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日治時期官方對臺灣漢人婦女月內飲食的影響

并列篇名

The Official Influence on the Postpartum Diet of Taiwanese Han Women under Japanese Rule

DOI

10.30384/CHNCCU.202109_(36).0003

作者

張宇鈞(Chang, Yu-Chun)

关键词

日治時期 ; 月內飲食 ; 坐月子 ; 產婦 ; 產婆 ; 醫政 ; Japanese Taiwan ; Postpartum Diet ; Zuò Yuè Zi (Tsò-Gue̍h-Lāi) ; Pregnant Women ; Midwife ; Medical Policy

期刊名称

政大史粹

卷期/出版年月

36期(2021 / 09 / 01)

页次

73 - 9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推行醫政改革,以各式法令與執照考試,限縮傳統社會的產婆、漢醫與漢藥發展,此舉也影響了漢人婦女原有的坐月子文化。日本政府引入西方醫學體系,並以此培養一批新式產婆與助產士,實質上提高了產婦與新生兒的存活率。其次,這些女性從業人員透過臨床的產後照護、病院的衛教宣講、以及公學校的家事科育兒教育,將結合現代營養學理論與日本飲食文化的調養方式,推廣到臺灣家庭與女性的知識養成之中。官方更透過報章媒體,傳遞如醫政規則、營養知識、並開放新式保健品廣告等,逐步建立民眾的醫護新觀念。隨著總督府取締非法漢醫藥和產婆的力道加劇,並從制度規範與知識宣傳雙管齊下,臺灣漢人的家庭生活在某種程度上進入政府制訂的公共體系,不僅建構現代的醫衛觀念,更反映在傳統作月內的習慣上,將符合日方期待的科學、營養、結合現代與日式的飲食方式,納入月內飲食的選擇之中。

英文摘要

The Government-General of Taiwan (臺灣總督府) carried out medical reforms during the Japanese Taiwan period. They used various laws and license examinations to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midwives,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and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aditional Taiwan society. Moreover, these policies also affected the original postpartum confinement culture of Han women.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survival rate of mothers and newborns substantially,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introduced the western medical system and trained a group of new-style midwives to replace the unscientific delivery methods. Secondly, these female practitioners combined the modern nutrition theory with Japanese food culture to promote the knowledge of Taiwanese families and women through clinical postpartum care, health education, and family parenting education. The government even used controllable media to convey medical policies and other "modern" knowledge to gradually establish a new concept of postpartum care among the people. In this way, Han people incorporated the new postpartum diets, which conformed to the Japanese rulers' expectations as more scientific and nutritious, with their traditional habits. Then, it became a "Taiwan-style" special culture production, mixed the Chinese, Japanese, and the west influence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李貞德(2017)。女人要藥考:當歸的醫療文化史試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8(3),521-588。
    連結:
  2. 張珣(2007)。文化建構的性別、身體與食物:以當歸為例。考古人類學刊,67,71-116。
    連結:
  3. 張淑卿(2010)。美式護理在臺灣:國際援助與大學護理教育的開端。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8,127。
    連結:
  4. 黃士嘉(2009)。台語俗諺對夫妻互動關係之描繪及其現代意義。朝陽人文社會學刊,7(2),135-136。
    連結:
  5. 〈妊產婦の死亡一年間に六萬人惡阻、浮腫、產後の衰弱を防止する新生物藥〉,《臺灣日日新報》,1939年(昭和十四年)05月27日,第6版。
  6. 〈大家勿慌〉,《臺灣日日新報》,1898年(明治三十一年)5月20日,第4版。
  7. 〈產前產後の衰弱を〉,《臺灣日日新報》,1934年(昭和九年)10月16日,第7版。
  8. 〈產後の攝養〉,《臺灣日日新報》,1932年(昭和七年)3月3日,第6版。
  9. 〈漢醫兼營漢藥舖者密醫檢舉中乘機專利從來沒收處方箋本不堪〉,《臺灣日日新報》,1929年(昭和四年)9月25日,第4版。
  10. 〈醫生近況〉,《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11月3日。
  11. 〈本島人之產婆〉,《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7月10日,第2版。
  12. 〈蝗の榮養價值〉,《臺灣日日新報》,1938年(昭和十三年)11月20日,第3版。
  13. 〈醫生會組織與民醫取締〉,《臺灣日日新報》,1902年(明治三十五年)9月8日,第2版。
  14. 〈本島の產婦と生兒〉,《臺灣日日新報》,1900年(明治三十三年)1月23日,第5版。
  15. 〈產後の衰弱と乳不足の食養生〉,《臺灣日日新報》,1938年(昭和十三年)11月28日,第3版。
  16. 〈臺灣公立公學校規則〉,《臺灣總督府府報》,1922年(大正十一年)年4月1日,號外,12。
  17. 〈產後の食物〉,《臺灣日日新報》,1940年(昭和十五年)6月6日,第3版。
  18. 〈產婆取締規則〉,《臺北廳令》,第16號,臺灣總督府檔案000007310870340。
  19. 〈舊慣用語/出生(其三)〉,《語苑》16.10 (時間不明): 10-12。
  20. 〈島政‧問藥須知〉,《臺灣日日新報》,1902年(明治三十五年)1月28日,第3版。
  21. 〈土人の舊慣と取締の必要〉,《臺灣日日新報》,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4月1日,第2版。
  22. (清)吳謙(編)(1981).醫宗金鑑‧幼科心法要訣.臺北:新文豐出版.
  23. 丁崑健(2009)。日治時期漢醫政策初探:醫生資格檢定考試。生活科學學報,13,84。
  24. 七尾由美子、小川万紀子、岩澤希(2013)。女子高校生への一汁三菜と視覚教材を利用した食事管理教育について。日本食生活学会誌,24(24),105-113。
  25. 宋錦秀(1996)。臺灣傳統安胎暨「胎神」的觀念。臺灣史研究,3(2),191。
  26. 李岫珊(2016)。新北,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27. 卓金璉(2012)。臺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
  28. 林君玉(2000).現代媽媽坐月子.臺北:文經出版.
  29. 南風原朝保,〈臺灣に於ける乳兒破傷風に就て〉,《臺大小兒科雜誌》(臺北: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1941),9-10。
  30. 洪有錫,陳麗新(2002).先生媽、產婆與婦產科醫師.臺北:前衛出版.
  31. 茂呂美耶,〈明治日本的那些新鮮事:牛肉鍋與牛奶現正熱銷中〉,《故事》,2016年06月06日刊登,引用於2021年01月13日;https://reurl.cc/nnz7K8。
  32. 徐福全(1998).福全台諺語典.作者自版.
  33. 張苙雲(2001).醫療與社會:醫療社會學的探索.臺北:巨流圖書.
  34. 梁瓈尹(2009).臺灣日日新:老藥品的故事.臺北:台灣書房.
  35. 莊永明(1998).臺灣醫療史.臺北:遠流出版.
  36. 許佩賢(2015).殖民地臺灣近代教育的鏡像:一九三○年代臺灣的教育與社會.臺北:衛城出版.
  37. 陳何,劉士永(編)(2017).陳何女士助產學筆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38. 陳伯昌(2009)。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日本語文學研究所。
  39. 游鑑明(1993)。日據時期臺灣的產婆。中國近代婦女史研究,1(1),52。
  40. 新樹,〈懷孕及出產に關する雜話(續き)〉,《台灣慣習記事》,2.9 (1901): 713-722。
  41. 溫惠雄(2002).台灣人智慧俗語.臺北:宏欣文化.
  42. 葉永文(2007)。臺灣日治時期的中醫發展與困境。臺灣中醫醫學雜誌,5(2),73-74。
  43. 臺灣教育會,《公學校教授要目.第二篇》,臺北:臺灣教育會,1913。
  44. 臺灣總督府,《公學校高等科教授要目》,臺北:臺灣總督府,1922。
  45. 鍾孟津(2016)。臺北,東吳大學歷史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