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台灣工藝研究的議題-一個後殖民文化論述的觀點

并列篇名

Taiwanese Crafts and Its Research Issues-A Post-colonial Perspective

DOI

10.6381/JD.200406.0001

作者

林媛婉(Patricia Yuen-Wan Lin)

关键词

台灣工藝 ; 傳統 ; 文化研究 ; 後殖民文化論述 ; 文化認同 ; Taiwanese craft ; Tradition ; Cultural Studies ; Post-Colonialism ; Cultural identity

期刊名称

設計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9卷2期(2004 / 06 / 01)

页次

1 - 1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文化研究的後殖民觀點來討論台灣傳統工藝的定義,歷史書寫及其實踐層面的設計教育三個議題。近年來台灣的工藝研究,隨著社會人文學科研究方法的加入,已漸漸地由以「物」為研究對象的模式,發展到以「人」為思考中心來進行。本文即以這種以「人與社會」為主軸的思維方式,提出台灣工藝研究與台灣這個後殖民社會的相關議題。其目的在藉由後殖民文化研究論述,在我們當前研究工藝承傳技術與致力保存傳統文化的同時,提供一個分析台灣傳統與工藝設計史的觀點;並為目前的設計教育領域,提供一個文化理論基礎,進而由過去的歷史經驗中進一步思索傳統工藝產業及台灣地域振興文化規劃的發展方向。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discusses research issue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traditional crafts from a post-colonial persp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a social context research method to the current research trends that focus on the content and techniques of Taiwanese traditional crafts. The study also aims to connect the past history of traditional crafts with local cultural movement prevailing among local communities in Taiwan. The definition of crafts tradition, crafts historical writing, and crafts design education are the three major issues proposed by the author on examining how Taiwanese colonial history influences the development of its crafts development. The study stems from personal experiences of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during doctoral dissertation writing and current teaching experience in the Department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Aware of the lack of social and cultural theories in the design field, the author proposes a post-colonial perspective to enrich art and design cultural research.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社會科學 > 傳播學
参考文献
  1. Anderson, B.、吳叡人譯(1999)。Imagined communities想像的共同體。台北:時報文化。
  2. Ashcroft, B.,Griffiths, G.,Tiffin, H.(1998).Key concepts in post-colonial studies.London:Routledge.
  3. Bahbha, H. K.(1994).The location of culture.London:Routledge.
  4. Bourdieu, P.,Passeron, J.(1990).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London:Sage.
  5. Fanon, F.(1986).Black skin, white masks.New York:Grove Press.
  6. Hobsbawm, E.,Terence, Ranger.(Eds)(1992).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 Hobsbawm, E.、Terence, Ranger.Eds(2002)。被發明的傳統。台北:貓頭鷹。
  8. Kikuchi, Y.(2001).Refracted colonial modernity: Vernacularism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aiwanese crafts.Conference paper,Taipei, Taiwan:
  9. Lin, P. Y. W.(2000).Canada,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10. Lowenthal, D.(1985).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 Said, Edward.(1978).Orientalism.台北:立緒文化出版社.
  12. Said, Edward.(1993).Culture and imperialism.台北:立緒文化出版社.
  13. Sardar, Z.,陳貽寶(譯)(1998).Cultural studies for beginners.台北:立緒文化出版社.
  14. Shiao, A-Chin.(2000).Contemporary Taiwanese cultural nationalism.London:Routledge.
  15. Williams, R.,彭淮棟(譯)(1963).Culture and society 1780-1950.台北:聯經出版社.
  16. 江韶瑩(1992)。臺灣工藝的發展與變遷(中)。臺灣美術,15,56-60。
  17. 江韶瑩(1991)。臺灣工藝的發展與變遷(上)。臺灣美術,14,22-43。
  18. 江韶瑩(1992)。臺灣工藝的發展與變遷(下)。臺灣美術,16,85-90。
  19. 李友邦(1991)。日本在臺灣之殖民政策。台北:世界翻譯社。
  20. 林秀鳳、王國裕、陳泰松、黃世輝(1994)。竹山郡竹材工藝傳習所的誕生與影響。中日韓第三屆設計「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論文集
  21. 林秀鳳、王國裕、陳泰松、黃世輝(1998)。竹山郡竹材工藝傳習所的誕生與影響。中日韓亞洲設計研討會論文集
  22. 林品章(1994)。台灣設計文化的省思。設計,59,56-61。
  23. 徐文琴(1993)。清及日據時期台灣陶瓷發展探討。現代美術,46,23-32。
  24. 翁徐得(1994)。臺灣手工業現況簡報。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
  25. 翁徐得編(1998)。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所志。南投:台灣工藝研究所。
  26. 莊伯和(1998)。臺灣傳統工藝。台北:漢光文化出版社。
  27. 陳光興主編(2000)。文化研究在臺灣。台北:巨流出版社。
  28. 陳怡芳(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灣藝術大學。
  29. 陳景揚(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30. 陳新上(1999)。臺灣陶瓷探(四)泉州磁灶-鶯歌陶瓷的故鄉(上)。陶藝,24,98-103。
  31. 陶東風(2000)。後殖民主義。台北:揚智文化。
  32. 黃麗淑、翁徐得(2000)。臺灣的漆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33. 楊裕富(1998)。設計的文化基礎。亞太圖書出版社。
  34. 趙既昌(1985)。美援的運用。台北:聯經出版社。
  35. 滕守堯(1997)。藝術社會學描述。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6. 蔡美麗(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37. 賴建都(2002)。臺灣設計教育思潮與演進。台北:龍溪圖書。
  38. 謝東山(2001)。台灣現代陶藝體制源起。現代美術學報,4,187-215。
  39. 簡瑛瑛主編(1997)。當代文化論述: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台北:立緒文化出版社。
  40. 顏水龍(1994)。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所志序言。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2006)。從器的觀點論當代金工創作的幾個面向。現代美術學報,12,63-88。
  2. (2015)。柳宗悅的茶器工藝美學。大葉大學通識教育學報,16,10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