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明清的資訊傳播、社會想像與公眾社會

并列篇名

Information Media, Social Imagination, and Public Society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OI

10.29971/JMS.200906.0002

作者

王鴻泰(Hung-Tai Wang)

关键词

邸報 ; 小說 ; 戲劇 ; 新聞 ; 媒體 ; 輿論 ; 資訊傳播 ; 公眾社會 ; Di bao ; novels ; drama ; news ; media ; public opinion ; information media ; public society

期刊名称

明代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2期(2009 / 06 / 01)

页次

41 - 9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思考的問題是:明清社會中的資訊傳播如何建構「公眾社會」?在實際討論上分別就邸報與民間性媒體進行討論,主要探討傳播媒體的「參觀」功能如何發揮中介、整合個人與社會的作用,本文特別由一些媒體利用或媒體糾紛的實例出發,藉此探查媒體如何在社會上產生宣傳或反宣傳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將思考重點擺在:社會成員如何在媒體的中介下對其耳目之外的國家、社會等概念性世界產生感情上聯繫-這種聯繫就是建構「公眾社會」的憑藉。本文的考察發現:明清社會中發達的傳播媒體已經建立起一個新的人際互動-人與人,個人與社會互動的方式。社會中的個人透過諸如邸報、戲曲、小說之類傳播媒體的媒介,人與人的互動可以突破有限空間與具體對象的限制,一方面它可以將個別(或個人)事件迅速傳播給廣大的社會大眾,讓其他不在場的群眾也可「參與」此事,另一方面它可以讓個人「參與」非其耳目所及的社會事務。如此,大眾傳播媒體穿越了個人生活領域,在此之上交集、建構出一個「公眾領域」,在其媒介下,具體的個人可進入此「公眾領域」,與想像中的「社會大眾」發生聯繫-就此可以說大眾傳播媒體創造了一個「想像的社會」,讓社會中的具體個人可以在個人有限的「現實世界」外,另外有個廣闊的「虛擬世界」可以參與(參觀),也因此,具體個人之間的交往也進而發展成個人與抽象社會的交往,而這樣的交往更可跨越地區性限制,建立起來一個涵蓋面廣大的「公眾社會」。

英文摘要

The main question of this essay is how information media constructed ”public society”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By examining both Di bao (邸報) and popular media, this essay strives to reveals the ways in which media integrated the individual with society as well as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media on society. This essay further discusses how people developed emotional connections with the unknown aspects of notions such as the state and society through media. These mediated connections were key in constructing a ”public society.”This essay corroborates the claim that the nascent developments of media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affecte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between an individual and society, as well as between individuals. By virtue of media such as Di bao, plays, and novels,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surpassed spatial limitations. Media could rapidly spread particular or individual new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llowing those who were absent from the scene feel as if they were ”experiencing” it, and concomitantly allowing them the opportunity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affairs beyond their knowledge.In this way, mass media enhanced and expanded the individual living sphere, forming a ”public sphe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new media, each individual could join this ”public sphere” and connect with an imagined ”general public.” That is to say, mass media created an ”imagined society.” In addition to a personal and therefore limited ”real world,” there existed a vast ”fictitious world” for everyone to take part in and experience. Accordingly, interactions between people developed into interactions between each individual and the abstract society, which cut across space limitations, and ultimately established an immense ”public societ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1971)。明內閣大庫史料,卷2。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 萬曆邸鈔。臺北:古亭書屋。
  3. (1983)。歸□集,卷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 (1964)。大清聖祖康熙皇帝實錄,卷258。臺北:華文書局。
  5. (1966)。明神宗實錄(卷234)。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6. (1611)。明神宗實錄,卷483
  7. 學政全書,卷7
  8. (1986)。醒世姻緣。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9. (1442)。明英宗實錄,卷90
  10. (1994)。中國古代珍稀本小說。瀋陽:春風文藝。
  11. 明。民抄董宦事實
  12. 明。民抄董宦事實
  13. 明伍袁萃。林居漫錄,卷3
  14. 明伍袁萃著。四庫全書存目業書
  15. 明佚名(1967)。中國近代內亂外禍歷史故事叢書·明武宗外紀。臺北:廣文書局。
  16. 明吳應箕。貴池先哲遺書·貴池二妙集 策•擬進策並序
  17. 明吳應箕。樓山堂集,卷10
  18. 明吳應箕。貴池先哲遺書·留都見聞錄
  19. 明李□(1984)。績焚書,卷2。臺北:漢京出版事業公司。
  20. 明李日華。味水軒日記,卷7
  21. 明李日華。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業刊
  22. 明沙門袾宏。自知錄,卷下
  23. 明沙門袾宏。自知錄
  24. 明沈德符(1997)。萬曆野□編,卷25。北京:中華書局。
  25. 明袁宏道著、錢伯城□校(1981)。與黃平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6. 明高攀龍撰、明嚴穀輯。《東林書院志》中國歷代書院志,卷8
  27. 明陳子龍。天啟四年甲子條
  28. 明湯顯祖(1975)。湯顯祖集,卷43。臺北:洪氏出版社。
  29. 明袾宏。明版嘉與大藏經
  30. 明葉盛(1997)。水東日記,卷21。北京:中華書局。
  31. 明夢覺道人、明西湖浪子輯(1987)。三刻拍案驚奇-原名「幻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2. 明種惺(1992)。隱秀軒集,卷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3. 明劉宗周(1971)。人譜類記,卷5。臺北:廣文書局。
  34. 明劉宗周。人譜類記,卷5
  35. 明劉城、明吳應箕。樓山堂集
  36. 明末清初。小說戲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37. 清。說庫。臺北:新興書局。
  38. 清文秉。歷代筆記小說集成
  39. 清毛祥麟。上海古籍出版社,卷10。上海:
  40. 清平步青(1982)。霞外攈屑,卷7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1. 清全祖望(1977)。梨洲先生神道碑文
  42. 清余繼登(1997)。典故紀聞。北京:中華書局。
  43. 清佚名(1987)。生綃剪,卷7。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
  44. 清李清(1982)。附識卷上。北京:中華書局。
  45. 清李調元。淡墨錄,卷2
  46. 清阮葵生。嘲謀學差
  47. 清俞樾(1995)。九九銷夏錄,卷12。北京:中華書局。
  48. 清孫承澤。天府廣記,卷24。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49. 清孫承澤。天府廣記,卷10
  50. 清崔象川。白圭志。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
  51. 清張廷玉修。金士衡傳
  52. 清張廷玉修。明史,卷231
  53. 清張廷玉修。明史,卷229
  54. 清張廷玉修。陳新甲傅
  55. 清張廷玉修。陳新甲傳。臺北:鼎文書局。
  56. 清張廷玉修。文苑四
  57. 清曹家駒(1985)。因最後解釋「黑白」之義較清楚
  58. 清曹家駒。清人說薈(一)。臺北:廣文書局。
  59. 清陸文衛(1969)。嗇菴隨筆,卷3。臺北:廣文書局。
  60. 清陸文衡。嗇菴隨筆,卷3
  61. 清陸文衡。嗇菴隨筆
  62. 清陸文衡。嗇菴隨筆
  63. 清陸文衡。嗇菴隨筆,卷1
  64. 清陸世儀。筆記小說大觀
  65. 清章有謨。景船齊雜記,卷下。臺北:大華。
  66. 清湯斌(2003)。湯子遺書,卷9
  67. 清焦循(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八。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68. 清董含。列款刻揭
  69. 清董含(1980)。蓴鄉贅筆,卷2。臺北:廣文書局。
  70. 清褚人穫(1986)。堅觚補集,卷6。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71. 清趙翼(1984)。廿二史劄記,卷31。臺北:王記書坊。
  72. 清劉獻廷(1997)。廣陽雜記。北京:中華書局。
  73. 清錢大昕(1989)。潛研堂文集,卷1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4. 清錢大昕。潛研堂文集,卷17
  75. 清錢泳。履園叢話,卷21。北京:中華書局。
  76. 清顧公燮(1985)。《萬裏緣》傳奇。蘇州:江蘇古籍出版社。
  77. 清顧公燮。署中有三聲
  78. 清顧炎武。顧亭林詩文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79. 清黄宗義(1977)。明儒學案,卷58。臺北:華世出版社。
  80. David Johnoson,Andrew J. Nathan,Evelyn S. Rawski(ed)(1985).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Berk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s Press.
  81. Jonathan D. Spence、John E. Eills Jreds(1979)。Ming to Ch'ing: Conquest, Region and Continuity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82. Lawrence D. Kessler、Tsing Yuan(1971)。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83. 王鴻泰(1998)。資訊傳播的媒體形式。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84. 王鴻泰(1998)。資訊傳播的媒體形式。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85. 余英時(1996)。聯合文學
  86. 巫仁恕(1996)。明清城市民變研究-傳統中國城市群眾集體行動之分析。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
  87. 巫仁恕。九州學刊
  88. 李文治(1942)。文史雜誌。重慶:
  89. 李調元(1969)。淡墨錄,卷2。臺北:廣文書局。
  90. 林麗月(198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
  91. 邱榮裕(198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臺北:
  92. 金耀基(1978)。巨變中的中國·丙·溝通綱。臺北:時報文化公司。
  93. 查爾斯.泰勒、馮青虎譯、鄧正來、英亞歷山大(1998)。國家與市民社會-種社會理論的研究路徑。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94. 范志亭、范哲輯校(2003)。湯斌集。鄭州:中州古藉出版社。
  95. 班納迪克•安德森、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文報。
  96. 參尹韻公(1990)。時代邸報。重慶:重慶出版社。
  97. 參尹韻公。中國明代新聞傳播史
  98. 梁啟超、梁啟超著(1960)。論小說與群治之關係。臺灣:中華書局。
  99. 梅爾清=Tobie Meyer-Fong撰、劉宗靈、鞠北平譯、馬釗校(2008)。史林
  100. 陳子龍(1983)。陳子龍詩集,卷1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1. 陳寶良(1992)。江漢論壇。武昌:
  102. 劉勇強(1992)。學人
  103. 鄧之誠(1996)。骨董瑣記,卷6。北京:北京出版社。
  104. 謝國楨(1987)。民國叢書
  105. 魏斐德、陳蘇鎮譯(1992)。洪業-清朝開國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06. 羅威廉、鄧正來、楊念群譯、鄧正來、英亞歷山大。國家與市民社會-種社會理論的研究路徑
被引用次数
  1. 曹依婷(2016)。明代廷杖文化的身體暴力與榮譽:以楊繼盛為例。史原,復刊7期=28期,1-39。
  2. 陳仕軒(2016)。既為亂世民:李漁的易代心態辨析。中極學刊,10,23-40。
  3. 陳秀芬(2016)。「診斷」徐渭:晚明社會對於狂與病的多元理解。明代研究,27,71-121。
  4. 何淑宜(2015)。晚明的地方官生祠與地方社會─以嘉興府為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6(4),811-854。
  5. 林芷瑩(2012)。以劇為戈─傳奇《綠牡丹》的寫作與吳炳的改編。清華學報,42(4),699-731。
  6. 林芷瑩(2018)。「以其技還奪其席」-論《桃花扇》中的「曲家」阮大鋮及其劇作。戲劇研究,21,1-33。
  7. 劉瓊云(2014)。天道、治術、商品:《忠經》之出版與明代忠文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4(2),73-120。
  8. (2016).Confucian Principles and Representations of a Scandal: Writing about Zheng Man in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思想史,5,157-213.
  9. (2019)。我們可以從明代道德故事類書中讀出什麼?-知識編輯、文化網絡與通俗忠觀。新史學,30(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