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稅法上「經濟觀察法」的適用及其界限-兼論錯誤的實質課稅「原則」(下)

DOI

10.6509/TLM.201801_69(1).0001

作者

李惠宗

关键词

德國租稅通則 ; 租稅規避 ; 整體經濟過程 ; 目的解釋 ; 濫用法律形式 ; 漏稅罰 ; Hang Ten ; 公共設施保留地

期刊名称

法令月刊

卷期/出版年月

69卷1期(2018 / 01 / 01)

页次

1 - 3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在德國所發展出來的「經濟觀察法」,旨在作為稅捐規範的「目的解釋」之方法。「經濟觀察法」所觀察的標的是「整體經濟過程」,通常適用於「防杜濫用私法形成自由的脫法避稅行為」的問題。但經濟觀察法在納粹時期受到嚴重的濫用,在現行的德國租稅通則上並沒有一般化的規定。德國稅捐實務上,使用此一觀察法,慎之又慎,僅有納稅人濫用私法上交易的偽裝形式,意圖規避稅賦等例外情形時,才會適用。經濟觀察法並不是一項「原則」,更不可以稱為「實質課稅『原則』」。此一觀察方法,經由日本轉介到臺灣來,居然蛻變成「實質課稅原則」,是一項「習焉而不察」的錯誤。「實質課稅」的概念訂入稅捐稽徵法第12條之1後,更形成稅捐稽徵機關濫用的淵藪,加深稅法「斧鋸」的作用。行政法院法官對於稅法通常無專攻,容易被稅捐稽徵機關誤導,加上「實質課稅原則」所頂起來的「氣勢」,幾與「稅捐法定主義」相當,故行政法院法官被誤導者居多。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法律學
参考文献
  1. 李惠宗(2012)。富者的原罪?—從司法院釋字第688 號解釋的體系正義論檢討股票孳息他益信託課稅的立法選擇。法令月刊,63(5),1-24。
    連結:
  2. 李惠宗(2009)。稅法規範的形式合法性與實質正當性—釋字第660號及釋字第657 號解釋及相關稅法解釋評析。法令月刊,60(7),4-27。
    連結:
  3. 李惠宗(2009)。稅法規範的形式合法性與實質正當性—釋字第660號及釋字第657 號解釋及相關稅法解釋評析。法令月刊,60(7),4-27。
    連結:
  4. 李惠宗(2009)。稅法規範的形式合法性與實質正當性—釋字第660號及釋字第657 號解釋及相關稅法解釋評析。法令月刊,60(7),4-27。
    連結:
  5. 李惠宗(2009)。稅法規範的形式合法性與實質正當性—釋字第660號及釋字第657 號解釋及相關稅法解釋評析。法令月刊,60(7),4-27。
    連結:
  6. 沈有忠(2006)。德國威瑪共和的憲法—一個半總統制的個案研究。東吳政治學報,24,163-212。
    連結:
  7. Ralf Banken, Steuerpolitik (2013), Presse: Pressemitteilungen, http://www.reichsfinanzministerium-geschichte.de/presse (Stand: 2017/10/12).
  8. Klein, Franz(2003).AO.München:C. H. Beck.
  9. Kuller, Christiane (2013b), Fiskalische Judenverfolgung, http://www.reichsfinanzministerium-geschichte.de/projekt/publikationen (Stand:2017/10/12).
  10. Kuller, Christiane(2013).Bürokratie und Verbrechen: Antisemitische Finanzpolitik und Antisemitische Finanzpolitik und Verwaltungspraxis im nationalsozialistischen Deutschland.München:Oldenbourg Wissenschaftsverlag.
  11. Larenz, Karl(1983).Methodenlehre der Rechtswissenschaft.Berlin:Springer.
  12. Radbruch, Gustav(1999).Rechtsphilosophie.Stuttgart:UTB Uni-Taschenbucher.
  13. Tipke, Klaus,Lang, Joachim(2008).Steuerrecht.Köln:Dr. Otto Schmidt.
  14. Wieacker, Franz、陳愛娥譯、黃建輝譯(2004)。近代私法史。臺北:五南。
  15. Wikipedia (2017), Fritz Reinhardt, http://en.wikipedia.org/wiki/Fritz_Reinhard,(Stand: 2017/10/12).
  16. 王燕森(201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17. 北野弘久、許志雄譯(1985)。實質課稅原則。財稅研究,17(5),125。
  18. 吉良實、鄭俊仁譯(1987)。實質課稅主義(下)。財稅研究,19(5),121-134。
  19. 吉良實、鄭俊仁譯(1987)。實質課稅主義(上)。財稅研究,19(3),120-129。
  20. 自由時報(2015),《〈南部〉澎湖望安公所違法賣地 前鄉長判12 年》,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70248 (最後瀏覽日:2017年10 月15 日)。
  21. 李惠宗(2014)。案例式法學方法論。臺北:新學林。
  22. 李惠宗(2012)。實質課稅可以作為逃漏稅之證據嗎?—兼論實質課稅適用上的界限。台灣法學雜誌,199,86-95。
  23. 李惠宗(2015)。憲法要義。臺北:元照。
  24. 周伯峰(2013)。重訪「概念法學」:論其主要命題及法律觀。興大法學,14,1-36。
  25. 邱晨(2016)。實質課稅原則在稅捐規避案例的適用—借用德國實務經驗。興大法學,20,1-40。
  26. 柯格鐘(2012)。實質課稅原則與其在稅捐程序法中之運用—兼論稅捐稽徵法第12 條之1 的增訂。台灣法學雜誌,199,121-163。
  27. 柯格鐘(2007)。論量能課稅原則。成大法學,14,55-120。
  28. 柯格鐘(2006)。量能原則作為稅法之基本原則。月旦法學雜誌,136,88-101。
  29. 柯格鐘(2009)。論實質課稅原則。訴願專論選輯—訴願新制專論系列之十,臺北:
  30. 柯格鐘(2015)。論依法課稅原則之解釋方法(下)。興大法學,18,1-49。
  31. 柯格鐘(2009)。稅捐規避及其相關聯概念之辨正。月旦財經法雜誌,19,67-101。
  32. 柯格鐘(2015)。論依法課稅原則之解釋方法(上)。興大法學,17,31-86。
  33. 柯格鐘(2011)。合作店營業稅之爭議(下)—評大法官釋字第685號解釋。月旦法學雜誌,194,144-165。
  34. 柯格鐘(2014)。論稅捐規避行為之立法與行為的類型化。興大法學,15,29-100。
  35. 翁岳生(2009)。法治行政之時代意義。法治國家之行政法與司法,臺北:
  36. 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編(2015)。實質課稅原則。臺北:元照。
  37. 張美惠(2015)。實質課稅原則之研究—從合作店營業稅爭訟案件談起。臺北:新學林。
  38. 梁慧星(1999)。民法解釋學。臺北:五南。
  39. 許祺昌、林志翔(2010)。老舊課稅函令滯礙商業發展。稅務旬刊,2129,24-32。
  40. 陳敏(1982)。租稅課徵與經濟事實之掌握—經濟考察方法。政大法學評論,26,1-25。
  41. 陳敏(2014)。德國租稅通則。臺北:司法院。
  42. 陳清秀(2012)。稅法總論。臺北:元照。
  43. 陳清秀(2010)。百貨公司合作店之營業稅法律問題探討—評析最高行政法院98 年度判字第1061 號判決。稅務旬刊,2128,7-14。
  44. 陳清秀(2010)。量能課稅與實質課稅原則(上)。月旦法學雜誌,183,72-92。
  45. 陳清秀(2010)。量能課稅與實質課稅原則(下)。月旦法學雜誌,184,94-113。
  46. 陳清秀(1997)。稅法之基本原理。臺北:自版。
  47. 陳清秀(2011)。營業稅法上課稅主體及逃漏稅之認定問題探討—評析最高行政法院98 年判字第1061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189,209-239。
  48. 陳愛娥(2012)。法學方法與實質課稅原則—評最高行政法院99 年度判字第1122 號判決、100 年度判字第1803 號判決。台灣法學雜誌,199,109-116。
  49. 陳榮哲、陳建宏(2009)。經濟觀察法與實質課稅原則—兩個概念的再考。軍法專刊,55(2),121-152。
  50. 黃士洲(2010)。營業稅基本法理與漏稅判斷。稅務旬刊,2128,22-27。
  51. 黃士洲(2010)。稅法實例研析:第五講—加值型營業稅的基本法理與憑證行為罰(上)。月旦法學教室,89,59-71。
  52. 黃士洲(2011)。脫法避稅的調整與稅捐法定主義的兩難—以躉繳保單規避遺產稅為核心。實質課稅與納稅人權利保障,臺北:
  53. 黃士洲(2011)。實質課稅與租稅法律主義、舉證責任、協力義務之 關係—以稅捐稽徵法第12 條之1及稅務爭訟實例為中心。實質課稅與納稅人權利保障,臺北:
  54. 黃士洲(2011)。公設地避稅與實質課稅—以財政部2003 年4 月9 日台財稅字第0910456306 號令與實務操作為題。實質課稅與納稅人權利保障,臺北:
  55. 黃俊杰(2010)。加值型營業稅非形式階段課稅—以合作店及供應商之經營模式為例。稅務旬刊,2128,15-21。
  56. 黃茂榮(2005)。稅法總論(第二冊)。臺北:植根。
  57. 黃鴻隆(2010)。解釋令任意套用違法課稅亂源。稅務旬刊,2129,33-39。
  58. 葉陽明(1990)。西德政黨論。臺北:黎明。
  59. 葛克昌(1996)。稅法基本問題:財政憲法篇。臺北:元照。
  60. 葛克昌(2014)。稅捐實質正當性與違憲審查。月旦法學雜誌,226,186-211。
  61. 葛克昌(2010)。納稅人權利保護立法及檢討—稅捐稽徵法第一章之一評析。月旦財經法雜誌,22,53-87。
  62. 詹宜軒(2010),《政府最恨炒房客「二黃一劉一陳」解密》,http://fund.pchome.com.tw/magazine/report/po/ubnweekly/3186/129208320061639005001.htm(最後瀏覽日:2017 年10 月12 日)。
  63. 顏慶章(1990)。租稅法內涵及基本原則之研究。財稅研究,22(2),8-40。
被引用次数
  1. 歐陽誠鴻(2020)。實務上保險躉繳案例所涉租稅規避行為初探-以最高行政法院2011至2016年度遺產稅保險躉繳案例探討。中正大學法學集刊,66,12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