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抽象”在藝術與設計之再定義

并列篇名

Redefining Abstraction in Visual Art and Design

DOI

10.6381/JD.200509.0081

作者

許峻誠(Chun-Cheng Hsu);王韋堯(Regina W. Y. Wang)

关键词

抽象理論 ; 簡化程度 ; 物體辨識理論 ; 視覺藝術 ; 視覺傳達設計

期刊名称

設計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0卷3期(2005 / 09 / 01)

页次

81 - 9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藝術與設計中的「抽象(abstraction)」一詞,其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遠古人類塗鴉及造物活動開始。一般對於「抽象」的定義是“從多數事物中抽取其共同特徵,綜合而成的概念”,但在藝術與設計中所謂的抽象則多了其它特殊意涵。此外,隨著現代藝術(art)與設計(design)的分野,藝術與設計中抽象之定義及發展是否有差異?本文從哲學、科學、藝術學、設計學以及心理學等領域,對藝術與設計中的「抽象」再定義。 本文主要以檔案法進行文獻探究並以分析研究法進行因果關係的討論,研究結果可分成三個部分作說明。第一,研究從抽象的定義以及其中所衍生的易混淆術語進行釐清。第二,歸納藝術/設計中各抽象學派的論點並進行比較,結果發現藝術/設計中對於抽象理論的研究途徑主要可以分成「外部視覺模仿」以及「內部心理機制」兩種,前者重點在外部實體的抽象化,後者則是內部抽象的具體化。第三,研究從物體辨識理論(object recognition theory)的角度探究抽象表現與視覺辨識度的關係,並針對抽象在藝術學與設計學中漸漸產生之差異進行分析,發現「辨識性(recognizability)」是造成差異的主要因素。研究結果希望累積藝術與設計中的抽象理論,並可作為未來研究發展之框架基礎。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社會科學 > 傳播學
参考文献
  1. Arnheim, R.(1974).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 a psychology of the creative eye.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 Arnheim, R.(1969).Visual thinking.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 Arnheim, R.(1966)。藝術的心理世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4. Arnheim, R.(1947).Perceptual abstraction and art.Psychological Review,54,66-82.
  5. Bell, C.、周金環、馬鍾元譯(1991)。藝術(Art)。台北市:商鼎文化。
  6. Boas, F.(1951).Primitive art.The Capitol Publishing.
  7. Chipp, H.、余珊珊譯(1995)。現代藝術理論(Theories of Modern Art)。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8. Eysenck, M.W.,Keane, M.T..Cognitive Psychology-A Student`s Handbook.
  9. Focillon, H.、吳玉成譯(2001)。造形的生命。台北市:田園城市。
  10. Goldwater, R.(1993).Primitivism in modern art.江蘇美術出版社.
  11. Gombrich, E.H.(1969).Art and illusion: 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2. Gombrich, E.H.(1982).The image & the eye.London:Phaidon Press Ltd.
  13. Gooch, B.,Reinhard, E.,Gooch, A.(2004).Human Facial Illustrations: Creation and Psychophysical Evaluation.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23(1),27-44.
  14. Goodman, N.(1976).Languages of art: an approach to a theory of symbols.Indianapolis:Hackett.
  15. Hale, N.C.(1981).Abstraction in art and nature.N.Y.:Watson-Guptil Publication.
  16. Hall, S.(Ed.)(1997).Representation.London:SAGE Publications.
  17. Karb, P.(1973).A primer of visual literacy.Cambridge:the MIT Press.
  18. Langer, S.K.(1953).Feeling and form: a theory of art developed from philosophy in a new key.N.Y.:Scribner.
  19. Mayer, R.(1981).A Dictionary of Art terms and Techniques.N.Y.:Happer & Row.
  20. Meyer,Laveson(1981).An Experience Judgement Approach to Tactical Flight Trainning.Paper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Human Factors Society-25th Annual Meeting
  21. Norman, D.(1998).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London:MIT Press.
  22. Ocvirk, G.,Stinson E.,Wigg, R.,Bone, O.,Cayton, L.,江怡瑩(譯)(2004).藝術原理與應用.台北市:六合出版社.
  23. Osborne, Harold(1979).Abstraction and artifice in twentieth-century art.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4. Osborne, Harold(1976).Ways of abstraction. Non-Iconic Abstraction.The British Journal of Aesthetics,16,243-253.
  25. Solso, R.L.(1994).Cognition and the Visual Arts.Cambridge:MIT Press.
  26. Withrom, S.(2003).Toon Art: The graphic art of digital cartooning.England:ILEX.
  27. Worringer, W.(1953).Abstraction and empathy: a contribution to the psychology of style (Abstraktion und Einfuhlung).N.Y.: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28. 中國大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1987)。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9. 司有侖主編(1997)。當代西方美學新範疇辭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0. 台北市立美術館(1992)。進入抽象世界。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
  31. 台灣中華書局編輯部(1981)。辭海。台北市:台灣中華書局。
  32. 何懷碩(1998)。苦澀的美感。台北市:立緒出版社。
  33. 抽象與科學理論的建構
  34. 李澤厚(2003)。美學三書。天津市: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35. 沐小虎(1999)。建築創作中的藝術。台北市:洪葉文化。
  36. 易中天、陳建娜、董炎、郭勇、徐強(2001)。人的確證-人類學藝術原理。上海市:上海文藝出版社。
  37. 俞建章、葉舒憲(1990)。符號:語言與藝術。台北市: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38. 姜一涵(1992)。「形」是宇宙間的一大秘密-方圓之美。美育雙月刊
  39. 姚一葦(1985)。美的範疇論。台北市:台灣開明書店。
  40. 徐書城(1993)。繪畫美學。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41. 海野弘(1990)。裝飾與人類文化。山東美術出版社。
  42. 商務印書館編審部(1967)。辭源。台灣商務印書館。
  43. 張賓榮主編(1992)。現代設計辭典。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44. 趙雅博(1966)。抽象藝術論。台北市:大中國圖書公司。
被引用次数
  1. 張桂菱,張桂菱,張桂菱(2022)。舞蹈現場中觀者視見的揭露。運動文化研究,40,3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