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對楊梅伯公祠與伯公信仰之影響

并列篇名

Influence of Japanese Imperialization Movement on the Existence and Abolition of Yangmei Bag-Gong Shrine and Belief

DOI

10.30105/JDS.202007_23(1).0001

作者

陳金象(Chin-Hsiang Chen);倪晶瑋(Jin-Wei Nie)

关键词

日治時期 ; 客家伯公 ; 皇民化運動 ; 寺廟神昇天 ;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 Hakka Bak-Gong ; Kominka Movement ; Temple Deity Ascension

期刊名称

設計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23卷1期(2020 / 07 / 01)

页次

1 - 2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光緒20年(1894年)清、日因朝鮮問題,發生軍事衝突;清廷戰敗,次年簽訂「馬關條約」將臺、澎及相關島嶼永久割讓日本。直到1945年太平洋戰爭,日本戰敗投降,無條件歸還臺、澎及諸島嶼,前後共51年,史稱「日治時期」。日本總督府在這期間,對臺灣的宗教管理,可分成放任發展、制度整備與嚴加管理等三階段。尤其第三階段的「皇民化運動」,影響楊梅甚大。本研究探討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對楊梅伯公祠與伯公信仰造成的影響。方法有史料文獻回顧、田野調查及耆老訪談。研究發現:1)皇民化的寺廟廢合運動,發生在中壢郡及周邊區域,楊梅的伯公祠亦遭波及;2)總督府的寺廟整理,隱隱存在對寺廟財產的覬覦;3)在日治末期遷神拆廟影響下,楊梅伯公祠雖廣遭拆除,但擬人化神像的存在與否,並未阻礙楊梅伯公信仰的繼續存在;4)昔日高山頂「四大伯公」之稱,部分乃因在日治時期,其建築量體與規模,在該區域大於一般伯公祠而得名。

英文摘要

In 1894 (the twentieth year of the Guangxu era), military conflict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broke out over the suzerainty of the Korean Peninsula. The Qing government lost, and signed the Treaty of Shimonoseki in the following year, ceding Taiwan, the Pescadores and all appertaining islands to Japan. These territories were subsequently returned following the Japanese surrender in 1945, marking the end of the 51-year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e management of Taiwanese religious affairs by the Japanese Government-General of Taiwan had three phases: tolerance, reform, and control. The Kominka Movement was part of the third phase, and influenced Yangmei area seriously.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how the Hakka Bak-Gong shrine and belief were thereby affected. Research methods comprised of literature review, field survey, and interview of the elderly.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The Temple Restructuring Movement, part of the Kominka Movement, only occurred in Shinchiku-shu, Chureki-gun, and their surrounding regions; 2) the Government-General's main aim in the Temple Restructuring Movement was the seizing of temple assets; 3) Despite the massive removal of Bak-Gong idols and the demolition of their shrines during the lat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e Yangmei area Bak-Gong belief continues to exist.; 4) The four Da-Bak-Gong of the Gaoshanding area have the attributive da (big) to denote that their shrine structure is more extensive than that of other Bak-Gong shrin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曾品滄(2007)。物競與人擇一荷治與明鄭時期臺灣的農業發展與環境改造。國史館學術集刊,14,1-37。
    連結:
  2. 曾喜城(2013)。六堆客家伙房的社會文化意涵。美和學報,32(1),263-276。
    連結:
  3. 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編)(1998).臺灣同胞抗日50年紀實.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
  4. 文化部(2019)。文化部(2019),〈國家文化資料庫〉,詞條:壁堵,網址:http://nrch.culture.tw(上網日期:February 14, 2019)。http://nrch.culture.tw
  5. 王雲五主編(1936), 〈席上腐談〉卷上,(席上腐談|穎川語小),俞琰原著(宋代),上海:商務印書館。
  6. 王麗雯(2003)。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博士班。
  7. 司馬(109)。司馬遷(109 B.C.-91 B.C.),《史記》〈封禪書〉,取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網址:https://ctext.org/shiji/feng-chan-shu/zh(上網日期: October 20, 2019)。https://ctext.org/shiji/feng-chan-shu/zh
  8. 末木文美士(2003)。中世の神と仏。東京:山川出版社。
  9. 末木文美士(2006)。日本宗教史。東京:岩波書店。
  10. 安然(2003).臺灣民眾抗日史.北京:臺海出版社.
  11. 江慶林(譯),劉寧顏(譯),程大學(譯),陳壬癸(譯),王世慶(譯),黃耀東(譯),黃連財(譯),吳家憲(譯),伊能嘉矩(2011).臺灣文化志.臺北:臺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
  12. 何佳韻(2010)。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在職專班。
  13. 何義麟(1986)。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
  14. 余光弘(1983)。台灣地區民間宗教的發展:寺廟調查資料之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3,67-103。
  15. 李雲漢(2005).中國近代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16. 村上重良(1981)。國家神道。東京:岩波書店。
  17. 周憲文(譯),矢內原忠雄(1985).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帕米爾書店.
  18. 東海林克也(2013)。神仏習合の歴史展開。21 世紀社会テ ゙ サ ゙ イ ン 研究,12,103-108。
  19. 林文凱(2018)。工運與經濟危機昭和經濟危機下的臺灣勞工運動(1927-1933)。臺灣學通訊,105,12-14。
  20. 林佩欣(2003)。國立政治大學史學研究所。
  21. 林美容(1995)。臺灣民俗學史料研究。慶祝建館八十週年論文集,臺北:
  22. 姚麗香(1996)。日據時代臺灣佛教與齋教關係之探討。臺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23. 施添福(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40(4),1-68。
  24. 范曄(-420)。范曄(420-445),《後漢書》〈儒林列傳上〉,取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網址:https://ctext.org/hou-han-shu/ru-lin-lie-zhuan-shang/zh(上網日期:October 20, 2019)。https://ctext.org/hou-han-shu/ru-lin-lie-zhuan-shang/zh
  25. 倪晶瑋(2015)。楊梅區伯公調查研究與地景敘事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
  26. 凌純聲(1959)。中國古代神主與陰陽陡器崇拜。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1-46。
  27. 凌純聲(1964)。中國古代社之源流。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7,144。
  28. 宮本延人(1988)。日本統治時代台灣における寺廟整理問題。奈良:天理教道友社。
  29. 宮崎直勝(1942), 《寺廟神の昇天》,東京:東都書籍株式會社。
  30. 桃園市楊梅區三湖三元宮管理委員會(編)(2016).桃園市楊梅區三湖三元宮志.桃園:桃園市楊梅區三湖三元宮管理委員會.
  31.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2006).移民臺灣:臺灣移民歷史的考察.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32. 戚嘉林(2014).台灣史.臺北:戚嘉林出版.
  33. 許極燉(1996).臺灣近代發展史.臺北:前衛出版社.
  34. 郭弘斌(2001).荷據時期台灣史記.臺北:臺原出版社.
  35. 陳其南(1980)。清代臺灣社會的結構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9,115-147。
  36. 陳玲蓉(1992).日據時期神道統制下的臺灣宗教政策.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37. 黃有興(譯),增田福太郎(2005).臺灣宗教信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38. 溫國良(1999)。日治初期日人占用臺灣寺廟概況。臺灣風物,49(2),159-174。
  39.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黃叔璥(1996).臺海使槎錄.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40. 劉向(編),戴德(編),戴聖(編)(475)。劉向、戴德、戴聖編集(475 B.C.-221 B.C.a), 《禮記》 〈祭法篇〉,取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網址:https://ctext.org/liji/ji-fa/zh(上網日期:October 20,2019)。https://ctext.org/liji/ji-fa/zh
  41. 劉向(編),戴德(編),戴聖(編)。劉向、戴德、戴聖編集(475 B.C.-221 B.C.b), 《禮記》 〈曲禮下篇〉,取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網址:https://ctext.org/liji/qu-li-ii/zh(上網日期:October20, 2019)。https://ctext.org/liji/qu-li-ii/zh
  42. 劉安(編)(206)。劉安編集(206 B.C.-9),《淮南子》,取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網址:https://ctext.org/huainanzi/qi-su-xun/zh(上網日期:October 20,2019)。https://ctext.org/huainanzi/qi-su-xun/zh
  43. 蔡錦堂(1994)。日本帝國主義下臺灣の宗教政策。東京:同成社。
  44. 黎光明(1990).中國近代史.臺北:黎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45.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5), 《桃仔園廳畑收穫查定書》,取自:臺灣法實證研究資料庫,網址:http://tcsd.lib.ntu.edu.tw/record.php?DataId=S0121152&Access_Num=2450750(上網日期:December 10, 2018)
  46. 釋慧岳(譯),中壢郡祭祀聯盟(2000)。關於中壢郡下之寺廟管理。臺灣宗教研究通訊,創刊號,105-113。
  47. 闞正宗(2011)。日治臺灣佛教的特點與研究。圓光佛學學報,18,97-138。
被引用次数
  1. (2024)。楊梅壢錫福宮三官信仰兩民俗活動之保存。設計學研究,27(1),4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