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族規、家訓試論明清徽州社會的「成人之道」

并列篇名

Becoming an Ideal Adult: A Study of Clan and Family Regulations in Ming-Qing Huizhou

DOI

10.30384/CHNCCU.201603_(29).0001

作者

陳詩瑋(Shih-Wei Chen)

关键词

明清 ; 族規 ; 徽州 ; 成人 ; 教養 ; Ming-Qing ; Clan Regulations ; Huizhou ; full-grown man ; cultivation

期刊名称

政大史粹

卷期/出版年月

29期(2016 / 03 / 01)

页次

1 - 4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中國傳統以冠禮象徵成人。「成人」不僅是儀式或年齡界線,更是脫離蒙昧與幼稚、進而開始承擔責任與義務的人生階段。既然「成人」一詞表示「人」必須經過一連串的學習與成長,才能成為社會上「被認可的」人,那麼所謂的「成人之道」,除了指涉成長的漫長道路,當然也隱含教養與涵化的方法。本文透過明中葉到清前期的族規、家訓,考察徽州地區對於青少年與成人的區別,以及對青少年子弟的培養與期望。本文分為三節,第一節所論之教化與教育,乃道德與知識的準備,藉此期望子弟成年後能維持族人所認可的「理想的」生活習慣與模式。第二節由家庭出發,討論青少年在成人前後,透過婚姻建立家庭,並自力更生、獨立支撐自己的小家庭,以開啟日後事業。第三節則聚焦成人後不同以往的待遇與責任,特別是冠禮標誌與過去青少年時期全然不同的身份,且此後得以與年長的族人共同參與宗族內部事物、承擔責任,並漸漸提升其在社會、宗族內的地位。透過對於「成人之道」的種種考察,將可以一窺明清徽州社會對於「成人」的期待,進而討論這些族規中持續關注「成人之道」的目的與意涵。

英文摘要

The ceremony of capping was a symbol of the adult age in traditional China. It was not only a ceremony to show the age difference, but an emblem to push the teenagers learning their fulfillment of obligations and responsibility for being adult. "Becoming an ideal adult" thus means that teenagers should be taught and cultivated until they will behave as adults and full-grown men admitted by the society. By examination of clan and family regulations in Ming-Qing Huizhou, this article will explo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eenage and the adult"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such as "how did people educate their children to become mature in their society?". There are three parts in this article: The first was about teaching children with moral ethics and knowledge to live a correct life in their adulthood. Secondly, by marriage and keeping family economy, the teenagers were expected to transform themselves from dependent kids to the masters of their house there. After the ceremony of capping, thirdly, the teenagers would be treated like adult and had right and responsibility for clan and public involvement, just as other elders did. Therefore, by this study we can depict the image of an "adult" and "full-grown man" and reconsider the meanings of modifying the "ideal adults" in the Huizhou region of Ming-Qing China.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明.王宗本,《休寧宣仁王氏譜》,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善本,索書號SB16162,明萬曆三十八年刻本
  2. (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
  3. 明.范淶纂修,《休寧范氏族譜》,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微縮膠卷,索書號MF 989.2 252-2521,明萬曆二十五年刻本。
  4. (2013)。中國家譜資料選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 明.陳昭祥輯,《文堂鄉約家法》,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光碟,索書號DVD 364.292 4405,明隆慶六年刻本
  6. 清.黃隱南重編、黃白山參補,《潭渡孝里黃氏族譜》,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1986,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微縮膠卷,索書號MF 989.208 0295,清雍正九年刻本。
  7. 清.許登瀛纂修,《重修古歙東門許氏宗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1986,美國猶他家譜學會家譜中心藏微縮膠卷,微卷編號007073180,清乾隆二年刻本。
  8. 《新安休寧文昌金氏世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1986,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微縮膠卷,索書號MF 989.208 0295,嘉靖年間刻本。
  9. (2013)。中國家譜資料選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 清.黃槐纂集,黃琯重編,《績邑東關黃氏宗譜》,鹽湖城: 猶他家譜學會攝影,1992,美國猶他家譜學會家譜中心藏微縮膠卷,微卷編號005552672,清光二十二年敘倫堂刻本。
  11. (2013)。中國家譜資料選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2. 明王士性(1981)。廣志繹。北京:中華書局。
  13. 明汪尚寧纂修(1985)。(嘉靖)徽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14. 明汪道昆、胡益民點校、余國慶點校(2004)。太函集。合肥:黃山書社。
  15. 明許國(1992)。許文穆公集。北京:中國書店。
  16. 明傅巖、陳春秀點校(2006)。歙紀。合肥:黃山書社。
  17. 明程昌纂修、程鈁增補(2011)。竇山公家議。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8. 明戴廷明、明程尚寬(2004)。新安名族志。合肥:黃山書社。
  19. 唐長孫無忌(1986)。唐律疏議。臺北:弘文館出版社。
  20. 清丁廷楗修、趙吉士纂(1975)。(康熙)徽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21. 清吳翟(2006)。茗洲吳氏家典。合肥:黃山書社。
  22. 清唐彪、趙伯英選注、萬恒德選注(1992)。家塾教學法。上海:華東師大。
  23. 清馬步蟾修、夏巒纂(1975)。(道光)徽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24. 清張廷玉、楊家駱編(1980)。明史。臺北:鼎文書局。
  25. 清蔣溥、清孫嘉淦(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
  26. 漢鄭玄注、孔穎達疏、龔抗雲整理、王文錦審定(2000)。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7. Bai, Limin(2005).Shaping the Ideal Child: Children and Their Primers in Late Imperial China.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8. Elder, Glen H.(1975).Age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Life Course.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165-190.
  29. Riley, Matilda White(ed.)(1972).Aging and Society. Vol. 3, A Sociology of Age Stratification.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
  30. Watson, Rubie(1986).The Named and the Nameless: Gender and Person in Chinese Society.American Ethnologist,14(3),619-631.
  31.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1966)。明太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32. 卞利(2005)。徽州民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33. 王昌宜(2008)。淺析明清徽州宗族的教育理想。合肥學院學報,2008(1),61-65。
  34. 王鴻泰(2015)。情竇初開─明清士人的異性情緣與情色意識的發展。新史學,26(3),1-75。
  35. 白馥蘭、江湄譯、鄧京力譯(2006)。技術與性別─晚期帝制中國的權利經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36. 多賀秋五郎(1960)。宗譜の研究。東京:東洋文庫。
  37. 朱開宇(2004)。科舉社會、地域秩序與宗族發展:宋名間的徽州,1100-1644。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社。
  38. 余新忠(2007)。中國家族史.明清時期。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39. 李文治(1986)。明代宗族制的體現形式及其基層政權作用─論封建所有制是宗法宗族制發展變化的最終根源。中國經濟史研究,1986(1),54-72。
  40. 李強(1999)。社會變遷與個人發展生命歷程研究的範式與方法。社會學研究,1999(6),1-18。
  41. 李琳琦(2003)。明清徽州宗族與徽州教育发展。安徽師範大學學報,2003(5),504-509。
  42. 周紹泉、落合惠美子、侯楊方(2004)。明代黃冊底籍中的人口與家庭─以萬曆徽州黃冊底籍為中心。家庭史研究的新視野,北京:
  43. 唐力行(2005)。徽州宗族社會。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44. 徐泓(1989)。明代社會風氣的變遷─以江、浙地區為例。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明清與近代史組,臺北:
  45. 徐泓(1993)。明代家庭的權力結構及其成員間的關係。輔大歷史學報,5,167-202。
  46. 徐梓編、王雪梅編(1991)。蒙學要義。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
  47. 徐梓編、王雪梅編(1991)。童蒙要義。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
  48. 曼素恩、楊雅婷譯(2005)。蘭閨寶錄:晚明至盛清時期的中國婦女。臺北:左岸文化出版社。
  49. 常建華(2005)。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50. 常建華(1998)。宗族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51. 張海鵬編、王廷元編(1985)。明清徽商資料選編。合肥:黃山書社。
  52. 黃彰健編(1979)。明代律例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53. 楊正泰(1994)。明代驛站考.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54. 葉顯恩(1983)。明清徽州農村社會與佃僕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55. 熊秉真(1995)。幼幼:傳統中國的繈褓之道。臺北:聯經出版社。
  56. 熊秉真(2000)。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臺北:麥田出版社。
  57. 趙克生(2011)。明代地方社會禮教史叢論─以私修禮教書為中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8. 趙華富(1993)。歙縣棠樾鮑氏宗族個案報告。江淮論壇,137,77-84。
  59. 趙華富(2011)。徽州宗族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60. 劉志琴(2004)。晚明史論:重新認識末世衰變。南昌:江西高校。
  61. 劉翠溶(1992)。明清時期家族人口與社會經濟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