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海軍海道測量局的成立及其初期發展(1921-1929)

并列篇名

The Founding and Early Development of the Hydrographic Department of the Chinese Navy, 1921-1929

DOI

10.30384/CHNCCU.201603_(29).0003

作者

陳禎祥(Zhen-Xiang Chen)

关键词

海道測量局 ; 海界委員會 ; 長江水道圖 ; 海圖 ; 許繼祥 ; the Hydrographic Department of the Chinese Navy ; the Committee of Territorial Waters Line ; Hydrographic Chart ; Xu Ji-xiang

期刊名称

政大史粹

卷期/出版年月

29期(2016 / 03 / 01)

页次

73 - 12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海道測量是測量海河江湖等水域的深度、底質、淺灘、暗礁,以及沿岸地帶與海島地形地貌的技術,再將測得資料製成航海圖與航行指南。海測後製成的海圖除了供航海者使用,保障航行安全之外,也是海軍佈置防務的重要依據,對民國時期的中國而言,更是政府掌握領海界線,對外盡海戰時中立國之義務、應付漁權糾紛的憑藉。中國自1880年代以來不乏有籌建海測機構的構想,但囿於財政問題,不是未能實行,就是開辦後成效不彰,直至海道測量局於1921年成立後,中國才有名實相符的海測機關。目前學界對海道測量局的認識,多見於民國海軍通史著作,以簡短篇幅敘述該局成立目的、職掌與編制,迄今未有專文討論。本文主要運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的《外交檔案》、檔案管理局所藏的《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檔案與相關報刊資料,探討海道測量局的成立緣起、籌備過程、沿革、初期的測量工作與海圖的繪製。

英文摘要

The job of Hydrographic office is to survey and map hydrographic features, and then use hydrological data to publish marine chart and sailing directions. Starting from the eighteenth century, several Western nations established their own hydrographic offices. The major reason was that having self-made chart helped to demarcate maritime territorial boundaries, deploy naval fleets and arms, resolve diplomatic dispute of fishing rights, and fulfill rights and duties of neutral powers in maritime war. So it is important for a nation to develop hydrological work, especially for Republican China. However, China did not have its own hydrographic office until the Hydrographic Department of the Chinese Navy was established in 1921. This is the first office that enabled China to survey and map hydrographic features by itself. But so far, the Hydrographic Department of the Chinese Navy has not drawn much scholarly attention. To study the Hydrographic Department of the Chinese Navy,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founding background, planning, developing and the outcome of its work in the early stage. This article utilizes materials from two main archives: the Diplomatic Archives collected in the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at Academia Sinica, and the R.O.C Army Archives collected in the National Archives Administration. This article aims to serve as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Hydrographic Department of the Chinese Nav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唐啟華(2005)。清末民初中國對「海牙保和會」之參與(1899-1917)。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3,45-90。
    連結:
  2.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新北: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8) 〈海測局海岸巡防處轉移天津案〉,檔號:B5018230601/0016/581.4/3815.4
  3. 《外務部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1)〈 中俄新疆界務〉,檔號:02-10-018-03
  4. 《北洋政府外交部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2)〈 海道測量船旗圖說案〉,檔號:03-06-046-02
  5. The North China Herald(Shanghai), 1923
  6.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新北: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4)〈 海道測量案〉,檔號:B5018230601/0012/940.1/3815
  7.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新北: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5)〈 領海界線劃定案〉,檔號:B5018230601/0010/621/8138
  8.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新北: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3)〈 海道測量案〉,檔號:B5018230601/0010/940.1/3815
  9. 《經濟部地圖》(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1)〈 揚子江港灣及中國沿海水道圖〉,檔號:13-03-17
  10. 《外交報》(上海),1902
  11. 《北洋政府外交部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4)〈 海道測量案〉,檔號:03-06-047-02
  12. 《北洋政府外交部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5)〈 海界討論〉,檔號:03-06-063-02
  13. 《經濟部地圖》(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2)〈 長江水道暨沿岸地形圖〉,檔號:13-03-13
  14. 《北洋政府外交部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8)〈 日船越界捕魚案〉,檔號:03-33-075-01
  15.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新北: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7)〈 海政法規彙編〉,檔號:B5018230601/0011/011.23/3815
  16. 《國風報》(上海),1911
  17. 《北洋法政學報》(天津),1908
  18. 《北洋政府外交部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6)〈 十一年關稅備撥各款案〉,檔號:03-19-008-02
  19. 海道測量局,《民國十五年海道測量局報告書》,上海:海道測量局,1926
  20. 《北洋政府外交部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1)〈 測量鴨綠江口案〉,檔號:03-06-022-02
  21. 《海軍雜誌》(南京),1933-1935
  22.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新北: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6)〈 測繪辦法彙編〉檔號:B5018230601/0011/002.7/3210
  23. 《外部周刊》(南京),1935
  24. 《科學時報》(北平),1935
  25. 《申報》(上海),1919-1926
  26. 《錢業月報》(上海),1924
  27. 《外務部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2)〈 各國邀請參與有關漁牧賽會公會〉,檔號:02-20-008-01
  28.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新北: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1)〈 海圖局籌設案〉,檔號:B5018230601/1908/581.4/3815.3
  29.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London), 1922
  30. 《外交公報》(北京),1922
  31. 《政府公報》(北京),1919-1925
  32. 《北洋政府外交部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3)〈 海軍部函送海道測量局報告〉,檔號:03-06-047-01
  33. 《大同報》(上海),1908
  34. 《海軍期刊》(南京),1928-1929
  35.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新北: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9) 〈視察英艦測量香港案〉,檔號:B5018230601/0018/940.7/3621
  36.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1)〈 禁止洋船私到不准通商口岸〉,檔號:01-31-003-03
  37.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新北: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2) 〈海道測量局編制案〉,檔號:B5018230601/0010/581.4/3815.7
  38. 海軍部,《海軍部成立三週年紀念特刊》,南京:海軍部,1932
  39. 《四海》(遼寧),1931
  40. 商務印書館編,《中華民國法規大全》第二册:政軍,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41. 《北洋政府外交部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7)〈 提撥關餘案〉,檔號:03-19-006-02
  42. 《國民政府檔案》(臺北:國史館藏)(一) 〈海軍禮節條例(二)〉,檔號:001-012307-0004
  43. 中國史學會編(1961)。洋務運動(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4.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國海關總署辦公廳編(2001)。中國舊海關史料(1859-1948)。北京:京華出版社。
  45. 文松(2006)。近代中國海關洋員概略―以五任總稅務司為主。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
  46. 文聞編(2005)。舊中國海軍秘檔。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47. 殷夢霞編、李強編(2009)。國家圖書館藏民國軍事檔案文獻初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48. 殷夢霞編、李強編(2009)。國家圖書館藏民國軍事檔案文獻初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49. 殷夢霞編、李強編(2009)。國家圖書館藏民國軍事檔案文獻初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50. 殷夢霞編、李強編(2009)。國家圖書館藏民國軍事檔案文獻初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51. 海軍司令部編(1994)。近代中國海軍。北京:海潮出版社。
  52. 海軍總司令部編(1965)。中國海軍之締造與發展。臺北:海軍總司令部。
  53. 海關總署舊中國海關總稅務司通令選編編譯委員會編(2003)。舊中國海關總稅務司通令選編。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
  54. 高曉星、時平(1989)。民國海軍的興衰。江蘇:中國文史出版社。
  55. 張芝生編、張元旭編、曾正雄編(2003)。測繪學辭典。臺北:國立編譯館。
  56. 張俠編(1982)。清末海軍史料。北京:海洋出版社。
  57. 郭廷以(1984)。中華民國史事日誌(二)。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58. 陳冠任(2013)。萌動、遞嬗與突破:中華民國漁權發展史(1912-1982)。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59. 陳書麟編、陳貞壽編(1993)。中華民國海軍通史。北京:海潮出版社。
  60. 陳詩啟(1999)。中國近代海關史.民國部分。北京:人民出版社。
  61. 陳禎祥(2015)。北洋時期海道測量局維護測量主權之考察。東亞外交史的新視野—外交史研究的新見解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臺北:
  62. 黃文德(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
  63. 劉傳標編(2004)。中國近代海軍職官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64. 劉輝編(2009)。中國舊海關稀見文獻全編民國時期關稅史料。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
  65. 薛典曾編、郭子雄編(1971)。中國參加之國際公約彙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6. 蘇小東編(1999)。中華民國海軍史事日誌。北京:九州圖書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陳禎祥(2017)。許繼祥與中國海政事務之經營(1921-1927)。政大史粹,3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