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新青年》與《學衡》引介新知的量化分析

并列篇名

A Survey on the Introducing New Knowledge of Hsin ch'ing-nien and Hsüeh-heng

DOI

10.30384/CHNCCU.200406_(6).0004

作者

唐屹軒(Yi-Hsuan Tang)

关键词

五四 ; 新青年 ; 學衡 ; 計量分析 ; May Fourth ; La Jeunesse Hsin ch'ing-nien ; The Critical Review Hsüeh-heng ; statistics analysis

期刊名称

政大史粹

卷期/出版年月

6期(2004 / 06 / 01)

页次

141 - 17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五四時期的中國不論是在政治、外交、社會、以及學術等各方面,皆掀起一股對於傳統、現狀極為不滿的聲浪,許多知識分子紛紛致力於新文化與新思潮的引介。他們以辦雜誌或出版專書的形式介紹來自西方各國、以及日本、俄國等地的文化與思潮。在當時不僅是反傳統的人致力於新知的引介,部份被視為是文化保守的知識分子亦同樣贊成新知的引介。但彼此對於對方所選擇引介的“新知”卻頗有微詞。本文選擇《新青年》和《學衡》為例進行分析研究。先將期刊中刊載的各篇文章加以統計,之後再進一步將兩份雜誌加以比較、分析。同時,將統計分析所呈現出來的數據與當時的時代環境加以結合,解說兩者之間的關係。

英文摘要

Many intellectuals discontented with many aspects, like politics, diplomacy, society, and knowledge etc., in May Fourth time and they all devoted to introduce new culture and new thought. They through published magazines or books to introduce culture and thought form western nations, Japan, and Russia. These new culture and new thought challenged Chinese original political thoughts, social thoughts, academic thoughts,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At that time, not only who was anti-tradition but seen as cultural conservatism were all agree about introducing new knowledge. But they all did not agree what others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we take Hsin ch'ing-nien and Hsüeh-heng for example to do statistics analysis. We hope we can through this statistics analysis help us more reali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Hsin ch'ing-nien and Hsüeh-heng.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王晴佳(2002)。白璧德與「學衡派」-一個學術文化史的比較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7,41-91。
    連結:
  2. (1915)。青年雜誌。上海:上海書店。
  3. (1971)。學衡。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 (1916)。新青年。上海:上海書店。
  5.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研究室編(1978)。五四時期期刊介紹。瀋陽:三聯書店。
  6. 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編(1989)。五四運動與中國文化建設-五四運動七十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7. 王觀泉(1999)。陳獨秀與《新青年》說述。魯迅研究月刊,12,40-50。
  8. 吳宓著、吳學昭整理(1995)。吳宓自編年譜:1894-1925。北京:三聯書店。
  9. 吳學昭(1992)。吳宓與陳寅恪。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10. 呂芳上主編、張哲郎主編(1999)。五四運動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11. 李剛、張厚生(2002)。《學衡》雜誌初探。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3),11-14、24。
  12. 沈松僑(1984)。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13. 沈衛威(2000)。吳宓傳:泣淚青史與絕望情慾的癲狂。新店:立緒文化公司。
  14. 沈衛威(2000)。吳宓與《學衡》。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15. 沈衛威(2000)。回眸學衡派:文化保守主義的現代命運。新店:立緒文化公司。
  16. 汪榮祖編(1979)。五四研究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17. 周策縱著、楊默夫編譯(1980)。五四運動史。臺北:龍田出版社。
  18. 侯健(1974)。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臺北:中外文學月刊社。
  19. 段懷清(2000)。梅光迪的人文思想與人文批評。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0(1),13-20。
  20. 徐中約著、計秋楓譯、鄭會欣譯、茅家琦校、錢乘旦校(2002)。中國近代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1. 張玉法(1998)。中華民國史稿。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22. 張玉法主編(1981)。中國現代史論集·第六輯·五四運動。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23. 張賀敏(2001)。學衡派與吳宓研究70年。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7(3),92-100。
  24. 梁元生(1978)。林樂知在華事業與萬國公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5. 郭廷以(1994)。近代中國史綱。臺北:曉園出版社。
  26. 陳平原(2003)。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臺北:二魚文化。
  27. 陳永發(1998)。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28. 陳萬雄(1992)。五四新文化的源流。香港:三聯書店。
  29. 彭明輝(2002)。晚清的經世史學。臺北:麥田。
  30. 湯一介編(1989)。論傳統與反傳統-五四70周年紀念文選。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31. 楊琥(2001)。《新青年》與《甲寅》月刊之歷史淵源-《新青年》創刊史研究之一。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9(6),124-129。
  32. 董根明(1997)。《新青年》主旨變化探略。安慶師院社會科學學報,16(4),11-14。
  33. 魯迅、李繼凱選編、劉瑞春選編(2001)。解析吳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34. 操國勝(1999)。《新青年》創辦於上海初探。贛南師範學院學報,97-100。
  35. 賴光臨(1987)。中國近代報人與報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被引用次数
  1. 方彥傑(2006)。評介《商務印書館與近代知識文化的傳播》。政大史粹,10,177-185。
  2. 彭明輝(2008)。現代中國南方學術網絡的初始(1911-1945)。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9,51-84。
  3. 張維屏(2004)。郭廷以《中國通史》稿本反映的當代古史觀。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42(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