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王安石《詩經新義》的「君臣」與「君子小人」觀
|
DOI
|
10.29459/SJGSC.201210.0007
|
作者
|
張琬瑩
|
关键词
|
王安石 ; 詩經新義 ; 新學 ; 君臣 ; 君子小人
|
期刊名称
|
東吳中文研究集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18期(2012 / 10 / 01)
|
页次
|
129
-
157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北宋神宗熙寧年間,為改革教育和科舉制度,由王安石領銜撰定《三經新義》,後頒立學官,成為科考定本,影響了宋代學術長達六十餘年之久。本文是以「三經」中的《詩經新義》為研究對象,采用「經史互證」的研究視角,將王安石的《詩》學思想置於歷史脈絡中考察,以探究其政治上的個人觀點。本文分三部分論述:(一)王安石之學雖然號稱「新學」,但是出於「通經致用」和「教育士子」之目的,他在注解《詩經》時,仍然處處依循、維護《詩序》的「政教」主旨;這和同時期的歐陽脩、蘇轍等人的《詩序》疑辨思想,明顯有所區隔。(二)在君臣之關係上,王安石特別強調一種士大夫的自尊和自覺,認為士應以「道」作為去合其君的標準,且帝王必須接受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原則,如此有志之士方能有所作為。(三)王《注》對於圍繞著北宋黨爭的「君子、小人」議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其反對以「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作為君子和小人的分判標準,指出君子者乃以「憂天下」、「不失己從時」為特徵,而所謂的小人則指「妨功」、「害能」者。這場針鋒相對的君子小人之辯,也顯現出北宋黨爭的嚴重對立。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
参考文献
|
-
廖育菁(2010)。胡一桂引《詩經新義》佚文考。書目季刊,43(4),47-62。
連結:
-
(1966)。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2006)。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縣永康市: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
元馬端臨(2000)。文獻通考。杭州市:浙江古籍出版社。
-
元脫脫(1997)。宋史。臺北:鼎文書局。
-
宋王安石、李之亮箋注(2005)。王荊公文集箋注。成都:巴蜀書社。
-
宋王安石、邱漢生輯(1982)。詩義鉤沉。北京:中華書局。
-
宋王安石、程元敏輯(2011)。三經新義輯考彙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宋司馬光(2010)。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
-
宋司馬光、李文澤點校、霞紹暉點校(2010)。司馬光集。成都市:四川大學出版社。
-
宋朱熹、朱傑仁編(2002)。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宋李燾、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點校、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點校(2004)。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
宋葉夢得、宇文紹奕考異、侯忠義點校(1997)。石林燕語。北京:中華書局。
-
宋詹大和、清蔡上翔、裴汝誠點校(2006)。王安石年譜三種。北京:中華書局。
-
方笑一(2008)。北宋新學與文學─以王安石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余英時(2003)。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允晨文化。
-
吳依凡(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
林素芬(2002)。「道之不一久矣」─論王安石的「道一」說。臺大中文學報,17,125-160。
-
郝桂敏(2006)。宋代《詩經》文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張浩(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山西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
-
張鴻愷(2006)。王安石「以《禮》解《詩》」的《詩經》學。弘光人文社會學報,5,87-101。
-
羅家祥(1993)。北宋黨爭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
被引用次数
|
-
侯道儒(2016)。司馬光《太玄集注》中的君子與小人。臺大歷史學報,58,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