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再訪違章建築-以法學方法論上「法秩序一致性」原則出發觀察其法律性質與地位

并列篇名

Revisit the Illegal Building: To Observe the Legal Nature and Status under the Principle of "Legal Order Consistency" (Einheit der Rechtsordnung) in the Legal Methodology

DOI

10.6509/TLM.2017.6806.04

作者

吳從周(Chung-Jau Wu)

关键词

違章建築 ; 事實上處分權 ; 不融通物(禁制物) ; 習慣法物權 ; 物上請求權 ; Illegal Building ; the Right of Disposition De Fecto ; Res Extra Commercium ; Customary Property Right ; Rei Vindicatio

期刊名称

法令月刊

卷期/出版年月

68卷6期(2017 / 06 / 01)

页次

72 - 10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就違章建築之法律性質而言。從「法秩序一致性」原則及「違法性一致性」觀點論證,違章建築不論在行政法上或者民法上都具有違法性,違章建築是未經登記的違法建築,它是「具有違法性的工作物」,是一種性質上為「四分之三禁制物」之不應融通物。根本不應該再成為交易之客體。第二、就違章建築之法律地位而言。實務上創設違章建築具備之「事實上處分權」,性質上只是一種權宜的「殘缺所有權」或「不完整權利」,不應再考慮賦予具有完整物權地位之權利。違章建築之興建,不僅欠缺習慣法所應該具備之「共同體意思說」(被闡明的共同體普遍意思),也違反強行規定及公序良俗,更不符合法官認定與宣示其為習慣法之可能,亦無許其得適用或類推適用民法第767 條規定行使物上請求權之餘地。

英文摘要

Regarding the legal nature of the illegal building, if we justify from the principle of "legal order consistency" and the point of view of "consistency of illegality," the illegal constructions are illegal no matter in administrative law or civil law. Illegal buildings are unregistered constructions, it is "three-fourths of a ban" in nature. It should not be the object of the civil transaction. Relating to the legal status of illegal constructions, the "the right of disposition de fecto" created by of the supreme court in Taiwan is only an temporary "incomplete title" or "incomplete right of prosession" and should no longer be given the right of property or ownership. The construction of illegal buildings lacks not only the "common meaning" of the customary law, but also violates the provisions of the law and public order. It gains no possibility for the court to find and declare it as a customary law. It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apply or by analogy the provisions of Article 767 of the Civil Code, and to exercise the right of claim (rei vindicatio) as well.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法律學
参考文献
  1. 邱金蘭(2016),〈違章建築哪裡最多? 答案是⋯〉,《聯合新聞網》,https://udn.com/news/story/6/2162532(最後瀏覽日:2017/1/6)。
  2. 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n.d.),《裁判書查詢》,http://jirs.judicial.gov.tw/FJUD/FJUDQRY01M_1.aspx(最後瀏覽日:2015/10/15)。http://jirs.judicial.gov.tw/FJUD/FJUDQRY01M_1.aspx(最後瀏覽日:2015/10/15)
  3. 王淑芬(2014),〈檢舉拖延2 年高市拆違建〉,《中央社即時新聞》,http://www.cna.com.tw/news/asoc/201407100052-1.aspx( 最後瀏覽日:2017/1/6)。
  4. Baldus, Manfred(1995).Die Einheit der Rechtsordnung: Bedeutungen einer juristischen Formel in Rechtstheorie, Zivil- und Staatsrechtswissenschaft des 19. und 20.Berlin:Duncker und Humblot.
  5. Bork, Reinhard(2001).Allgemeiner Teil des Bürgerlichen Gesetzbuchs.Tübingen:Mohr Siebeck..
  6. Canaris, Claus-Wilhelm(1983).Systemdenken und Systembegriff in der Jurisprudenz: entwickelt am Beispiel des. deutschen Privatrechts.Berlin:Duncker und Humblot.
  7. Felix, Dagmar(1998).Einheitder Rechtsordnung: zur verfassungsrechtlichen Relevanz einer juristischen Argumentationsfigur.Tübingen:Mohr Siebeck..
  8. Prütting, Hanns(Hrsg.),Wegen, Gerhard(Hrsg.),Weinreich, Gerd(Hrsg.)(2016).Bürgerliches Gesetzbuch: Kommentar.Köln:Luchterhand.
  9. Röhl, Klaus F.(2001).Allgemeine Rechtslehre: ein Lehrbuch.Köln:Carl Heymanns.
  10. Rüthers, Bernd(2005).Rechtstheorie: Begriff, Geltung und Anwendung des Rechts.München:C. H. Beck.
  11. Sodan, Helge(1999).Das Prinzip der Widerspruchsfreiheit der Rechtsordnung.Juristen Zeitung,54(18),864-873.
  12. Westermann, Harm Peter(Hrsg.)(2004).Erman: BGB.Köln:Otto Schmidt.
  13. Zippelius, Reinhold(2016).Juristische Methodenlehre.München:C. H. Beck.
  14. 王澤鑑(2015)。侵權行為法。臺北:自版。
  15. 王澤鑑(2014)。民法總則。臺北:自版。
  16. 史尚寬(1990)。民法總論。臺北:史吳仲芳。
  17. 吳從周(2007)。民事法學與法學方法(第三冊)。臺北:自版。
  18. 吳從周(2015)。民法與民事訴訟法之對應適用(一)。臺北:自版。
  19. 吳從周(2015)。我國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之發展現狀—特別著重觀察內部效力與外部效力演變之互動。軍法專刊,61(4),47-68。
  20. 吳從周(2010)。民事法學與法學方法(第四冊)。臺北:自版。
  21. 吳從周(2012)。違章建築與基地承租人之優先承買權。月旦法學教室,121,15-17。
  22. 吳從周(2013)。法源理論與訴訟經濟:民事法學與法學方法(第五冊)。臺北:自版。
  23. 林俊廷(2014)。違章建築與基地租賃、推定租賃及優先承買權。月旦裁判時報,29,146-170。
  24. 林誠二(2012)。民法總則新解上—體系化解說。臺北:瑞興。
  25. 林誠二(2014)。論違章建築事實上處分權之移轉。物權與民事法新思維:司法院謝前副院長在全七秩祝壽論文集,臺北:
  26. 邱聰智(2005)。民法總則(上)。臺北:三民。
  27. 姚瑞光(2002)。民法總則論。臺北:自版。
  28. 施啟揚(2007)。民法總則。臺北:自版。
  29. 洪遜欣(1987)。中國民法總則。臺北:洪林翠鳳。
  30.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編譯、財團法人台大法學基金會編譯(2016)。德國民法(上):總則編、債編、物權編。臺北:元照。
  31. 梁鈺府(201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
  32. 陳重見(2016)。違章建築事實上處分權之發展與定位。物權法之新思與新為—陳榮隆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臺北:
  33. 陳聰富(2004)。侵權歸責原則與損害賠償。臺北:元照。
  34. 黃立(2005)。民法總則。臺北:自版。
  35. 詹森林(2012)。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六)。臺北:元照。
  36. 鄭玉波、黃宗樂(2004)。民法總則。臺北:自版。
  37. 鄭冠宇(2016)。民法總則。臺北:新學林。
  38. 謝在全(2016)。違章建築物買受人之民事法地位。物權法之新思與新為—陳榮隆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臺北:
被引用次数
  1. 陳清秀(2023)。從整體法律秩序統一性觀點探討稅法與民法之關係。東吳法律學報,34(3),1-42。
  2. 吳從周(2020)。2019年民事法發展回顧。臺大法學論叢,49(S),1555-1588。
  3. 趙翊淳(2019)。違章建築資訊揭露義務的契約法問題-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5年度重上字第130號判決評析。軍法專刊,65(6),16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