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義務者遺棄罪的罪質與危險犯的概念(下)-兼評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3048號判決

DOI

10.6509/TLM.201203_63(3).0002

作者

李茂生

关键词
期刊名称

法令月刊

卷期/出版年月

63卷3期(2012 / 03 / 01)

页次

11 - 3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法律學
参考文献
  1. 許澤天(2010)。遺棄罪之研究─待釐清保護法益的具體危險犯。東吳法律學報,22(2),1-45。
    連結:
  2. 王皇玉(2008)。論危險犯。月旦法學雜誌,159,235-244。
  3. 王榮聖(2007)。論遺棄罪之危險屬性。興大法學,2,239-284。
  4. 甘添貴(2009)。刑法各論。台北:三民。
  5. 林山田(2006)。刑法各罪論。臺北:自版。
  6. 林東茂(2009)。遺棄罪。月旦法學教室,83,28-29。
  7. 洪光燦編(2011)。最高法院刑事庭具有參考價值裁判要旨總整理(100年度)。台北:臺灣高等法院。
  8. 振津隆行(2007)。抽象的危険犯の研究。東京:成文堂。
  9. 高金桂(2005)。有義務遺棄罪與肇事逃逸罪之犯罪競合問題─以臺灣高等法院八十九年度交上訴字第八號刑事判決爲基礎兼論刑法第二條之適用問題。月旦法學雜誌,121,243-255。
  10. 張麗卿(2001)。刑法總則理論與運用。臺北:五南。
  11. 陳志輝(2006)。無義務遺棄罪的法律性質。月旦法學教室,43,22-23。
  12. 黃常仁(2008)。滄桑舊法─論「遺棄罪」與「遺棄未成年子女」。臺灣本土法學雜誌,108,5-17。
  13. 劉邦繡(2003)。遺棄罪之類型化分析。律師雜誌,288,114-124。
  14. 鄭善印(2002)。違背義務遺棄罪與肇事逃逸罪之研究。刑事法學之理想與探索:甘添貴教授六秩祝壽論文集,臺北:
  15. 盧映潔(2010)。刑法分則新論。臺北:新學林。
被引用次数
  1. 簡至鴻(2016)。妨害公眾運輸交通工具往來安全罪之行為類型與危險判斷─兼評最高法院102 年度台上字第3977 號刑事判決。法令月刊,67(12),104-132。
  2. 簡至鴻(2022)。個人資料保護法第41條「違法侵害個資罪」之基本課題-以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大字第1869號刑事裁定的檢討為契機。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32,131-184。
  3. 李茂生(2012)。妨害幼童自然發育罪釋疑─兼評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3481號判決。法令月刊,63(12),1-20。
  4. 李茂生(2016)。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下的攙偽、假冒—一個比較法上的省思。法令月刊,67(10),29-59。
  5. 林琬珊(2018)。初探家庭與親密關係暴力之法律規制:以臺日民事保護令及其罰則為中心。臺大法學論叢,47(S),1565-1639。
  6. 徐育安(2014)。資訊風險與刑事立法。臺北大學法學論叢,91,113-167。
  7. (2012)。交通犯罪中的危險犯立法與其解釋策略。月旦法學雜誌,210,107-130。
  8. (2013)。風險社會與現代刑法的象徵性。科技法學評論,10(1),115-177。
  9. (2018)。日本危險駕駛致死傷罪之解釋現況與分析──以行為的危險性與因果關係的判斷為中心。政大法學評論,154,1-82。
  10. (2022)。由行為不法角度建構跟蹤騷擾罪之刑罰正當性。興大法學,32,107-156。
  11. (2023)。我國普通毀損罪之反思與重構──以「足生損害」要素為契機。中原財經法學,51,22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