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土地徵收與土壤污染責任

并列篇名

Taking and Soil Pollution Liabilities

DOI

10.6677/JTLR.201405_17(1).0003

作者

蔡玉娟(Yu-Chuan Tsai)

关键词

土地徵收 ; 土壤污染 ;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 ; 不動產 ; 褐地 ; 環境 ; Environment ; Brownfield ; Real Estate ; Soil pollution ; Soil and Groundwater Pollution Remediation Act ; Taking

期刊名称

臺灣土地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7卷1期(2014 / 05 / 01)

页次

37 - 5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土壤污染的形成往往透過污染物質經年累月之累積,因此具有在早期不易發覺之特性。為解決過去土壤污染之問題,台灣於2000年制定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又於2010年大幅修正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擴大責任主體與責任範圍。然而土地資源不單為公共財,其尚得依法律規定作為私有財產,並透過各項交易行為機制,移轉於各主體之間。本文以較鮮被探討之土地徵收行為為主軸,探討其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上污染整治責任之歸屬。

英文摘要

Soil pollution is formatted by the long years of accumulation of pollutants and not easily found in the early days. To solve past soil pollution issues, Taiwan enacted Soil and Groundwater Pollution Remediation Act in 2000. In 2010, Taiwan amended the Act to expand the areas of responsible subjects and liabilities. However, the land resource is not only the public property; it may also be the private property in accordance to the laws and transferred between the different subjects through the trading mechanism. This article selected taking issue which was less mentioned by related research materials, and analyze how to allocate soil pollution liabilities to related subjects when taking soil polluted lands for public use.

主题分类 基礎與應用科學 > 永續發展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翠萍(2010)。褐地重建中的公民參與及政策間隙—以中石化舊台鹼安順廠戴奧辛污染為例。公共行政學報,34,123-151。
    連結:
  2. 林子欽、陳振惟(2009)。受污染工業土地之風險、污名與價值:美國經驗的啟示。住宅學報,18(2),23-44。
    連結:
  3. 林良哲(自由時報),2010,花4 千多萬買市府徵收分配地地下埋爐碴,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pr/27/today-center8.htm
  4. 日本國土交通省,公共用地取得における土壌汚染への対応に係る取扱指針,資料來源:http://www.mlit.go.jp/kisha/kisha03/01/010430/01.pdf
  5. 公共用地に関する土壌汚染策研究会(2004)。,未出版
  6. 李淑明(2013)。債法各論。台北:元照。
  7. 李惠宗(2012)。行政法要義。台北:元照。
  8. 邱聰智(2008)。新訂債法各論(上)。台北:元照。
  9. 洪淑幸(2009)。行為責任與狀態責任在行政罰法之探討—高雄高等行政法院九十五年訴字第一一九號判決評釋兼論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全國律師,11月號,18-27。
  10. 津村孝(2003)。土壌汚染策費用と不動の取引価格。大阪:清文社。
  11. 翁岳生編(2006)。行政法(上)。台北:元照。
  12. 陳立夫(2011)。土地法研究(二)。台北:新學林。
  13. 陳慈陽(2011)。環境法總論。台北:元照。
  14. 陳聰富(2012)。民法概要。台北:元照。
  15. 溫豐文(2013)。土地法。台中:自刊。
  16. 詹弘毅、黃文彥、劉文堯、董上銘、林啟燦、高志明(2011)。國土污染暨髒地資產之活化再甦實務。工業污染防治,119,21-51。
  17. 蔡瑄庭(2012)。除弊後興利—論土壤污染場址再利用之獎勵機制。台灣環境與土地法學雜誌,4,55-70。
被引用次数
  1. 黃仁志,張聖琳(2021)。反思與探索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的鄉村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23,5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