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晚明士紳的人際縮影:祁彪佳日記中的社交活動及其轉變

作者

朱冬芝

关键词

祁彪佳 ; 晚明 ; 社交活動 ; 紹興 ; 鄉紳 ; 京官

期刊名称

明代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9期(2006 / 12 / 01)

页次

63 - 10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天啓二年即以二十一歲少齡考中進士的祁彪佳(1602-1645),不僅活躍於晚明官場及文藝圈中,本身自沉殉節,及賑災鄉里、建造名園等事績,也屢被世人提及。其父親祁承,更是著名的澹生堂藏書主,亦是晚明知名的官員。父子二代,加上家族自宋以來即長期居於紹興的背景,累積了深厚的人脈,也形成一定的影響力。 本文即是透過祁彪佳日記,來觀察明末官員及鄉紳的各種交際活動。並從中找出,這些交際活動與個人身份及社會時代的轉變有何關聯。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王鴻泰(2005)。近代史研究集刊
    連結:
  2. (1998)。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3. (1993)。明末清初的人譜與省過會。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3(3),712。
  4. 元施耐庵(1991)。水滸全傳。臺北:貫雅文化。
  5. 元施耐庵(1991)。水滸全傳。臺北:貫雅文化。
  6. 明王世貞(1985)。叢書集成初編:觚不觚錄,冊2811。北京:中華書局。
  7. 明王思任(1999)。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祁忠敏公年譜,冊63。北京市: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8. 明何良俊(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四友齋叢說,子部,雜家類,冊103。臺南:莊嚴出版社。
  9.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卷13,史9
  10.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卷9,史五
  11. 明余自強。四庫叢書:治譜,史部,職官類,冊753
  12. 明沈長卿(2000)。四庫禁毀叢刊:沈氏日旦,子部,冊12。北京:北京出版社。
  13.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12,吏部
  14. 明沈德符(1959)。萬曆野獲篇。上海:中華古籍。
  15. 明沈鯉(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雜家類86:文雅社約,卷上。臺南:莊嚴出版。
  16. 明抱甕老人編(1994)。古今小說集成:今古奇觀,輯1,冊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7. 明祁承。家書,第1則
  18. 明祁承、黃裳(1984)。中華文史論叢:家書,第30則
  19. 明祁承□(1997)。澹生堂集。臺北:故宮博物院。
  20. 明祁承□。澹生堂集
  21. 明祁承□。家書,第10則
  22. 明祁彪佳(1991)。祁彪佳文稿。北京:書目文獻。
  23. 明祁彪佳。山居拙錄
  24. 明祁彪佳。歸南快錄
  25. 明祁彪佳。棄錄
  26. 明祁彪佳(2003)。祁忠敏公日記合刊。北京:線裝書局。
  27. 明祁彪佳。涉北程言
  28. 明祁彪佳。林居適筆
  29. 明祁彪佳。棲北冗言,(上)
  30. 明祁彪佳。棲北冗言,(下)
  31. 明祁彪佳(1988)。祁忠敏公日記。北京:書目文獻。
  32. 明祁彪佳。感慕錄
  33. 明祁彪佳。林居適筆
  34. 明祁彪佳。小捄錄
  35. 明祁彪佳。自鑑錄
  36. 明郎瑛(1997)。四庫全書:七修類稿,子部,雜家類,冊112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37. 明郎瑛。七修類稿,卷17
  38. 明倪元璐(1970)。鴻寶應本。臺北:學生書局。
  39. 明徐三重。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野志,子部,雜家類,冊106
  40. 明笑笑生(1985)。金瓶梅,第77回。臺北:三民書局。
  41. 明高濂(1979)。四庫全書珍本:遵生八牋,子部,雜家類,冊227。臺北:臺灣商務出版。
  42. 明張萱(1995)。續修四庫全書:西園聞見錄,子部,雜家類,冊116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43. 明陳洪謨(1985)。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德府志,冊17。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44. 明陳龍正(2000)。四庫禁毀書叢刊:幾亭全書,冊12。北京:北京出版社。
  45. 明陸容(1985)。菽園雜記。北京:中華書局。
  46. 明章潢(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圖書編,冊972。臺北:商務出版社。
  47. 明馮夢龍(1995)。三遂平妖傳。臺北:桂冠出版社。
  48. 明劉麟(1973)。四庫全書珍本:清惠集,集部,冊350。臺北:臺灣商務出版。
  49. 明顧有孝(1994)。叢書集成續編:友約,子部87。上海:上海書店。
  50. 明顧起元(1987)。客座贅語。北京:中華書局。
  51. 清宋如林修(1970)。中國方志叢書:松江府志,華中地方,冊10。臺北:成文出版社。
  52. 清卲友濂修。中國方志,冊145:餘姚縣志,列傳13。臺北:成文出版社。
  53. 清邵廷采編(1995)。中國歷代書院志:姚江書院志,卷下。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54. 清崔華修(1996)。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揚州府志,史部,地理類,冊215。臺南:莊嚴出版。
  55. 清陳其元(1989)。庸閒齋筆記。北京:中華書局。
  56.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臺北:臺灣商務出版。
  57. 清讓廉(1975)。筆記小說大觀:明歲時瑣記,九編,冊8。臺北:新興出版。
  58. 淸姚之駰(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明事類鈔,冊884。臺北:臺灣商務出版。
  59. 大木康(2004)。明末江南の出版文化。東京:研文出版。
  60. 夫馬進。明清時代の政治と社會
  61. 夫馬進撰、阮航譯(1995)。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善會善堂的開端,第三冊,宋元明清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2. 寺田隆夫(1994)。東北大学文学部研究年報,通号44
  63. 何宗美(2003)。明末清初文人結社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64. 邱仲麟(1994)。明代北京社會風氣變遷-禮制與價值觀的改變。大陸雜誌,88(3),8-10。
  65. 孫中曾(1998)。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
  66. 荒井健(1994)。中華文人の生活。東京:平凡社。
  67. 常建華(2000)。清史論叢
  68. 陳寶良(1996)。中國的社與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69. 森田憲司(1970)。中國近世の都市と文化。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所。
  70. 溫懿珍(2001)。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71. 趙前(2003)。明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72. 趙素文(2003)。浙江大學。
  73. 蔡淑芳(2004)。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