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探究孔子的養生思想對現代養生文化的反思

并列篇名

The Implications of Confucius' Thoughts of Health Preservation for Modern Diet Culture

DOI

10.5297/ser.200603_8(1).0000

作者

王瑞瑾(Jui-Chin Wang);逄廣華(Kuang-Hua Pang)

关键词

孔子 ; 養生 ; 生死觀 ; 飲食觀 ; Confucius ; keep in good health ; principle of life and death ; principle of diet

期刊名称

大專體育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8卷1期(2006 / 03 / 31)

页次

1 - 1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英文

中文摘要

本文主旨在探討孔子的養生思想,分為三個章節來說明,一、經由探討孔子的天道思想和生死觀,可了解孔子崇尚大自然,其順天應人的作法,即是學習天之運動不息轉化為人之自強,藉著尊生貴死的思維來追求人與大自然的和諧。二、藉由身體力行的參與運動與休閒活動,以求取身心均衡的發展。三、居家行為的養生,不但重視自體保健外,更要求符合生活禮節;飲食養生不但重視衛生及營養,更藉飲食禮節來培養德行。有關孔子的註本採用宋、朱熹《四書集注》,現代參考版本用錢穆《論語新解》,另參考與養生有關的期刊和論文。孔子追求健康人生的態度,是以道德作為一種規範,而以禮儀來做為導正行為的方法,值得我們學習。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examines Confucius' thoughts of health preserv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First, by respecting and accommodating the Nature, which is Confucius' doctrine, people learn that the truth of the Nature's revolution extends to people's strife for progress continuously. By showing respect for life and death, it comes to realize that mutual harmony existed between the Nature and human beings. Second, to keep a balance between the physical and the mental situations, people devote themselves to exercising and participating outdoor activities at leisure time. Third, the attitude that Confucius pursues a healthy life is to cultivate him with a good virtue. That is, not only keeping good health by focusing on sanitary and nutritious food, but also paying much attention to housing manners by maintaining proper etiquettes.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参考文献
  1. 李震(2005)。由易經易傳看存在人格。哲學與文化,32(4),145。
    連結:
  2. 傳偉勳(1990)。大乘起信論義理新探。中華佛學學報,3,118-147。
    連結:
  3. 朱熹(1956)。四書集注。台北:世界書局。
  4. 朱熹(1980)。周易本義。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5. 蘋果日報(2005/7/11)
  6. 吳怡(2001)。易經繫辭傳解義。台北:三民書局。
  7. 吳康(1987)。孔孟荀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8. 吳雅靖(2003)。易經觀物取象之分類歸納及其對文學的影響。東方人文學誌,2(4),1。
  9. 宋、朱熹。四書集注。台北:世界書局。
  10. 宋文明(2002)。美蘇爭霸三十年。台北縣:宋氏照遠。
  11. 李景林(1996)。孔子性、命、天道思想新論。孔孟學報,71,11。
  12. 李開濟(1996)。類比思考的適用性與限度。源遠學報,9,31。
  13. 李漁叔(1974)。墨子今注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4. 汪睿祥(1997)。三十六計的象思惟。本土心理學研究,7,2-29。
  15. 周彥碩(2005)。SBL超級籃球聯賽手冊。台北市:宇泰圖書有限公司。
  16. 易中天(1995)。新譯國語讀本。台北:三民書局。
  17. 林芝安(2001)。情緒養生。康健雜誌,32(242)
  18. 林國輝(1998)。36 計說三國。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19. 段玉裁(1999)。說文解字注。台北:藝文印書館。
  20. 胡倩茹(200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21. 范況(1995)。中國詩學通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22. 孫振聲(1995)。白話易經。台北市:星光出版社。
  23. 高懷民(1997)。易象陽與陰源於蓋天說之推思。國立政大學哲學學報,4,161-165。
  24. 康韻梅(199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25. 張弓(2005)。第一次學三十六計。台中:好讀出版有限公司。
  26. 張智彥(1995)。老子的和諧思想與現代文明。中國文化月刊,189,25。
  27. 蘋果日報(2005/5/10)
  28. 陳鼓應(2000)。老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29. 勝雅律、劉曉東、朱聖妤(1994)。智謀新典Strategem。台北:遠流出版社。
  30. 普穎華(1995)。孫子兵法-兵法之始祖。台北:昭文社。
  31. 楊維傑(1990)。皇帝內經素問譯解。台北:樂群文化事業公司。
  32. 葛勤修(1983)。白話莊子。台北:星光出版社。
  33. 蕭子顯(1987)。南齊書·王敬則傳,影印《宋蜀大字本》,百納本二十四史,南齊書二十六。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34. 蕭登福(1999)。先秦子書所見之陰陽五行說。宗教哲學,5(4),16-21。
  35. 錢穆(2004)。論語新解。台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36. 錢穆(2004)。論語新解。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37. 藍青(2001)。運動與防癌。健康世界,309,80。
  38. 藍青(2000)。養生防老談老年人的運動。健康世界,289,112。
  39. 魏汝霖(1984)。孫子今註今譯。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40. 蘋果日報(2005/7/7)
  41. 蘋果日報新聞網
  42. 蘇雄飛(197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