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原型理論與原型設計

并列篇名

The Archetypal Theory and Archetypal Design

DOI

10.6381/JD.200412.0001

作者

林銘煌(Ming-Huang Lin);鄭仕弘(Jude S. H. Cheng)

关键词

原型 ; 符號 ; 產品設計 ; 造形 ; Archetype ; Sign ; Product design ; Form

期刊名称

設計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9卷4期(2004 / 12 / 01)

页次

1 - 1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將分析心理學和文學評論的原型理論,引用到產品設計上,從原型的角度來看產品設計。首先介紹在分析心理學上,個人潛意識、集體潛意識的概念,和文學評論中,各種文類如神話、詩歌、小說等原型的表現;再充份深入剖析原型符號的性質,以及帶入設計領域應注意的要點;最後依原型設計的各種特性與邏輯,本研究嘗試用論述與設計實例,把原型的表現形式分為「重組原型」、「借用原型」、「破壞原型」等三個類別,來探討原形符號的運用與設計上的變化。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brings the archetypal theory in analytical psychology and literary criticism into product design, and then looks at designs from archetypal viewpoint. First of all, it introduces and discusses the concepts of personal subconscious and collective subconscious in analytical psychology, and the performances of myth, poem, and fiction. Then it analyses and illustrates the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of archetypal icons and important issues when archetypal theory is brought to design.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 and the logics of archetypal designs, it divides them into three groups-'reconstructive archetypes'. 'borrowing archetypes' and 'breaking archetypes' to examine their applications and challeng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社會科學 > 傳播學
参考文献
  1. Cassirer, Ernst、甘陽譯(1990)。人論。台北:桂冠。
  2. Collins, Michael,Papadakis, Andreas.(1989).Post-Modern Design.New York:Rizzoli.
  3. Culler, Jonathan、張景智譯(1992)。索緒爾。台北市:桂冠。
  4. Fischer, Volker (ed.)(1980).Design Now-Industry or Art?.Munich:Prestal-Verlag.
  5. Frye, Northrop(1957).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Orlando: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6. Frye, Northrop、陳慧譯(1998)。批評的剖析。天津:百花文藝。
  7. Jung, Carl Gustav.(1980).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Psyche.New York:Routledge & Kegan Paul.
  8. Jung, Carl Gustav.(1980).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w York:Routledge & Kegan Paul.
  9. Jung, Carl Gustav、吳康譯(1999)。心理類型。台北:桂冠。
  10. Jung, Carl Gustav、楊懦賓譯(2001)。東洋冥想的心理學。台北:商鼎文化。
  11. Jung, Carl Gustav、劉國彬譯、楊德友譯(2001)。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台北:張老師。
  12. Kuiper, Kathleen (ed.)(1995).Merriam Webster's Encyclopedia of Literature.Springfield:Merriam-Webster.
  13. Summerson, John、蔡毓芬譯(1999)。古典建築語言。台北:地景。
  14. Sweet, Fat(1998).Philippe Starck: Subverchic Design.London:Thames and Hudson.
  15. 白川靜、杜正勝譯(2001)。詩經的世界。台北市:東大。
  16. 伍至學(1998)。人性與符號形式:卡西勒<人論>解讀。台北巿:臺灣書店。
  17. 何新(1989)。藝術現象的符號-文化學闡釋。台北巿:明鏡文化。
  18. 里德、孫旗譯(1980)。現代藝術哲學。台北巿:東大。
  19. 林銘煌(2001)。傳統與創新在設計上的關係。數位化時代的設計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20. 林銘煌、黃慶賢(2002)。比喻設計的邏輯關連與視覺認知。設計學報,7(2),1-22。
  21. 常若松(2000)。人類心靈的神話: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台北:貓頭鷹。
  22. 黃繼持編(1994)。魯迅著作選。台北:商務。
  23. 黑格爾、朱孟實譯(1981)。美學。台北:里仁。
  24. 劉美玲編(2001)。少與多-法國國立當代藝術基金會設計收藏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25. 鄭仕弘、林銘煌(2003)。原型錯置應用於產品設計的研究。<掌握學術新趨勢、接軌國際化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設計組論文集
被引用次数
  1. Wu, Se-Hwa,Fan, Hsueh-Liang,Chen, Yi-Wen(2015).The Value of Uselessness: Entrepreneurial Initiative through Resource Bricolage in Start-up Design Firms.商略學報,7(3),151-170.
  2. 曾榮梅(2008)。「視覺化」與當代設計思維。設計學研究,11(2),1-19。
  3. 廖軍豪、林銘煌、方裕民(2006)。「失諧-解困」理論與設計邏輯中的幽默理解歷程。設計學報,11(2),65-81。
  4. 林銘煌(2012)。極簡主義在設計上的形式表徵與發展趨向。Journal of Design,17(1),78-99。
  5. 項維欣、陳意文、吳思華(2010)。資源基礎觀點下之資源拼湊與價值創造:以台灣翅帆開發創新產品為例。科技管理學刊,15(2),1-20。
  6. 張恭領(2015)。以「限位」為接合設計之概念建構。藝術學報,97,161-185。
  7. 鄭仕弘、林銘煌、方裕民(2008)。幽默設計的類別與表現技巧。設計學報,13(3),61-80。
  8. (2011)。從設計史與設計理論探討產品設計之減法思維。樹德科技大學學報,13(1),9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