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戲曲的程式化身體语言

并列篇名

Body Languages in Opera

DOI

10.7021/PAJ.200507.0359

作者

陳世雄(Shi-Xiong Chen)

关键词

程式化身體語言 ; 戲劇語言 ; 東西方戲劇比較 ; body language system ; opera language ; comparison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opera

期刊名称

臺灣戲專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11期(2005 / 07 / 01)

页次

359 - 39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戲曲語言中的身體語言為主題,佐以演出者的自述文獻,和西方經典戲劇論述的對照,探討什麼是中國戲曲中的身體語言程式化、程式化的起源以及程式化和文化間的關係。中國戲曲的程式化身體語言在西方的話劇或舞劇相當不同,它從自然生活型態,依據美的原則提煉出「格律性」;也具備表演形式可以泛用於同類劇目或是人物上的「規範性」;但在不同行當、不同情境下,程式也會跟著活用變化,顯示出程式化身體語言既具體又抽象的二重性。第二部份程式化身體語言的起源,提出四種起源的解釋,作者以為中國封建意識社會的規範性較能解釋程式化語言現象。第三部份,比較清朝黃旛綽的「梨園原」與印度婆羅多的「舞論」,歸結中國文化和印度文化在戲劇表現上的差異。最後討論性別反串的身體語言問題,反串的身體語言不限於舞台之上,還必須要實踐在日常生活中的全部過程,男性要隨時隨地都在進行「異性心理-生理體驗」,因而呈現出一種女性演員無法達到的特殊美感。

英文摘要

This essay will discuss and compare the body languag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and western opera using biographical documents and archives from performers. The essay will discuss about the system of body languages, the origin of the body languages and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hese body languages. The body language system in Chinese opera is vastly different from western opera. Chinese opera body language developed from a natural form where rules of engagement are based on principles of beauty. The body language is also used as an interchangeable template between operas of the same type or characters of the same nature. This means that the body language may be dynamically altered to match different situations and different settings giving it an abstract yet concrete nature. There are four possible origins of body language system in Chinese opera and the essay will explore the historical roots in these origins. In the third part of the essay, the author will discuss about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and Indian opera to illustrate the cultural differ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forms. Lastly, the essay will discuss about male actors in a female role and the significance body language has on portraying these physically challenging roles and the unique beauty that aroused from the physical contradic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1983)。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 (1999)。陳貽亮戲曲文論選。中國戲劇出版社。
  3. (1986)。狄德羅美學論文選。人民文出版社。
  4. (1990)。中國京劇史。中國戲劇出版社。
  5. (1981)。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講演談話書信集。中國電影出版社。
  6. 弗裏德利希•席勒(1996)。秀美與尊嚴。文化藝術出版社。
  7. 李穎(1998)。日本歌舞伎藝術。大眾文藝出版社。
  8. 孟昭毅(1997)。東方戲劇美學。經濟日報出版社。
  9. 季羨林主編(1991)。印度古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0. 金克木(1980)。舞論。人民文學出版社。
  11. 阿•阿尼克斯特(1965)。莎士比亞時代的戲劇。莫斯科:
  12. 阿甲(1990)。戲曲表演規律再探。中國戲劇出版社。
  13. 阿甲(1962)。戲曲表演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14. 阿甲。戲曲表演規律再探
  15. 阿爾托(1993)。殘酷戲劇-戲劇及其重影。中國戲劇出版社。
  16. 威廉•馮•洪堡特(1999)。論人類語言結構的差異及其對人類精神發展的影響。商務印書館。
  17. 秋文(1983)。《中國戲曲藝術的美學問題》,《戲劇美學問題》。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18. 格洛托夫斯基(1999)。邁向質樸戲劇。中國戲劇出版社。
  19. 高宣揚(2003)。後現代主義哲學講演錄。商務印書館。
  20. 張庚(1983)。《中國戲曲》,《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1. 梅蘭芳(1961)。舞臺生活四十年。中國戲劇出版社。
  22. 梅蘭芳。舞臺生活四十年
  23. 莊長江。戲俗禁忌
  24. 陳世雄(1989)。《戲劇思維的三種基本方式》,《文藝研究》,4
  25. 程硯秋。戲曲表演藝術的基礎-「四功五法」
  26. 黃育馥(1998)。《京劇、蹺和中國的性別關係》(1902-1937)。三聯書店。
  27. 黃旛綽(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中國戲劇出版社。
  28. 黃寶生(2002)。舞論選譯
  29. 黃寶生(1999)。印度古典詩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0. 葉長海。中國戲劇學史稿。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31. 鄭傳寅(2004)。傳統文化與古典戲曲。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32. 謝明、薛沐。《戲劇動作審美談》,《戲劇美學論集》
  33. 謝洛娃(1979)。黃旛綽的〈梨園原〉與中國古典戲曲美學。莫斯科:
  34. 蘇國榮(1986)。中國劇詩美學風格。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