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論文摘要】實證醫學:腦性麻痺手部功能障礙之肌內效貼布應用 |
并列篇名 |
【論文摘要】Evidence Based Medicine: Taping Technique on Cerebral Palsy With Hand Function Disturbance |
DOI |
10.6215/FJPT.201912.P75 |
作者 |
陳亭羽(Ting-Yu Chen);陳怡年(Yi-Nien Chen) |
关键词 | |
期刊名称 |
物理治療 |
卷期/出版年月 |
44卷4期(2019 / 12 / 01) |
页次 |
348 - 348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背景與目的:腦性麻痺兒童的心智、動作障礙除了會影響粗大動作之表現,還有手部精細動作的操作,而不靈活的上肢動作模式會降低兒童探索環境的動機,繼而使日常生活、溝通和社交的能力受到影響。手腕屈曲(wrist flexion)和拇指內收(thumb in palm)是腦性麻痺兒童常見的上肢問題,然而針對上肢治療的研究較少數。已知肌內效貼布在兒童相關的臨床應用甚多,且對於感覺動作系統有正向的影響,其中有文獻對於腦性麻痺兒童手腕屈曲和拇指內收的問題,使用肌內效貼布可以改善上肢的主動控制和協調。因此,統整十年內的相關文獻並且應用在臨床個案,探討肌內效貼布是否有益於中部某醫學中心的腦性麻痺兒童手部功能障礙之改善。臨床問題(PICO)設定為,patient:腦性麻痺兒童;intervention:手部肌內效貼布合併物理治療和只接受物理治療;comparison:治療前、治療後、追蹤2個月;outcome:九孔插棒測驗(Nine-Hole Peg Test)、手部關節活動度(wrist extension, thumb abduction, thumb extension)、家長滿意度(0~10分制)。方法:搜尋PubMed資料庫中2008~2018年的文獻,搜尋關鍵字包括:「腦性麻痺(cerebral palsy)」、「貼布(taping)」和「肌內效貼布(Kinesio tape)」。結果:共有11篇文獻,其中有3篇為隨機分派且有對照組的研究。收取2位在復健科做治療之兒童,分別為9歲左半身麻痺,粗大動作功能分類系統(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 GMFCS)Level I、Zancolli手功能分類量表(Zancolli Classification Hand Function Scale, ZCHFS) Level I和3歲四肢麻痺GMFCS Level IV、ZCHFS Level IIa。結果顯示兒童在治療後,九孔插棒拿起的速度變快、插棒放置的個數變多,手部關節活動度也增加。接著追蹤2個月只接受物理治療,結果顯示插棒拿起的速度和手部關節活動度變化不大,而插棒放置的個數有再增加。兒童家長對於治療結果的滿意度分別為10和6分。結論:結果顯示不管是立即效果(治療後)或長期效果(追蹤2個月),手部肌內效貼布合併物理治療有改善腦性麻痺兒童精細動作的靈敏度和手部關節活動度的趨勢。臨床意義:過往的文獻指出肌內效貼布對於GMFCS Level I和II的腦性麻痺兒童有益,但本結果發現對於GMFCS Level IV的腦性麻痺兒童也有改善的趨勢。肌內效貼布對於兒童是一個安全的輔助治療,且肌內效貼布合併物理治療中的動態活動是有益於腦性麻痺兒童的動作表現。 |
主题分类 |
醫藥衛生 >
醫藥總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