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新娘彩妝視覺意象分析之研究:以2008~2012年新新娘雜制為例

并列篇名

Analysis on the Visual Image of the Bride's Makeup: Young Bride's Case (2008-2012)

作者

林麗英(Li-Ying Lin);邱上嘉(Shang-Chia Chiou)

关键词

新娘彩妝 ; 視覺意象 ; 生活型態 ; 新新娘雜誌 ; Bride Make-up ; Visual Image ; Lifestyle ; Young Bride Magazine

期刊名称

設計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9卷4期(2014 / 12 / 01)

页次

57 - 8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新娘雜誌對於新娘妝扮的流行傳播扮演關鍵的角色,同時也提供多樣化的參考範本。新娘雜誌文本中所揭露的彩妝視覺意象以及不同的女性消費族群對新娘彩妝偏好的異同,是本研究探討的議題。本研究取樣自2008-2012年Young Bride(新新娘雜誌),並蒐集新娘彩妝視覺意象語彙,藉由內容分析法統整各式彩妝圖像,同時利用問卷調查法分析女性消費族群對於新娘彩妝視覺意象之偏好。本研究建立符合色調情感效果之新娘彩妝共通形式特徵,並歸納出新娘雜誌建構的視覺意象語彙類型,包含自然淡雅、甜美俏麗、浪漫嬌媚、高貴典雅、華麗璀璨、前衛搖滾、性感艷麗、創意妝飾、復古懷舊、時尚風華共10種意象語彙,其中多數消費者偏好「甜美俏麗」、「自然淡雅」以及「高貴典雅」等三種風格意象。

英文摘要

Bride magazines play a key role in the prevalence and a variety of references for bride make-up. The paper probes the makeup visual image the bride magazine seeks to reveal, and differences of makeup preferences among female consumers. The sample of the paper comes is from Young Bride (a bride magazine in Taiwan) from 2008 to 2012. It also serves as the source for the visual image vocabulary for the bride make-up. The paper used the questionnaire to examine the visual preferences amid the different groups of female consumers through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makeup images.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reveal ten major types of visual images constructed by the bride magazine. Among them, the "graceful" type of images attracts most consumers' attention, followed by the "natural" typ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社會科學 > 傳播學
参考文献
  1. 吳佩玲(2009)。新娘秘書美容彩妝造型服務模式建構之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研究,3(4),35-60。
    連結:
  2. 吳銘娟、廖翌珊(2011)。西方創意新娘製作與探討。美容科技學刊,8(1),129-158。
    連結:
  3. 李玉瑛(1999)。「實現你的明星夢」: 臺灣婚紗照的消費文化分析。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6,147-186。
    連結:
  4. 林榮泰(2009)。融合文化與美學促成文化創意設計新興產業之探討。藝術學報,6(1),72-84。
    連結:
  5. 郁碧娟、鄭靜宜(2007)。布料規格與流行語彙之關聯性探討。設計研究學報,1,22-39。
    連結:
  6. 張嘉苓(2010)。新娘造型設計的變換對消費者視覺感觀之影響性探討。美容科技學刊,7(4),91-106。
    連結:
  7. 陳明雅、黃建文、陳羽佳、陳美茹、吳秀君(2011)。新娘秘書應具備的專業能力評估。美容科技學刊社會科學篇,8(4),131-148。
    連結:
  8. 陳高生、李相穎(2012)。探討東方風潮再起之因素-以流行時尚角度論。美容科技學刊,9(4),101-116。
    連結:
  9. 馮永華、楊裕富(2006)。「設計風格」形成因素之研究。設計學報,11(3),99-116。
    連結:
  10. 鄭靜宜、林欣怡(2011)。解析女性服裝意象語彙之變遷─以1996~2004 年Vogue Taiwan 雜誌為例。設計學報,16(2),87-111。
    連結:
  11. 謝清秀(2005)。影響美髮時尚相關因素之初探。餐旅暨家政學刊,1(3),243-256。
    連結:
  12. Atkin, R. H.(1974).Mathematical structure in human affairs.London: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13. Boorstin, D.(1978).The image: 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New York, NY:Atheneum.
  14. Brown, T.(2009).Change by design: How design thinking transforms organizations and inspires innovation.New York, NY:HarperCollins.
  15. Chen, K.(1995).Illinois,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6. Etcoff, N.(2000).Survival of the prettiest: The science of beauty.New York, NY:Anchor.
  17. Fink, B.,Grammer, K.,Thornhill, R.(2001).Human(Homo sapiens) facial attractiveness in relation to skin texture and color.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115(1),92-99.
  18. Ghemawat, P.,Nueno, J. L.(2006).ZARA: Fast fashion. Case study.Boston, MA:Havard Business School.
  19. Kaiser, S. B.(1997).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lothing: Symbolic appearances in context.New York, NY:Fairchild.
  20. Kobayashi, S.(1981).The aim and method of the color Image scale.Color Res Application,31,67-71.
  21. Langloisl, H. J.,Roggmanl, L. A.(1990).Attractive faces are only average.Psychological Science,1(2),115-121.
  22. Matts, P. J.,Fink, B.,Grammer, K.,Burquest, M.(2007).Color homogeneity and visual perception of age, health, and attractiveness of female facial ski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57(6),977-984.
  23. Rhodes, G.,Proffitt, F.,Grady, J. M.,Sumich, A.(1998).Facial symmetry and the perception of beauty.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5(4),659-669.
  24. Ross, S. D.(1982).A theory of art: Inexhaustibility by contrast.New York, NY:State University.
  25. Storey, J.(1999).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London, England:Arnold.
  26. Thornhill, R.,Gangestad, S. W.(1999).Facial attractiveness.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3(12),452-460.
  27. Thornhill, R.,Moeller, A. P.(1997).Developmental stability, disease and medicine.Biological Reviews,72(4),497-548.
  28. Veblen, T.(2008).A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New York,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9. Yuniya, K.(2005).Fashion-ology.New York, NY:New Century.
  30. 尤翠敏(2001)。彰化縣=Changhua City, Taiwan,大葉大學=Dayeh University。
  31. 王受之(2006)。時裝史。臺北市=Taipei:藝術家=ArToday。
  32. 李玉瑛(2004)。裝扮新娘:當代臺灣婚紗業的興起與發展。逢甲人文社會學報,8,183-217。
  33. 李玉瑛(2004)。女性凝視:婚紗照與自我影像之戲。臺灣社會學學刊,33,1-49。
  34. 李秀蓮(1995)。攝影彩妝。臺北市=Taipei:揚智文化=Yang-Chih Book。
  35. 李京玲(2010)。西式新娘婚紗風格與消費者喜好之相關研究。第六屆化妝品應用與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Tainan:
  36. 杜瑞澤、吳素娟(1998)。生活型態中流行品味對產品外觀視覺設計之影響─以台灣輕型機車為例。銘傳大學邁向公元200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Taipei:
  37. 周香萍、游琁安(2012)。美容丙級學科術科學習指導技能檢定用書。臺中市:天空數位圖書=Tian Kong Shu Wei Tu Shu。
  38. 林家旭(2005)。以生活型態觀點探討服裝風格與意象認知差異之研究。台南女院學報,24,71-85。
  39. 施珮緹、廖秀瑩、黃嫈琪、劉宛菱(2011)。美容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學術科突破。新北市=New Taipei City:群英=Qun Ying。
  40. 施曉蕙(2010)。新竹市=Hsinchu, Taiwan,國立交通大學=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41. 洪美玲(2008)。美容乙級技能檢定化妝形態與色彩選擇之研究。第四屆化妝品應用與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Tainan:
  42. 胡琪崚、杜瑞澤(2013)。女性對新娘頭飾飾品造型意象之研究。設計研究,9,71-78。
  43. 敖軍譯、Barthes, R.(1998)。流行體系(一):符號學與服飾符號。臺北市=Taipei:桂冠=Laureate。
  44. 莊明振、高清漢(1997)。台灣產品形象定位之探討。設計學報,2(2),37-53。
  45. 陳淑萍(2003)。嘉義縣=Chiayi, Taiwan,南華大學=Nanhua University。
  46. 游絲棋(2008)。絲棋美學:彩妝維納斯。臺北市=Taipei:聯合文學=Unitas。
  47. 楊宜芬(2010)。台灣文創產業地方發展新契機。臺灣經濟研究月刊,33(7),77-85。
  48. 葉至誠、葉立誠(201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Taipei:商鼎=Shinning Culture。
  49. 詹惠晶、楊麗珮、胡學儷(2001)。溝通色彩學:四季基因色彩系統診斷。臺北市=Taipei:大揚=Da Yang。
  50. 熊妤(2007)。新娘美麗造型。臺北市=Taipei:陽光工作室=Yang Guang Gong Zuo Shi。
  51. 熊妤(2001)。新娘造型。臺北市=Taipei:漢笙=Han Sheng。
  52. 劉鶴群、林秀雲、陳麗欣、胡正申、黃韻如(2010)。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市=Taipei:雙葉書廊=Yeh Yeh BookGallery。
  53. 歐立成(2011)。色彩情感與色彩調和研究的現況與展望。2011國際色彩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Taipei:
  54. 蔡孟珈(2008)。臺北市=Taipei, Taiwan,世新大學=Shih Hsin University。
  55. 鄭國裕、林磐聳(2006)。色彩計畫。臺北市=Taipei:藝風堂=Yi Fong Tang Publisher。
  56. 賴采瀅、陳奕融、盧美娜(2013)。整體造型秘技:時尚晚宴篇。新北市=New Taipei:旗林文化=Qi Lin Wen Hua。
  57. 鍾馨鑫(2004)。臉部視覺美學造形。臺北市=Taipei:新形象=Xin Xing Xiang。
  58. 魏易熙譯、Fiore, A. M.、Kimle, P. A.(2002)。服飾業美學。臺北市=Taipei:商鼎文化=Shinning Culture。
  59. 羅慧卿(2006)。桃園市=Taoyuan, Taiwan,元智大學=Yuan Ze University。
  60. 藝風堂譯、佐口七郎(1991)。設計概論。臺北市=Taipei:藝風堂=Yi Fong Tang。
被引用次数
  1. 陳佳安、周遵儒(2018)。運用資料探勘於自動化色彩語意分析之研究。設計研究學報,11,17-36。
  2. 盧昭彰、林家旭、李芬如(2016)。新娘選擇結婚禮服造型之影響因素研究。美容科技學刊,13(2),7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