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影視教材在歷史教學的運用-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
|
DOI
|
10.6608/THE.2009.014.295
|
作者
|
吳珊妃
|
关键词
|
一八九五 ; 乙未抗日 ; 客家抗日 ; 影視教材 ; 歷史教學
|
期刊名称
|
歷史教育
|
卷期/出版年月
|
14期(2009 / 06 / 01)
|
页次
|
295
-
314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教育界日漸重視「資訊融入教學」的授課方式,在以講述法為主的中學歷史教育中,利用影視資料作為授課補充教材,將能更有效的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國中教科書由於長期受到「國族主義思維」與「政治意識型態」的干預,因此在歷史的論述上,或不免會有所偏頗,甚至刻意忽略其他族群的歷史地位,由此可見純粹傳授教科書的內容會產生盲點,甚至淪於主觀,因此搭配影視教材的使用,或許能夠提供不同面向的歷史觀點,以彌補若干教材內容的不足。2008年由客委會所資助拍攝,以客家人的視角出發,並匯入了福佬人與原住民的元素,完成了這部融合台灣各族群通力合作抗日的電影作品-《一八九五》,在媒體多方的宣傳之下,重新喚起了台灣人民對於那段歷史的記憶。本文從幾個部份切入,說明影視教材在歷史教學上的運用。首先,陳述1895年台灣人民「乙未抗日」的歷史情況;其次,記敘並綜合各版本教科書對於「乙未抗日」的描述;再者,就電影《一八九五》文本進行分析,並呈現影片中客家人抗日的情況,以及台灣各族群間的合作抗日;最後,淺談該如何運用此部影片,將其與教科書、歷史教育結合,進而說明影視教材對於歷史教育的補充作用及其意義。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歷史學
|
参考文献
|
-
周樑楷(1999)。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台大歷史學報,23,446-448。
連結:
-
(1978)。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5)。清季外交史料。臺北:文海出版社。
-
江山淵,〈徐驤傳〉,《小說月報》,9:3(1918.3)
-
(1970)。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臺北:文海出版社。
-
Lamley, Harry J.(1968).The 1895 Taiwan Republic-a Significant Episode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xxx vii(4),739-762.
-
吳濁流(1995)。台灣連翹。臺北:草根出版社。
-
李喬(2008)。情歸大地。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翁佳音(2007)。台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
-
許極燉(1996)。台灣近代發展史。臺北:前衛出版社。
-
連橫(1985)。台灣通史。臺北:幼獅文化公司。
-
連橫(1985)。台灣通史。臺北:幼獅文化公司。
-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2005)。台灣史。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
黃俊傑(2006)。戰後台灣的轉型及其展望。臺北:台灣大學出版社。
-
黃富三編、曹永和編(1980)。台灣史論叢。臺北:眾文出版社。
-
劉峯松、李筱峰(1995)。台灣歷史閱覽。臺北:自立晚報。
-
鄭天凱(1995)。攻台圖錄─台灣史上最大一場戰爭。臺北:遠流出版社。
-
戴天昭、李明峻譯(1996)。台灣國際政治史。臺北:前衛出版社。
|
被引用次数
|
-
李玲珠(2014)。論《一八九五》的歷史地景—主、客異視閾的衝突。高雄師大國文學報,19,151-168。
-
廖信,葉振璧,柯亭羽(2019)。技術型高中設計群專業科目多媒體輔助教材內容設計初探-以「設計概論-近代設計發展簡史」為例。中華印刷科技年報,2019,247-256。
-
錢昭萍、劉敏元、梁麗珍(2014)。多媒體融入歷史課程對科技大學不同學院學生的學習之影響。嶺東學報,35,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