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兩漢章句之學歷史考源與發展例釋

DOI

10.29459/SJGSC.200706.0002

作者

張厚齊

关键词

章句 ; 說 ; 離章辨句 ; 分文析字 ; 子之馬然也

期刊名称

東吳中文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14期(2007 / 06 / 01)

页次

19 - 3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章句為兩漢經學的重要著作形式,可惜當時的章句之作,沒有一部完整地流傳下來,相關研究論著亦不可多見。筆者於學界前輩的研究基礎上,重新進行探討,將章句發展形式依其粗精不同,分為「離章辨句」與「分文析字」;並將章句由興起、極盛而衰微的演變情形,劃為小章句、章句、大章句、簡省章句、變體章句五個階段,藉以釐清整體概念。又嘗試發明新說,提出「小章句」不是章句,章句是集他「說」與己「說」而成,以及利用「離章辨句」(或「分文析字」)、「牽引以次」、「具文飾說」三者來檢驗章句,以期界立正確定義,還原章句的本來面目。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82)。十三經注疏。臺北:大化書局。
  2. (1985)。十三經注疏。臺北:大化書局。
  3. (1985)。十三經注疏。臺北:大化書局。
  4. (1986)。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
  5. (1986)。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
  6. (1996)。諸子集成。上海:上海書店。
  7. (1986)。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
  8. 南朝宋范曄(1975)。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9. 南朝宋范曄(1975)。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10. 南朝宋范曄(1975)。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11. 南朝宋范曄(1975)。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12. 南朝宋范曄(1975)。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13. 南朝宋范曄(1975)。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14. 南朝宋范曄(1975)。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15. 清王先謙(1968)。漢書補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6. 漢王逸(1965)。楚辭章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7. 漢班固(1974)。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18. 漢班固(1974)。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19. 漢班固(1974)。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20. 漢班固(1974)。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21. 漢班固(1974)。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22. 漢班固(1974)。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23. 漢班固(1974)。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24. 王葆玹(1997)。今古文經學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5. 呂思勉(1965)。章句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6. 林慶彰(1992)。兩漢章句之學重探。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臺北:
  27. 馬宗霍(1985)。中國經學史。臺北:學海出版社。
  28. 張寶三(2001)。漢代章句之學論考。臺大中文學報,14,43+45+51-52+61-62。
  29. 楊權(2002)。論章句與章句之學。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87。
  30. 楊權(2002)。論章句與章句之學。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82。
  31. 錢穆(1983)。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東大圖書。
  32. 戴君仁(1974)。梅園論學續集。臺北:藝文印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