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宋詞中取材〈鶯鶯傳〉本事試探

DOI

10.29459/SJGSC.200706.0006

作者

林宏達

关键词

宋詞 ; 鶯鶯傳 ; 本事

期刊名称

東吳中文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14期(2007 / 06 / 01)

页次

91 - 10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唐人傳奇對於講唱文學、戲曲以及後代小說的影響較為深切,原因在於「故事」用於相似文類上,可以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然而宋代直接承繼唐代文學而來,各類文體間的互相影響顯而易見。詞體在宋代有了高度的發展,所接受於前代的文學內容不只有詩歌一項,本文站在觀察宋詞的角度,試圖了解傳奇小說封於詞體的各種影響,而〈鶯鷺傳〉是唐人傳奇中最出色的作品之一,由於此傳為歌妓與文士相戀而無法終老的愛情悲劇,在角色與內容上都具有典型性。詞常被作為歌樓酒館中助興之用,與該故事有相當契合之處,所以取材該傳本事的機率也比其他傳奇高。以《全宋詞》的範圍觀察取材〈鷺鶯傳〉本事,其中傳中詩文、特殊場景及氛圍、人物為取材頻率較高者;內容上以情戀與詠物居多,有其侷限性。詞作以「鶯鶯」為主題者,在思想上超脫原作懲尤物之說,也影響了後代同一主題的創作。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元智大學羅鳳珠主持「唐宋詞多媒儒網路敎學系統」,網址爲http://els.admin.yzu.edu.tw/TST/HOME.HTM
  2. 〈促拍醜奴兒•水仙>
  3. 程垓 <望秦川>
  4. (1991)。南史。臺北:鼎文書局。
  5. (2001)。爾雅。臺北:藝文印書館。
  6. 〈滿庭芳•賦湘梅>
  7. 方千里〈木蘭花>
  8. (1998)。東京夢華錄(外四種)。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9. 史達祖〈玉簟涼〉
  10. (1987)。景印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1. (1998)。東京夢華錄(外四種)。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12. (1996)。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
  13. 〈玉燭新•梨花>
  14. (1987)。景印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5. 宋趙令畤、孔凡禮點校(2002)。侯鯖錄。北京:中華書局。
  16. 王秀雲(198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東吳大學中文所。
  17. 王偉勇(1987)。南宋詞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8. 王偉勇(1995)。兩宋詞人取材唐詩之技巧。東吳中文學報,1,223-258。
  19. 王國維(2000)。錄曲餘談。王國維戲曲論文集,臺北:
  20. 王國維、馬信美疏證(2004)。宋元戲曲史疏證。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1. 李時人編校、何滿子審訂(1998)。全唐五代小說。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22. 李劍亮(2000)。唐宋詞與辭歌妓制度。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23. 周同慶、王宗堂(2002)。蘇東坡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24. 周振甫(1998)。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
  25. 林宗毅(1998)。西廂記二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6. 唐圭璋編(1999)。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
  27. 唐圭璋編(1999)。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
  28. 唐圭璋編(1999)。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
  29. 唐圭璋編(1999)。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
  30. 唐圭璋編(1999)。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
  31. 孫遜(1993)。董西厢和王西廂。臺北:萬卷樓圖書。
  32. 馬積高編、黃鈞編(1998)。中國古代文學史。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33. 馬積高編、黃鈞編(1998)。中國古代文學史。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34. 張高評(2000)。會通化成與宋代詩學。臺南:成功大學出版社。
  35. 張敬。南宋詞家詠物論述。東吳文史學報,2,36-42。
  36. 張夢機(1981)。詞律探源。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37. 彭國忠(2000)。論宋代〈調笑〉詞。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2),56-58+62-63。
  38. 葉慶炳(1997)。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9. 廖奔(2004)。由《唱論》時代、宫調遞減節律到明人九宮十三調。中華戲曲,29
  40. 劉大杰(1992)。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41. 譚傳永(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輔仁大學中文所。
被引用次数
  1. 傅正玲(2012)。雅俗之間的話語轉遞現象分析—從宋代「話本體」小說〈張浩〉一文談起。興大中文學報,32,75-91。
  2. (2006)。宋詞取材〈長恨歌、傳〉與李、楊相關本事探析。靜宜人文社會學報,1(2),12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