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後現代教育思潮與後現代校園建築規畫

并列篇名

Postmodern Educational Thoughts and the Planning of Postmodern School Buildings

DOI

10.3966/160683002015090099002

作者

黃庭鈺(Ting-Yu Huang)

关键词

後現代教育思潮 ; 後現代校園建築 ; 校園建築規畫 ; postmodern educational thoughts ; postmodern school building ; planning for school buildings

期刊名称

學校行政

卷期/出版年月

99期(2015 / 09 / 16)

页次

22 - 4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後現代教育思潮之內涵與後現代校園建築之規畫精神。首先從後現代教育思潮之「強調多元」、「包容差異」、「回歸本土」、「重視個體」及「創新觀念」的內涵切入,說明後現代建築的特性為「賦予建築空間多元意義」、「融合建築形式的雙重性」、「講究建築的符號及文脈」、「重視生態與使用者參與」、及「顛覆傳統或採解構設計」,並嘗試結合後現代教育思潮的內涵及後現代建築的特性,歸納梳理出後現代校園建築的規畫精神為「賦予建築空間多元意義,服膺多元教育之方向」、「融合建築形式的雙重性,體現包容差異之精神」、「講究建築的符號及文脈,呼應回歸本土之主張」、「重視生態與使用者參與,發揮生命個體之特性」及「顛覆傳統或採解構設計,促動教育觀念之創新」。期能以後現代校園建築所反映的教育理念和規畫精神,激盪出更多元、創新的思維與學習體驗。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postmodern educational thoughts and the spirits of the planning of postmodern school buildings. The following three points will be analysed. First, analyse postmodern educational thoughts, which include emphasis on diversity, tolerance of differences, appreciation for local features, respect for users, and innovation of ideas. Second, indicate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ostmodern architecture in terms of the following aspects: interpreting architecture with multiple meanings, mixing the dual coding of architectur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symbolic and contextual implications of architecture, emphasiz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users' participation, and overturning the conventional concepts or adopting deconstructionist designs. Furthermore, this article also tries to integrate the above two parts in order to generalize the spirits of the planning of postmodern school buildings, which accordingly will advocate more diverse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learning experiences for campus users.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何乏筆(2010)。哲學生命與工夫論的批判意涵:關於晚期傅柯主體觀的反思。文化研究,11,143-167。
    連結:
  2. 洪如玉(2007)。後現代教育是否可能?自由反諷教育觀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52(1),45-62。
    連結:
  3. 黃庭鈺(2015)。校園建築美學規劃對學生學習成就影響之探析。學校行政雙月刊,96,17-38。
    連結:
  4. 維基百科(2015)。雅克·德希達。2015年7月21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B%85%E5%85%8B%C2%B7%E5%BE%B7%E9%87%8C%E8%BE%BE。
  5.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15). Jacques Derrida. Retrieved July 21, 2015, from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derrida/#Dec
  6. 維基百科(2015)。後現代主義建築。2015年7月21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90%8E%E7%8E%B0%E4%BB%A3%E4%B8%BB%E4%B9%89%E5%BB%BA%E7%AD%91。
  7. 劉育忠(2007)。後現代主義、後結構主義與教育。2015年7月22日,取自http://tedycliu.blogspot.tw/2011/05/blog-post_5711.html。
  8. Wikipedia(2015). Charles Jencks. Retrieved June 10, 2015,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arles_Jencks
  9. Education World (2015). Designing Schools That Enhance Student Learning. Retrieved June 10, 2015, from http://www.educationworld.com/a_issues/chat /chat263.shtml
  10. 高鼎壹、蘇文伶(2009)。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2015年7月22日,取自http://english.fju.edu.tw/lctd/List/TheoristsIntro.asp?T_ID=23
  11. 維基百科(2015)。後現代主義。2015年7月21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0%8E%E7%8E%B0%E4%BB%A3%E4%B8%BB%E4%B9%89。
  12. 石振弘(2004)。劉育東用數位建築寫明日歷史。2015年6月10日,取自http://www.pac.nctu.edu.tw/Report/report_more.php?id=2020
  13. Doll, W. E.(1993).A Post-modern Perspective on Curriculum.NY:Teachers College Press.
  14. Jencks, C.(2011).The Story of Post-Modernism.UK:John Wiley & Sons Ltd.
  15. Kellner, D.(1989).Jean Baudrillard: From Marxism to Postmodernism and Beyon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6. Lippman, P.C.(2010).Evidence-Based Design of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 Responsive Approach to Creating Learning Environments.Hoboken, NJ:John Wiley & Sons, Inc..
  17. Lyotard, J. F.,Benningyon, G.(Trans.),Massumi, B.(Trans.)(1984).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esota Press.
  18. OECD(2006).21th Century Learning Environments.Paris:OECD Publishing.
  19. OECD(2011).Designing for Education: Compendium of Exemplary Educational Facilities 2011.Paris:OECD Publishing.
  20. Pauline, R.(1991).Post-Modernism and the Social Sciences.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1. Rorty, R.(1989).Contingency, Irony and Solidarity.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2. Smart, B.(1985).Michel Foucault.London:Tavistock Publications Ltd..
  23. Woolner, P.(2010).The Design of Learning Spaces.London: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 Group.
  24.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12)。綠色校園建設參考手。新北市: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5. 王蘭生(2009)。生活與藝術相遇。臺北市:藝術家。
  26. 朱元鴻譯、Kellner, D.、Best, S.(1994)。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臺北市:巨流。
  27. 老硪(1996)。後現代建築。臺北市:揚智文化。
  28. 吳介禎譯、Jencks, Charles(1998)。後現代建築語言。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29. 阮慶岳(2012)。弱空間:從道德經看臺灣當代建築。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30. 季桂保(2002)。布希亞。臺北市:生智。
  31. 林海清(2000)。後現代學校建築趨勢之探討―談學校建築的解構與建構。優質的學校環境,臺北市:
  32. 建築師公會編(1997)。臺灣的學校建築。臺北市:建築師公會。
  33. 孫全文(2006)。當代建築思潮與評論。臺北市:田園城市。
  34. 桂景星(2014)。看見台灣‧看見新榮:後現代校園空間規畫實驗的小學創校觀。學校建築的革新與發展,臺北市:
  35. 張文軍(1998)。後現代教育。臺北市:揚智文化。
  36. 張國清(1995)。羅逖。臺北市:生智。
  37. 傅朝卿(2013)。臺灣建築的式樣脈絡。臺北市:五南。
  38. 湯志民(2006)。學校建築與校園規畫。臺北市:五南。
  39. 湯志民(2014)。後教改臺灣校園建築的革新與發展。學校建築的革新與發展,臺北市:
  40. 湯志民編(2014)。後現代教育與發展。臺北市:高等教育。
  41. 馮朝霖(2003)。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情性與創化。臺北市:高等教育。
  42. 黃乃熒編(2007)。後現代思潮與教育發展。臺北:心理。
  43. 黃庭鈺(2002)。臺北市國小室外空間規畫與兒童社會遊戲行為之研究。優質的學校環境,臺北市:
  44. 黃庭鈺(2014)。後現代校園建築規畫精神與美學特色之探析。學校建築的革新與發展,臺北市:
  45. 黃庭鈺(2001)。色彩在學校建築與校園環境上的運用。e世紀的校園新貌,臺北市:
  46. 楊大春(2002)。德希達。臺北市:生智。
  47. 楊洲松(2000)。後現代知識論與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48. 楊裕富編、林萬福編(2004)。後現代設計藝術。臺北市:田園城市。
  49. 詹紹威(201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中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50. 漢寶德(2002)。建築的精神向度。臺北市:建築情報。
  51. 劉育東(2007)。數位建築與東方實驗。臺北市:天下文化。
  52. 潘鑫宏(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雲林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53. 鄭祥福(1995)。李歐塔。臺北市:生智。
  54. 簡志明編(2003)。為下一代蓋所好學校:突破與創新―新校園運動。臺北市:百巨國際文化。
被引用次数
  1. 張鈺淇,林志成(2020)。國小公共設施避免國家賠償責任之管理智慧研究。學校行政,128,263-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