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國小教師對不同類別身心障礙學生就讀普通班意見之調查研究

并列篇名

A Survey Study on Aspect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toward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Disabilities in Regular Classes

DOI

10.6457/BSER.200812.0025

作者

徐瓊珠(Chiung-Chu Hsu);詹士宜(Shih-Yi Chan)

关键词

注意力缺陷過動ADHD ; 自閉症 ; 聽覺障礙 ; 學習障礙 ; 融合教育 ;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 autism ; hearing impaired ; learning disabilities ; inclusive education

期刊名称

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9期(2008 / 12 / 01)

页次

25 - 4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普通班教師對不同類別身心障礙學生就讀普通班的意見,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的蒐集。本研究調查台南縣308名之國小普通班級任教師,探討其對學習障礙、聽覺障礙、自閉症、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就讀普通班之看法。問卷調查所得資料,依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普通班教師的意見差異情形進行比較分析,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國小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就讀普通班的整體態度傾向正向,其中對學業性問題為主的學習障礙與聽覺障礙學生所持的正向意見顯著高於以情緒行為問題主的自閉症與ADHD學生。 二、國小教師對自己的有關處理身心障礙學生的能力與自信心之得分最低,但願意改變教學行為的意願得分最高。 三、有較多特殊教育專業背景之國小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的接納意見得分高於其他教師。

英文摘要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aspects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bout the placement of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disabilities (i.e., learning disabilities, hearing impairment, autism, & ADHD) in regular classes. The subjects included 308 teachers from regular classes to complete a questionnaire about their opinions related to the placement of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disabilities in their classes. The questionnaire includes five domains to explore teachers' aspect toward placing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at regular classes as follows: the concepts about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the impact of placing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regular classrooms, the self-confidence to teach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the willing to change instruction strategies toward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and willing to accept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The teachers' special education backgrounds are analyzed as well.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shown as follows: 1.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have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placed in regular classes. In addition, most teachers have more positive attitudes to accept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for academic problems (i.e.,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hearing impairment) in regular classes than those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for behavioral/ emotional problems (i.e., autism and attention deficien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 2. The regular teachers rated the lowest scores on self-capability and self-confidence domain toward teaching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teachers rated the highest score on the domain of willing to change their strategy to teach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3. The regular education teachers who have special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have more positive aspect toward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than others.

主题分类 醫藥衛生 > 醫藥總論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胡永崇、蔡進昌、陳正專(2001)。高雄地區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態度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國民教育研究集刊,9,235-257。
    連結:
  2. Barkley, R. A.(2006).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 handbook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New York, NY:The Guilford Press.
  3. Barkley, R. A.,Murphy, K. R.(2001).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 Clinical Workbook.New York, NY:The Guilford Press.
  4. Berryman, J.D.,Berryman, C.R.(1981).Paper presented at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meeting.Los Angeles:ERIC.
  5. Brown, K. S.,Welsh, L. A.,Hill, K. H.,Cipko, J. P.(2008).The efficacy of embedding special education instruction i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4(8),2087-2094.
  6. Bunch, G.,Lupart, J.,Brown, M.(1997).Resistance and acceptance: Educator attitudes to inclusion of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ERIC.
  7. Friend, M.,Bursuck, W. D.(1996).Including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a practical guide for classroom teachers.Boston:Allyn and Bacon.
  8. Number of students ages 6 through 21 served under IDEA, Part B, in the U.S. and outlying areas, by disability category,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and year: 1995 through 2004
  9. Knoll, J. A.,Obi, S. C.(1997).An analysis of inclusive education in eastern Kentucky: Final project report.ERIC.
  10. Miller, K. J,Savage, L. B.(1995).Including General Educators in Inclusion.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f American Council on Rural Special Education,Las Vegas:
  11. Nijmeijer, J. S.,Minderaa, R. B.,Buitelaar, J. K.,Mulligan, A.,Hartman, C. A.,Hoekstra, P. J.(2008).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social dysfunctioning.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8(4),692-708.
  12. Siegel, J.,Jausovec, N.(1994).Improving teacher attitudes toward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ERIC.
  13. UNESCO(1985).Helping Handicapped Pupils in Ordinary Schools: Strategies for Teacher Training.Paris:UNESCO.
  14. UNESCO(2000).Meeting Special/Diverse Educational Needs: Making Inclusive Education a Reality.Dakar, Senegal:In World Education Forum.
  15. 王天苗(1999)。發展遲緩幼兒融合式幼教模式之建立與實施成效研究(I)。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6. 王文科主編(1997)。特殊教育導論。台北:心理。
  17. 王淑霞(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特殊教育行政碩士班。
  18.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19. 何素華、陳政見主編(2001)。在融合的教育環境中如何設計課程。融合教育論文集
  20. 吳幸祝(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21. 吳昆壽(1998)。融合教育的省思。特教新知通訊,5(7),1-2。
  22. 吳亭芳、陳明聰、王華沛(2000)。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e世代特殊教育。台北: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23. 吳勝儒(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
  24. 吳麗君(198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25. 宋維村(2000)。自閉症兒童輔導手冊。台北市:教育部特殊教育小組。
  26. 李水源、陳琦蓉(2003)。普通班教師面對身心障礙學生之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4,1-20。
  27. 李美齡(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
  28. 李茂興譯(1995)。社會心理學。台北:揚智。
  29. 李碧真(199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30. 李麗娟(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系教育。
  31. 林貴美(2000)。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e世代特殊教育。台北: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32. 林貴美、陳政見主編(2001)。融合教育論文集。嘉義: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33. 邱上真(2000)。普通班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之因應措施-帶好每位學生:理論實務與調查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34. 邱上真(2001)。普通班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之因應措施、所面對之困境及所需之支持系統。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1,1-26。
  35. 邱上真(2002)。特殊教育導論。台北:心理出版社。
  36. 邱佩瑩(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
  37. 邱鈺喬(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
  38. 洪雪萍(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
  39. 洪儷瑜(1998)。ADHD學生的教育與輔導。台北:心理出版社。
  40. 學習障礙特學生的教育與輔導
  41. 胡永崇、王文科主編(2000)。特殊教育導論。台北:心理出版社。
  42. 張蓓莉、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主編(2000)。聽覺障礙兒童輔導手冊。特殊教育學生輔導手冊,7,7-8。
  43. 張靜雯(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
  44. 教育部(2007)。特殊教育統計年報。台北市:教育部。
  45. 教育部(2008)。特殊教育統計年報。台北市:教育部。
  46.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身心障礙教育報告書:充分就學、適性發展。台北市:教育部。
  47. 莊慶文(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48. 連明剛(2005)。強化身心障礙學生之學習與發展工作坊研習手冊。嘉義縣:國立嘉義大學教育部特殊兒童普查小組。
  49. 連明剛(1993)。中華民國第二次特殊兒童普查報告。台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50. 郭生玉(1995)。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
  51. 陳金池(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52. 鈕文英(2000)。國小階段實施融合教育可行模式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53. 鈕文英、邱上真、任懷鳴(2000)。國小階段實施融合教育可行模式之研究。台北:教育部特殊教育小組。
  54. 黃馭寰(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55. 楊坤堂(2003)。特殊教育叢書(90)。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
  56. 楊坤堂(1995)。學習障礙兒童。台北:五南。
  57. 楊瑞文(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
  58. 歐用生(1999)。從「學校再造」到「學校再生」-新世紀的學校。台灣書店。
  59. 蔡明富(1998)。融合教育及其對班級經營的啟示。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6,349-380。
  60. 蔡明富(1999)。從融合教育趨勢探討其對普通教育的啟發。菁莪,10(4),36-43。
  61. 黎慧欣(1996)。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論文。
  62. 謝秀霞(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63. 謝政隆(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64. 鍾玫菁(1999)。學前融合教育實施之探討。新竹師範學報,12,381-395。
  65. 蘇燕華(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蔡淑妃、陳佩玉(2015)。班級層級功能本位介入小組方案(CW-FIT)的內涵與應用。特教論壇,19,24-34。
  2. 陳心怡,胡倫茹,洪儷瑜(2022)。班級層級功能本位介入小組方案改善國小融合班學生課堂參與行為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7(1),29-60。
  3. 陳佑任、林俊瑩、林玟秀(2013)。學前教師特教工作勝任感與工作滿意度的影響機制:學歷、年資與專業訓練的作用。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9(1),117-142。
  4. 胡永崇(2018)。二個輕度智能障礙伴隨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的輔導案例及其對融合教育案的啟示。特教論壇,25,81-97。
  5. 黃傳永(2016)。兒童輔導中家長諮詢的運用-以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為例。輔導季刊,52(4),1-10。
  6. 邱素梅(2016)。學習障礙學生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特殊教育發展期刊,61,85-96。
  7. 蘇郁雯、陳永欽、林哲瑩(2015)。國小普通班教師對成骨不全學生的態度之研究。身心障礙研究,13(1),35-51。
  8. 顏瑞隆(2014)。從社會資本觀點談臺灣融合教育的發展。臺灣體育學術研究,133,27-34。
  9. 鄭津妃(2017)。中年輕症自閉症男性的成長境遇與自我調適。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2(2),57-84。
  10. 鄭津妃、張正芬(2014)。融合教育的績效:SNELS 資料庫國中障礙學生的學校適應與滿意。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9(3),81-109。
  11. (2011)。師資培育職前教育課程評鑑之研究—以特殊教育導論為例。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12,29-58。
  12. (2015)。國小普通班自閉症學生行為問題解決之探究。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17,105-128。
  13. (2015)。影響國小普通班教師教導身心障礙學生專業知能與勝任感因素之研究:由特殊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分析。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17,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