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星雲組曲》之神話意涵初探

DOI

10.29459/SJGSC.200909.0011

作者

余昱瑩

关键词

張系國 ; 星雲組曲 ; 科幻 ; 神話

期刊名称

東吳中文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15期(2009 / 09 / 01)

页次

172 - 18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科幻小說為西方近代科學興起後所傳入之新型小說文類,在華人世界長期以來被視為「次文類」,然科幻小說不乏嚴肅精采之作,如張系國之《星雲組曲》即為其中佼佼者,更為臺灣科幻小說經典代表,其在臺灣科幻小說史上已佔有重要地位,與其相關評論不在少數,然以神話角度出發而言,尚未有全面性探討。故本文擬先探討科幻小說與神話之關係,再以文本內容區分造人神話、永生神話及歷史神話三部分,以瞭解其主要意涵,同時對其作進一步的分析與探討。科幻小說是以現有科技基礎為架構,投射至未來的文明觀,以此表達作者對未來文明及人類處境的想法及假設,但基本上還是在反映當代的問題。科幻小說作為現代人的神話,主要在面對人類的未來,因此《星雲組曲》中所呈現的神話,並非神仙故事,乃人類(世界)自己的故事,雖然延用神話原型母題,但在張系國匠心獨運其奇幻因素後,重新塑造新神話,使作品顯現出獨樹一幟的陌生美,其成就除開啟臺灣科幻史的新頁外,也創造出人類的永恆情境,使得《星雲組曲》中所呈現的主題至今仍歷久彌新。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林建光(2003)。政治、反政治、後現代:論八○年代臺灣科幻小說。中外文學,31(9)
    連結:
  2. 洪凌(2006)。幻異之城‧宇宙之眼‧魍魎生體:分析數部台灣科幻小說的幻象地景與異端肉身。中外文學,35(3)
    連結:
  3. (1980)。星雲組曲。臺北:洪範出版社。
  4. 文蘭方(1985)。為未來文明修史的張系國。新書月刊,24
  5. 王孝廉(1980)。中國的神話與傳說。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6. 王孝廉(1987)。中國的神話世界:各民族的創世神話及信仰。臺北:時報文化。
  7. 王建元(1988)。回應萬物人神的呼喚─《星雲組曲》的詮釋意義。當代,32
  8. 王建元(2003)。文化後人類─從人機複合到數位生活。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9. 王美霞(1981)。科幻小說的新天地。書評書目,98
  10. 王苔雲譯(1986)。談張系國的《星雲組曲》。文藝月刊,207
  11. 王溢嘉(1993)。賽琪小姐體內的魔鬼─科學的人文思考。臺北:野鵝出版社。
  12. 王德威(1988)。眾聲喧嘩:三○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13. 刑義田編(1981)。永恆的巨流。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14. 向鴻全(2002)。科幻文學在台灣。文訊雜誌,196
  15. 克勞德‧李維斯陀、楊德睿譯(2001)。神話與意義。臺北:麥田出版社。
  16. 吳岩編(1991)。科幻小說教學研究資料。北京: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管理學院。
  17. 宋雅姿(2004)。當文學遇到科學—專訪張系國先生。文訊雜誌,228
  18. 李歐梵、王德威編(1998)。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19. 孟樊編(1992)。流行天下。臺北:時報出版社。
  20. 林健群(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國文所。
  21. 林雙不(1981)。評《星雲組曲》。星雲組曲,93
  22. 林燿德(1993)。台灣科幻文學。幼獅文藝,475
  23. 林燿德(1993)。台灣科幻文學(下)。幼獅文藝,476
  24. 姜韞霞(2005)。解讀中國科幻:中國科幻文學的人文精神與科學意識。學術探索,2005(3)
  25. 范怡舒(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
  26. 孫嘉芳(2002)。台灣科幻文學幕後的推手─專訪葉李華先生。文訊雜誌,196
  27. 張系國(1998)。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臺北:文建會。
  28. 張系國(1985)。夜曲。臺北:知識系統出版公司。
  29. 張系國(1984)。讓未來等一等吧。臺北:洪範出版社。
  30. 張系國(1991)。一羽毛─「城」第三部。臺北:知識系統出版公司。
  31. 張系國(1985)。當代科幻小說選 I。臺北:知識系統出版公司。
  32. 張系國(1983)。五玉碟─「城」第一部。臺北:洪範出版社。
  33. 張系國(1981)。。臺北:純文學出版社。
  34. 張系國(1985)。73 年科幻小說選。臺北:知識系統出版公司。
  35. 張系國(2001)。V 托邦。臺北:天下遠見出版有限公司。
  36. 張系國(1986)。不朽者。臺北:洪範出版社。
  37. 張系國(1982)。張系國自選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38. 張系國(1986)。龍城飛將─「城」第二部。臺北:知識系統出版公司。
  39. 張系國(1983)。孔子之死。臺北:洪範出版社。
  40. 張系國(1986)。當代科幻小說選II。臺北:知識系統出版公司。
  41. 張系國(1980)。星雲組曲。臺北:洪範出版社。
  42. 陳玉燕(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中文所。
  43. 陳瑞麟(2006)。科幻世界的哲學凝視。臺北:三民書局有限公司。
  44. 傅吉毅(2002)。科幻小說是一種追求理想的文類─專訪張系國先生。文訊雜誌,196
  45. 傅吉毅(2002)。台灣科幻文學研究資料。文訊雜誌,196
  46. 傅吉毅(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中文所。
  47. 喬瑟夫‧坎伯、朱侃如譯(1997)。神話。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48. 喬瑟夫‧坎伯、李子寧譯(2002)。神話的智慧。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49. 菲力普‧德‧拉寇塔迪耶、陳姿穎譯(2005)。從科學到想像:從地心到太空的科學冒險,科幻之父凡爾納百部作品中的科學預言。臺北:邊城出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50. 菲爾‧柯西諾編、梁永安譯(2005)。英雄的旅程。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51. 葉李華(2001)。《星雲組曲》─中文科幻的里程碑。誠評好讀,12
  52. 夢石(1981)。《星雲組曲》裡的三個世界。明道文藝,60
  53. 赫胥黎、孟祥森譯(2007)。美麗新世界。臺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
  54. 趙沛霖(1998)。先秦神話思想史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55. 劉麗娟(1993)。〈傾城之戀〉的兩種類型─張愛玲與張系國小說創作藝術之比較。傳習,11
  56. 鄭志明(1993)。中國社會的神話思維。臺北:谷風出版社。
  57. 龍應台(1985)。龍應台評小說。臺北:爾雅出版社。
  58. 羅洛‧梅、朱侃如譯(2003)。哭喊神話。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被引用次数
  1. 李淑君(2022)。逆寫銅像.從神到鬼:蔣介石銅/肖像的神格威權、世俗解構與諧擬鬼怪。中國現代文學,42,12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