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馮小青熱」看「牡丹亭效應」─崑劇折子戲〈題曲〉的多重閱讀

DOI

10.29459/SJGSC.200706.0008

作者

謝俐瑩

关键词

題曲 ; 小青 ; 療妒羹 ; 牡丹亭 ; 杜麗娘

期刊名称

東吳中文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14期(2007 / 06 / 01)

页次

129 - 14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題曲〉是一折關於「閱讀」的戲。劇作家透過「閱讀」作為表述的美學策略,使得劇中人藉此引發出更為複雜細膩的情感,更多撩亂難捨的情懷,閱讀的對象─《牡丹亭》所引發的巨大效應,在閱讀者的內心發酵,使得她透過閱讀而有所「發現」─發現新的現實、並從中重新體認自我內在的需求與局限。同時,當劇作完成、並成為一齣活生生在觀眾面前展演的戲的那一刻,讀者/觀眾也因此從而窺見劇中人及劇中人所閱讀的對象、演員甚至劇作家的內心世界,以及更多投射於其他的複雜面向。這樣,讀者/觀眾也「閱讀」著這齣戲,和由這齣戲引發的許許多多的其他。這也就是筆者所謂的「多重閱讀」。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全明傳奇。臺北:天一出版社。
  2. 全明傳奇。臺北:天一出版社。
  3. 筆者對王奉梅的電話訪談。
  4. 王奉梅於《幽蘭飄香,傳世盛秀》光碟第一輯(浙江文藝音像出版社發行,2004年)。
  5. 吳梅跋朱京藩《風流院》。己未十月十八日篇
  6. 王安祈(2001)。崑劇在臺灣的現代意義。臺大中文學報,14,241。
  7. 古吳墨浪子搜輯、邵大成校注(1985)。西湖佳話。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
  8. 史愷悌(2005)。挑燈閒看馮小青─論兩部馮小青戲曲對《牡丹亭》的「拈借」。湯顯祖與牡丹亭,臺北:
  9. 石坪居士、鐵橋山人、問津漁者、周育德校刊(1986)。消寒新詠。北京:中國戲曲藝術中心。
  10. 吳梅(1983)。吳梅戲曲論文集,北京:
  11. 周傳瑛(1988)。崑劇生涯六十年。上海:文藝出版社。
  12. 徐扶明(1987)。牡丹亭研究資料考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3. 徐朔方(1990)。湯顯袓全集。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4. 殷溎深編訂、張怡庵編訂(1977)。六也曲譜。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5. 莊一拂(1982)。古典戲曲存目棄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6. 許妙瑜(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逢甲大學中文系。
  17. 陳世驤(1972)。陳世鑲文存。臺北:志文出版社。
  18. 陸萼庭(2002)。崑劇演出史稿。臺北:國家出版社。
  19. 曾永義編、陳芳英編(1980)。中國古典文學論文精選叢刊,臺北:
  20. 華瑋(1999)。婦女評點《牡丹亭》:《吳吳山三婦合評牡丹亭還魂記》與《才子牡丹亭》析論。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21. 馮夢龍(1982)。情史。臺北:廣文書局。
  22. 雷勇(1995)。明末清初小說、戲曲創作中「馮小青熱」初探。明清小說研究,1995(4)
  23. 潘光旦(1993)。潘光旦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4. 鴛湖煙水散人、馬蓉校點(1990)。女才子書。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
  25. 應平書編(1998)。紀念徐炎之先生百歲冥誕文集,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