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朱昌祚之死看康熙朝初年的圈地問題

并列篇名

Analyzing the Problems of Juan-di during the Early Years of Kanxi Dynasty by the Death of Zhu chang-zuo

DOI

10.30384/CHNCCU.200512_(9).0002

作者

尤淑君(Shu-Chun Yu)

关键词

朱昌祚 ; 換地事件 ; 圈地 ; 八旗旗地 ; 鰲拜 ; 蘇克薩哈 ; Zhu chang-zuo ; the event of exchanging lands ; Juan-di ; the lands of the Eight Banners ; Aobai ; Sukesaha

期刊名称

政大史粹

卷期/出版年月

9期(2005 / 12 / 01)

页次

37 - 8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所謂「圈地」,乃指順治、康熙年間清廷在直隸等處進行數次大規模圈占田土的政治行動。學界對清初的圈地問題,大多從經濟層面來評論其利弊,視為滿族特權的表現,既是滿漢衝突的根源,亦為清初弊政之一。然圈地問題引發的影響,不僅限於社會經濟層面或滿漢民族的衝突。就旗地對八旗生計的重要性而言,圈地問題往往也牽涉到滿洲權貴內部的政治鬥爭,其中尤以康熙五年的「換地事件」最為明顯。本文欲從直隸、山東、河南三省總督朱昌祚等人遭鰲拜冤死的「換地事件」,探討「換地事件」的原委始末,從而瞭解旗地與權力的關係,並從各類檔案、史籍和筆記小說,輯錄有關朱昌祚的史料,試圖重建其生平經歷,希冀能裨補《清史稿》記載闕漏之憾。

英文摘要

Juan-di is the political activity which the government enclose large areas of Zhi-li farm land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Shuzhi and Kanxi. Most researches on problems arised from Juan-di focused on the economical pros and cons. Juan-di has been usually been viewed as the expression of Manchu power and the causes of Manchu-Han conflicts. However, the consequences of Juan-di are not limited to social-economical problems and Manchu-Han conflicts. Due to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lands of the Eight Banners to the people of the Eight Banners, Juan-di is also related to the political strife among Manchu noblemen. The most significant strife is the event of exchange lands during the fifth year of the dynasty of Kanxi. The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incident of exchanging lands” (Zhu chang-zuo, the governor of Zhi-li, Shandong and Henan provinces, was injuriously executed by Aobai). By discussing the whole story of this incident, we can real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nds of the Eight Banners” and political authority. It also contains a biography of Zhu chang-zuo, using various source materials, Chingshigao, historical records, notes, novel and historical documents. The power of the ”Eight Banners” is also discussed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land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賴惠敏(1999)。從契約文書看清代旗地政策與典賣(1644-182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2,123-164。
    連結:
  2. 中央研究院中華文明之時空基礎架構資料庫
  3. 明張瀚著、盛冬鈴點校(1997)。松窗夢語。北京:中華書局。
  4. 明顧起元撰、譚棣華、陳稼禾點校(1997)。客座贅語。北京:中華書局。
  5. 清巴泰、圖海修纂(1985)。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6. 清文秉(1963)。烈皇小識。臺北:廣文書局。
  7. 清方濬師撰、盛冬鈴點校(1997)。蕉軒隨錄續錄。北京:中華書局。
  8. 清王士禛、靳斯仁點校(1997)。池北偶談。北京:中華書局。
  9. 清王慶雲(2001)。石渠餘紀。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0. 清伊桑阿纂(1992)。大清會典(康熙朝)。臺北:文海出版社。
  11. 清伊桑阿纂修(1992)。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臺北:文海出版社。
  12. 清朱一新(1982)。京師坊巷志稿。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3. 清吳長元(1983)。宸垣識略。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4. 清李桓、周駿富輯(1985)。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
  15. 清李國度(1967)。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臺北:文海出版社。
  16. 清周家楣(1987)。光緒順天府志。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7. 清洪若皋(1968)。海寇記。臺北:廣文書局。
  18. 清洪肇楙編(1969)。寶坻縣志(乾隆)。臺北:成文出版社。
  19. 清馬齊、張廷玉修纂(1985)。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20. 清國史館、周駿富輯(1985)。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
  21. 清國史館、周駿富輯(1985)。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
  22. 清崑岡奉敕撰(1991)。欽訂大清會典事例。北京:中華書局。
  23. 清張維屏、周駿富輯(1985)。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
  24. 清張爵(1982)。京師五城坊巷衚衕集。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25. 清梁章鉅撰、于亦時校點(1997)。歸田瑣記。北京:中華書局。
  26. 清清高宗敕撰(1987)。清朝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7. 清陳康祺著、晉石點校(1997)。郎潛紀聞初筆、二筆、三筆。北京:中華書局。
  28. 清賀長齡編(1972)。皇朝經世文編。臺北:文海出版社。
  29. 清鄂爾泰編(1968)。八旗通志初集。臺北:學生書局。
  30. 清鄂爾泰、張廷玉編纂、左步青點校(1994)。國朝宮史。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31. 清黃彭年(1968)。畿輔通志。臺北:華文書局。
  32. 清錢儀吉(1973)。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臺北:文海出版社。
  33.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1972)。明清史料·丁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34.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中國政治制度史教研室合編(1989)。清代的旗地。北京:中華書局。
  3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1996)。康熙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6. 王永斌(2003)。北京的關廂鄉鎮和老字號。北京:東方出版社。
  37. 王鐘翰(1999)。王鐘翰學術論著自選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38. 左雲鵬(1961)。論旗地的形成、演變及其性質。歷史研究,1961(5),44-63。
  39. 向德剛(1997)。春明夢餘。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40. 吳志鏗(1992)。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41. 吳志鏗(1996)。清代的逃人法與滿洲本位政策。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4,77-144。
  42. 李光濤(1954)。多爾袞入關始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5,31-58。
  43. 李順民(2001)。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44. 杜家驥(2002)。清初育佐兩幼帝的孝莊后。歷史月刊,177,81-87。
  45. 周京南(1997)。赫赫威儀撫畿疆-清代最高的地方行政機關-直隸總督衙署。歷史月刊,109,74-79。
  46. 周藤吉之(1944)。清代滿洲土地政策の研究。東京:河出書房。
  47. 孟森(2000)。明清史論著集刊正續編。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48. 孟森(1936)。八旗制度考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43-412。
  49. 孟森、吳俊編校(1998)。清史講義。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50. 金承藝(1982)。皇太極的繼承汗位。滿族文化,2,21-28。
  51. 金德純、金毓黻主編(1985)。遼海叢書。瀋陽:遼瀋書社。
  52. 金啓孮(1994)。清代王公府屬旗地。滿族文化,20,77-81。
  53. 韋慶遠(1995)。明清史新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4. 浦廉一(1955)。清初遷界令考。臺灣文獻,64,109-122。
  55. 翁福祥(1992)。清世祖與祖制。滿族文化,16,52-55。
  56. 高陽(1998)。清朝的皇帝。臺北:遠景出版社。
  57. 國史館編(1986)。清史稿校註。臺北:國史館。
  5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1979)。宮中檔滿文奏摺-雍正朝。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59. 張偉仁編(1986)。明清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
  60. 清國史館編。傳稿701007113號。
  61. 清國史館編。傳稿701007638號。
  62. 清國史館編。傳稿701007782號。
  63. 清國史館編。傳稿701005673號。
  64. 細谷良夫(1972)。清代八旗制度之演變。故宮文獻,3(3),37-60。
  65. 莊吉發(2004)。穿越歷史-追蹤清太宗皇太極繼承汗位的內幕。歷史月刊,199,110-116。
  66. 郭松義等編(1994)。清朝典制。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67. 陳文石(1971)。滿洲八旗的戶口名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3(2),239-258。
  68. 陳國棟(1982)。清代內務府包衣三旗人員的分類及其旗下組織-兼論一些有關包衣的問題。食貨月刊(復刊),12(9),325-343。
  69. 陳捷先(1968)。論八旗通志。書目季刊,2(4),3-17。
  70. 陳捷先(1970)。多爾袞稱「皇父攝政王」研究。故宮文獻,1(2),1-20。
  71. 陳朝祥(1990)。清朝的包衣與漢軍。中國邊政,112,50-54。
  72. 陶希聖(1936)。順治朝的逃人及投充問題。食貨半月刊,3(11),35-44。
  73. 傅宗懋(1963)。清代總督巡撫制度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
  74. 馮明珠(1992)。孝莊文皇后與多爾袞。故宮文物月刊,10(4),128-135。
  75. 黃美秀(1973)。臺北,國立政治大學邊政學系。
  76. 黃鳳新(1998)。論清代旗地占有形式的演變。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8(6),51-54。
  77. 楊廷福編(2001)。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增補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8. 葉高樹(200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79. 趙令志(2002)。論清初畿輔的投充旗地。河北學刊,22(1),142-145。
  80. 趙爾巽撰、楊家駱主編(1981)。新校本清史稿。臺北:鼎文書局。
  81. 趙綺娜(1973)。清初八旗漢軍研究。故宮文獻,4(2),55-65。
  82. 劉家駒(1967)。清初漢軍八旗的肇建(上)。大陸雜誌,34(11),13-18。
  83. 劉家駒(1967)。清初漢軍八旗的肇建(下)。大陸雜誌,34(12),17-19。
  84. 劉家駒(1978)。清朝初期的八旗圈地。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85. 劉家駒(1996)。康熙皇帝的集權與激變。東吳歷史學報,2,55-90。
  86. 鄭天挺編(1998)。清史。臺北:雲龍出版社。
  87. 蕭一山(2004)。清代通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8. 賴惠敏(1997)。天潢貴冑-清皇族的階層結構與經濟生活。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89. 戴逸(1993)。二十六史大辭典·典章制度卷。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90. 謝國楨(1978)。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91. 魏秀梅(2002)。清季職官表附人物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92. 蘇梅芳(1978)。清初遷界事件之研究。成功大學歷史學報,5,367-426。
被引用次数
  1. 鹿智鈞(2010)。近二十年來(1989-2009)八旗制度研究的回顧與討論。史耘,14,125-175。
  2. 葉高樹(2011)。滿洲軍事家族與清初政治:長白山鈕祜祿家族的個案研究。臺灣師大歷史學報,46,169-230。
  3. 葉高樹(2012)。葉赫納喇氏與清初政治:以蘇納、蘇克薩哈父子為中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47,127-184。
  4. (2018)。以觀政事:清初姚文爕的雄縣仕宦經歷與修志訴求。新亞學報,35,20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