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共同正犯的概念內涵與實務發展

并列篇名

The Concept of Co-Conspirator and Practical Developments

DOI

10.6509/TLM.201402_65(2).0005

作者

蕭宏宜(Hung-Yi Hsiao)

关键词

共同正犯 ; 承繼共同正犯 ; 正犯與共犯 ; 幫助犯 ; 罪刑法定 ; Co-Conspirator ; joint principals ; perpetration and participation ; assistance ; the principle of legality

期刊名称

法令月刊

卷期/出版年月

65卷2期(2014 / 02 / 01)

页次

80 - 9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隨著實務近年犯罪參與的操作上不斷地舊瓶裝新酒,共同正犯的概念內涵也呈現出更為精緻的樣貌。除了犯罪支配理論與功能支配觀點的明文使用外,對於承繼共同正犯與共謀共同正犯的類型,亦在承認的基礎上,嘗試劃清歸責界線,並就共同正犯的犯意逾越與否提供判斷標準。凡此,雖均令人擊掌,卻也有若干值得檢討之處。本文將以此作為討論重心,透過對共同正犯的主、客觀要件解析,建構新的操作判準與適用範圍。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法律學
参考文献
  1. 甘添貴(2010)。共謀共同正犯與共犯的區別: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877號刑事判決評釋。法令月刊,61(2),55-64。
    連結:
  2. 柯耀程(2006)。共同正犯形成之判斷,評刑法修正後之適用與釋字第109號之重新詮釋。東海大學法學研究,25,1-38。
    連結:
  3. 徐偉群(2011)。通往正犯之路:透視正共犯區分理論的思路。台大法學論叢,40(1),351-392。
    連結:
  4. 薛智仁(2013)。網路釣魚的刑事責任。東吳法律學報,4(3),149-185。
    連結:
  5. Freund, Georg(2009).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6. Geppert, Klaus(2011).Die Mittäterschaft (§25 Abs. 2 StGB).Jura
  7. Grabow, Stefan,Pohl, Stefan(2009).Die sukzessive Mittäterschaft und Beihilfe.JURA
  8. Heinrich, Bernd(2010).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9. Jakobs, Günther(1993).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Die Grundlagen und Zurechnunslehre.
  10. Johannsen, Sven Leif Erik(2009).Die Entwicklung der Teilnahmelehre in der Rechtsprechung.
  11. Puppe, Ingeborg(2001).Die gemeinsame Tatplan der Mittäter.Spinellis-FS
  12. Rengier, Rudolf(2010).Täterschaft und Teilnahme-Unverändert aktuelle Streitpunkte.JuS
  13. Roxin, Claus(2003).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14. Satzger,Schmitt,Widmaier,Murmann(2009).Strafgesetzbuch: Kommentar.
  15. Stratenwerth, Günther,Kuhlen, Lothar(2011).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16. von Heintschel-Heinegg, Bernd(2005).MK zum StGB.
  17. Wessels, Johannes,Beulke, Werner(2011).Strafrecht, Allgemeiner Teil.
  18. 王乃彥(2013)。共同正犯之本質的省察。鳥瞰共同正犯,台北:
  19. 古承宗(2011)。規範上的共同性與共同犯意聯絡。台灣法學雜誌,185,199-205。
  20. 台灣刑事法學會編(2005)。刑法總則修正重點之理論與實務。台北:元照。
  21. 甘添貴、謝庭晃(2006)。捷徑刑法總論。台北:瑞興。
  22. 何賴傑、黃朝義、李茂生(2003)。徐自強擄人勒贖殺人案評析:評最高法院九十二年度台非字第二四二號等相關判決。月旦法學雜誌,102,209-232。
  23. 余振華(2011)。刑法總論。台北:三民。
  24. 周慶東(2013)。論過失共同正犯。鳥瞰共同正犯,台北:
  25. 林山田(2008)。刑法通論。台北:元照。
  26. 林東茂(2012)。刑法綜覽。台北:一品。
  27. 林書楷(2013)。論共同正犯之行為分擔:重新界定「共謀共同正犯」概念。鳥瞰共同正犯,台北:
  28. 林書楷(2010)。刑法總論。台北:五南。
  29. 林鈺雄(2011)。新刑法總則。台北:元照。
  30. 柯耀程(2008)。參與論(二):參與結構與參與制度。月旦法學雜誌,162,167-176。
  31. 柯耀程(2012)。「車手」共同正犯的共同性研判。裁判時報,17,50-58。
  32. 柯耀程(2011)。支配理論的緣起與發展。月旦法學教室,100,206-213。
  33. 柯耀程(2006)。刑法總論釋義:修正法篇。台北:元照。
  34. 徐育安(2011)。共同正犯與客體錯誤。月旦法學教室,108,39-41。
  35. 徐育安(2012)。共同正犯本質之探究:以德國法制與學說為核心。甘添貴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台北:
  36. 許玉秀(2000)。刑法的問題與對策。台北:春風煦日論壇。
  37. 陳子平(2008)。刑法總則。台北:元照。
  38. 陳志輝(2004)。共謀共同正犯與共同正犯之參與行為。月旦法學雜誌,114,30-46。
  39. 曾淑瑜(2002)。成立過失共同正犯之立論根據。甘添貴教授六秩祝壽論文集:刑事法學之理想與探索,台北:
  40. 曾淑瑜(2008)。共犯與錯誤。月旦法學雜誌,163,216-228。
  41. 游明得(2012)。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
  42. 黃常仁(2009)。刑法總論。台北:新學林。
  43. 黃惠婷(2008)。刑法案例演習。台北:新學林。
  44. 黃惠婷(1997)。在構成要件形式上完成後之共同正犯與幫助犯成立之可能性。刑事法雜誌,41(2),164-171。
  45. 黃惠婷(2011)。刑法案例研習。台北:新學林。
  46. 黃惠婷(2010)。犯罪支配理論下的共謀共同正犯。台灣法學雜誌,161,65-81。
  47. 黃榮堅(2012)。基礎刑法學。台北:元照。
  48. 鄭逸哲(2006)。修法後的「正犯與共犯」構成要件適用與處罰(上)。月旦法學教室,40,72-82。
  49. 鄭逸哲(2005)。刑法初探─法學三段論法下的刑法與刑法基本句型。台北:瑞興。
  50. 謝開平(2010)。相續共同正犯應否對加入前之行為負責。月旦裁判時報,2,145-150。
被引用次数
  1. (2021)。網購即運輸?跑腿成毒梟?-論運輸毒品罪之「運輸」。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40,195-252。
  2. (2022)。組織性犯罪參與者刑法評價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43,13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