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英廟「盛德」:明天順朝君臣對「建文問題」之態度

并列篇名

The Great Grace: The Ming Emperor Tianshun and His Administration's Attitude toward "Issues of Jianwen"

DOI

10.29971/JMS.201106.0001

作者

何幸真(Hsing-Chen Ho)

关键词

明英宗 ; 李賢 ; 建文 ; 正統 ; 奪門 ; Emperor Tianshun Emperor Zhengtong ; Emperor Yingzong of the Ming ; Li Xian ; Jianwen ; legitimacy ; restoration

期刊名称

明代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6期(2011 / 06 / 01)

页次

1 - 2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明建文四年燕王朱棣藉「靖難」奪位並登基為明太宗後,其大規模政治整肅和革除措施使「建文問題」成為明代的政治禁忌,建文君臣的歷史地位遭到抹殺,並被官方大加汙衊。太宗去世後,繼任帝王對建文諸臣及其遺屬的態度漸寬,而有所赦免、弛禁,然而永樂之統在正統年間獲得正式確立,使弛禁對象僅止於建文諸臣遺屬。但天順年間情況出現轉變,閣臣李賢對建文君臣的正面記錄與評價,獲得後世普遍認同,並成為此類論述的先驅。藉奪門之變復辟的英宗,復位後即開始包裝自身形象並詆毀其弟景泰帝;釋出建庶人與已故吳庶人眷屬的措施,成為其妝點形象的絕佳途徑。英宗無意恢復建文帝的歷史地位,甚至盡可能避免相關措施與建文帝扯上關係,以免已正式確立的永樂正統遭受動搖,故其寬赦僅止於建庶人、吳庶人,而未上及建文帝。然而,當此政治演出被其閣臣與後世美化並高度稱頌後,卻使民間開始期待對建文帝本人的政治弛禁,成為進一步恢復建文君臣正向評價和歷史地位的契機,對後世看待建文朝與建文君臣的態度,及相關歷史私修活動的開展,都有所激勵和影響。因此,天順朝在建文君臣地位恢復與歷史重建的過程中,確實是個承先啟後的時期。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explores some of the reasons why the Emperor Jianwen's living relatives were released during the Tianshun period. This so-called ”Great Grac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official effort to rewrite the history of the Jianwen reign. The Emperor Tianshun had known about his duty of defending the legitimacy of the Emperor Yongle, and by extension, his own legitimacy, since the Zhengtong period. Therefore, the Emperor Tianshun dealt with the matters of the Emperor Jianwen carefully during his reign. 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that the release of the Emperor Jianwen's family members was simply a means to glorify the Emperor Tianshun after the palace coup that led to his restoration. Unexpectedly, this ”Great Grace” had the effect of encouraging courtiers and commoners alike to believe in the imminent reinstatement of the Emperor Jianwen's policies. Such expectations inspired the effort to rewrite the history of the Jianwen reign period and established the Tianshun period as a turning point in this historical re-appraisal of the Jianwen perio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明仁宗實錄》,卷4 上,永樂二十二年十一月壬申朔條,總頁131
  2. 《明仁宗實錄》,卷5 上,永樂二十二年十二月癸卯條,總頁157
  3. 〔明〕何喬新,《椒邱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卷 30,〈嘉議大夫吏部右侍郎兼詹事府丞諡文懿楊公墓誌銘〉,頁 45a-b, 45b。
  4. 〔清〕永瑢、〔清〕紀昀等撰,《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六,別集類五,《靜學文集》,頁2a
  5. (1984)。明英宗寶訓。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6. 《明孝宗實錄》,卷72,弘治六年二月辛酉條,總頁1359
  7. 明沈節甫編(1965)。紀錄彙編。臺北:臺灣商務館。
  8. 明沈節甫編(1965)。紀錄彙編。臺北:臺灣商務館。
  9. 明沈德符(1980)。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
  10. 明沈德符(1980)。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
  11. 明陳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1984)。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2. 明陳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1984)。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
  13. 明陳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1984)。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
  14. 明陳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1984)。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5. 明陳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1984)。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6. 明陳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1984)。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7. 明楊士奇(1965)。明太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8. 明楊士奇(1965)。明太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 明楊士奇(1965)。明太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 明楊士奇(1965)。明太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1. 明楊士奇、劉伯涵點校、朱海點校(1998)。東里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22. 明鄭曉(1984)。今言。北京:中華書局。
  23. 明鄧士龍編、許大齡點校、王天有點校(1993)。國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4. 明鄧士龍編、許大齡點校、王天有點校(1993)。國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5. 明鄧士龍編、許大齡點校、王天有點校(1993)。國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6. 明鄧士龍輯、許大齡點校、王天有點校(1993)。國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7. 明錢琦(1990)。錢臨江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28. 清谷應泰(1977)。明史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
  29. 清谷應泰(1977)。明史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
  30. 清張廷玉(1974)。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31. 清張廷玉(1974)。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32. 清張廷玉(1974)。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33. 清張廷玉(1974)。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34. 清張廷玉(1974)。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35. 清張廷玉(1974)。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36. 清張廷玉(1974)。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37. 清張廷玉(1974)。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38. 清清高宗(1987)。續通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9. 牛建強(1996)。試論明代建文帝歷史冤案的反正過程─以明中後期建文朝史籍纂修為視角。史學月刊,1996(2),33。
  40. 王崇武(1975)。明靖難史事考證稿。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
  41. 朱鴻(1985)。明惠帝的用人與政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3,69。
  42. 朱鴻(2001)。三「楊」開泰?:明英宗正統初期的內閣政治。近代國家的應變與圖新,臺北:
  43. 孟森(2006)。明清史講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
  44. 潘忠泉、李怡(2006)。建文朝年號革除考述。北方論叢,2006(3),83。
被引用次数
  1. (2012)。帝王還魂 ―明代建文帝流亡敘事的衍異。新史學,23(4),6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