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鄧茂七之亂史料傳承考辨

并列篇名

The Rebellion of Deng Maoqi: A Historiographical Verification of Sources

DOI

10.29971/JMS.201006.0003

作者

盧增夫(Zeng-Fu Lu)

关键词

明代 ; 鄧茂七之亂 ; 史料考辨 ; Ming Dynasty ; the Rebellion of Deng Maoqi ; verification of historical sources

期刊名称

明代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4期(2010 / 06 / 01)

页次

45 - 6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通過對明正統年間的鄧茂七之亂史料記載及其傳承問題的討論和分析,認為明清以來有關鄧茂七之亂的記載,諸如《雙槐歲鈔》、《鴻猷錄》、《明史》、《明史紀事本末》等相關史書,存在混亂、矛盾,或敘述不一致局面,其主要原因就在於張楷〈監軍曆略〉的內容敘述具有虛假編造、偽造史實的成份。張楷作偽之所以能成功,並使謬誤得以流傳和延續,除了其自身作為事件親歷者的特殊身份之外,與明清撰史傳抄風氣的盛行及修史環境也關係甚密。最後,筆者還致力於梳理出相對可靠的史料,以供未來研究參考。

英文摘要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historical sources on the Rebellion of Deng Maoqi during the Zhengtong Emperor's reign (1436-1449) in the Ming dynasty, this essay argues that the accounts of the Rebellion in Ming and Qing historiography derived largely from a fabricated narrative in Zhang Kai's ”Accounts of a Military Inspector” (Jianjun jilue 監軍曆略). That this version of events dominated may be attributed to two factors: 1) Zhang Kai's claim to eyewitness testimony of the rebellion, and 2) the narrative tradition in Ming and Qing historiography. This paper discusses other historical sources, which may be used in order to gain a more nuanced version of events surrounding the Deng Maoqi Rebell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葉泉宏(2007)。「明初濮真征高麗」傳說探原—明清野史誤謬剖析之一例。東吳歷史學報,17,46-69。
    連結:
  2. [清]林采、[清]樂成纂修,《沙縣誌》(福州:福建師範大學古籍室藏清康熙四十年[1701]手抄本)
  3. (2000)。四庫禁毀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4. (1997)。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 (1992)。稀見中國地方志彚刊。北京:中國書店。
  6. (1996)。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
  7. (1996)。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
  8. (1996)。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
  9. (2005)。四庫禁毀書叢刊補編。北京:北京出版社。
  10. 明陳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1966)。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
  11. 明陳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1966)。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
  12. 明陳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1966)。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
  13. 明陳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1966)。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
  14. 明陳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1966)。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
  15. 明陳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1966)。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
  16. 明陳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1966)。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
  17. 明陳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1966)。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
  18. 明陳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1966)。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
  19. 明陳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1966)。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
  20. 明陳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1966)。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
  21. 明陳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1966)。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
  22. 明陳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1966)。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
  23. 明陳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1966)。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
  24. 明陳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1966)。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
  25. 明陳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1966)。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
  26. 明陳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1966)。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
  27. 明陳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1966)。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
  28. 明葉盛、魏中平點校(1980)。水東日記。北京:中華書局。
  29. 清紀昀(1999)。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海口:海南出版社。
  30. 清夏燮(1959)。明通鑒。北京:中華書局。
  31. 清談遷(1958)。國榷。北京:中華書局。
  32. 王燕(2003)。論明代中後期的私人修史。東吳歷史學報,10,71-101。
  33. 田中正俊(2004)。鄧茂七の乱所伝について『雙槐歲鈔』と「監軍曆略」。田中正俊歷史論集,東京:
  34. 牟復禮編、崔瑞德編、張書生譯(1992)。劍橋中國明代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5. 谷川道雄編、森正夫編(1979)。中國民眾叛亂史。東京:平凡社。
  36. 邱炫煜(1993)。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的史源新詮。簡牘學報,15,235-257。
  37. 前田司(1992)。鄧茂七の亂の評価について。鹿児島短期大學研究紀要,49,47-54。
  38. 姜勝利(1996)。清代明史史料學。史學史研究,8,63-66。
  39. 徐泓(2004)。《明史紀事本末》的史源、作者及其編纂水準。史學史研究,3,62-71。
  40. 許大齡點校、王天有點校(1993)。國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1. 謝貴安(2003)。明實錄研究。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