報,18,69-83。
  83. 楊國樞(1997)。心理學研究的本土契合性及其相關問題。本土心理學研究,8,75-120。
  84. 溫惠雯(2004)。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所。
  85. 葉光輝、錢淑芬、孫常德(1992)。軍官生涯規劃初探。復興崗學報,47,257-277。
  86. 虞立莉(2003)。性別與軍隊組織:我國中高階女性軍人與軍隊體制互動經驗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4,381-401。
  87. 路君約(1955)。測驗在海軍的應用。測驗年刊,3,166-171。
  88. 路君約(1957)。海軍普通分類測驗統一等級標準的初步研究。測驗年刊,5,332-335。
  89. 路君約(1956)。海軍基本測驗的編製和應用。測驗年刊,4,264-271。
  90. 廖國鋒、梁成明(2000)。國軍女性軍官工作特性、工作滿足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學報,21,18-29。
  91. 趙淑美、王壽慶(2002)。軍事基本飛行訓練習飛壓力的探討。中華民國航空醫學暨科學期刊,16,47-52。
  92. 趙舒禾、王榮春(2003)。溝通恐懼與績效評估間關係之研究-以某軍事院校學生為例。復興崗學報,78,25-49。
  93. 劉杰(1962)。群眾心理與群眾工作。復興崗學報,4,27-46。
  94. 劉俊道、林維能(2003)。軍校生權威概念發展與生活適應、依戀關係之相關研究。復興崗學報,77,79-106。
  95. 劉莉玲(2002)。影響軍醫外派受訓適應性與績效因素之研究。國防管理學報,23,79-102。
  96. 蔡文佩、李選(1997)。軍中基層領導幹部對精神疾患態度與接納行為之探討。榮總護理,14,425-435。
  97. 蔡玉敏(1999)。空軍官校飛行(完訓)生與大專(甲組)運動員人格特質比較之研究。筧橋學報,6,231-262。
  98. 鄭伯壎(1987)。領導行為補足模式的驗證:軍事、企業與醫院組織之比較。復興崗學報,37,305-324。
  99. 鄭伯壎(1990)。領導行為、工作特性及領導效能。復興崗學報,43,229-246。
  100. 鄭伯壎(1985)。工作取向領導行為的替代要素:部屬的工作性質、經驗及倫理。復興崗學報,33,473-486。
  101. 鄭伯壎(1983)。領導行為與部屬績效:補足模式。復興崗學報,30,399-434。
  102. 鄭伯壎(1986)。工作領導行為的測量與分析。復興崗學報,35,353-376。
  103. 鄭伯壎、吳祖祿(1981)。基層領導幹部有效領導行為之研究。復興崗學報,3,165-190。
  104. 鄭伯壎、吳祖祿(1982)。領導的變通模式:LPC分數的意義及模式的驗證。復興崗學報,4,219-237。
  105. 鄭伯壎、莊仲仁(1981)。基層領導幹部有效領導行為之因素分析:領導績效、領導角色與領導行為之關係。中華心理學刊,23,97-196。
  106. 鄭雪玉(1999)。學生的學習行為及學習成就-陸海空三軍官校個案研究。黃埔學報,36,107-121。
  107. 鄧文章、卓淑玲、洪光遠、孫敏華(2000)。人適性問期編製及其追蹤研究。軍事社會科學學刊,6,181-207。
  108. 鄧宜男(2000)。軍校新生之學習與讀書策略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以中正理工學院為例。中華輔導學報,9,57-87。
  109. 黎聖倫(1961)。戰爭心理學的研究。復興崗學報,1,249-266。
  110. 黎聖倫(1961)。未來心戰武器的發展。復興崗學報,2,179-188。
  111. 蕭朝琴(2001)。軍校自費生與大學生人格特性之研究。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1,216-233。
  112. 錢淑芬(1998)。「工作價值觀量表」在軍官養成教育上的應用。復興崗學報,65,83-142。
  113. 錢淑芬(1994)。軍事院校學生的生涯適配與軍事社會化的關聯性之探討。復興崗學報,51,385-420。
  114. 錢淑芬(1997)。軍校生「工作價值觀」量表編製研究。測驗年刊,44,209-234。
  115. 錢淑芬(1997)。國軍院校學生「軍事社會化」相關變項分析之研究。中正嶺學術研究集刊,155-214。
  116. 錢淑芬(1991)。工作取向領導行為、組織特性及部屬效能:權變研究途徑。中華心理學刊,31,19-31。
  117. 錢淑芬(1992)。軍隊組織的領導與輔導之研究。復興崗學報,48,349-370。
  118. 錢淑芬、朱美珍、王昭惠、吳金聲、王涵青(2005)。國防部補助之研究案國防部補助之研究案,未出版
  119. 鍾鳴鳳(1963)。越南戰場的心戰研究。復興崗學報,11,255-270。
  120. 顏志龍(2006)。國科會計畫(編號:95-2413-H-135-001)國科會計畫(編號:95-2413-H-135-001),未出版
  121. 顏志龍(2007)。國科會計畫(編號:96-2413-H-606-002)國科會計畫(編號:96-2413-H-606-002),未出版
  122. 顏志龍(1999)。軍隊士氣之研究與測量工具之發展。應用心理研究,1,187-228。
  123. 顏志龍、余景文、邱發忠(2007)。不同軍事任務特性與心戰訊息內容對說服效果之影響—以實驗法進行心理作戰研究之範例。第十屆國軍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台北:
  124. 顏志龍、陳彰儀(2003)。美軍的心理衛生工作簡介及其對國軍之啟示。復興崗學報,79,55-78。
  125. 魏道冠(2004)。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所。
  126. 顧吉衛(1957)。測驗與我國軍事人員之選擇。測驗年刊,5,350-355。
  127. 顧吉衛(1958)。新兵資格測驗之編製與實施。測驗年刊,6,424-432。
被引用次数
  1. 黃新福、呂宗哲(2014)。海軍港區聯合心理衛生中心功能之研究。管理資訊計算,3(1),1-22。
  2. 劉達生、劉培林、黃馨葳(2018)。運用系統動態學探討國軍心理諮商與醫療人力供需之研究。危機管理學刊,15(2),75-88。
  3. 熊師瑤,余民寧(2023)。To Stay or Not to Stay?軍校生恆毅力影響與預測效果分析。教育心理學報,54(4),917-944。
  4. 鍾成鴻,邱發忠(2021)。國軍新時代組織管理與心輔工作之挑戰與前瞻。軍事社會科學專刊,18,7-28。
  5. (2024)。沉浸式虛擬實境應用:軍校生敬畏情緒對利社會行為之影響。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9(2),6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