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萬曆年間江南的大水災與社會反應

并列篇名

Social Reaction to Jiangnan Delta Flooding in the Reign of the Emperor Wanli

DOI

10.29971/JMS.201106.0003

作者

馮賢亮(Xian-Liang Feng)

关键词

萬曆 ; 江南 ; 水災 ; 社會應對 ; the Emperor Wanli ; Jiangnan delta ; flooding ; social reaction

期刊名称

明代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6期(2011 / 06 / 01)

页次

57 - 9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江南為水鄉澤國,歷來水患頻繁。在明代萬曆年間,危害深重、影響較大的水災,發生於萬曆十五年與萬曆三十六年。這都成了萬曆朝至清代初期人們的普遍認識,以及江南地方講求水利、荒政的重要比照。對於大災的記錄,主要見於江南地方官紳的筆錄、官方史書及地方志的記載中。從中可以概見時人的水災記憶,以及從朝廷至地方的調控情況。特別是其間呈現的民生救濟與官紳們的活動,為探討明代後期江南社會的變化、地方利益與王朝統治的關係以及江南官紳階層的複雜網絡與社會影響,提供了不少素材。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explores social change in the Jiangnan region during the late Ming through a focus on the severe flooding that occurred during the fifteenth and thirty-sixth years of the Wanli reign period. The details of these natural disasters are found in a variety of sources (officers' corpus, country gentlemens' autobiographical collections, and the official history to name a few). These collected disaster memories illum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interest and dynasty control, changes in crisis-response attitude on the part of official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gentry class in the Jiangnan reg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雍正]《浙江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523冊),卷159,〈人物一‧名臣二‧湖州府〉,頁284
  2.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3. [同治]《蘇州府志》(江蘇書局光緒八年刻本),卷70,〈名宦三〉,頁20
  4. [萬曆]《青浦縣志》(萬曆二十五年刊本),卷6,〈祥異〉,頁155
  5. [明]陳禹謨,〈瓦窯塘碑記〉,收入[嘉慶]《餘杭縣志》(嘉慶十三年修、民國八年[1919]重刊本),卷11,〈水利〉,頁23b
  6. [清]陳士鑛,〈明江南治水記〉(收入[清]曹溶輯、陶越增訂,《學海類編》,第48冊,上海涵芬樓據六安晁氏木活字版影印,1920),頁1-8
  7. [雍正]《浙江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524冊),卷188,〈人物八‧義行中‧湖州府〉,頁194
  8. (1991)。[崇禎]烏程縣志。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9. [同治]《湖州府志》(同治十三年刊本),卷44,〈前事略‧祥異〉
  10. (1991)。萬曆邸鈔。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
  11. [明]姚文灝,《浙西水利書》(收入《豫章叢書》,第11函,第62冊),卷2,〈周文英三吳水利〉,頁20a
  12.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13. [康熙]《歸安縣志》(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康熙十二年刻本),卷6,〈災祥志〉,頁42a
  14. (1991)。[崇禎]烏程縣志。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15. (1991)。萬曆邸鈔。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
  16. 續修四庫全書
  17. [明]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原编第六册(上海:商務印書館據涵芬樓影印昆山圖書館所藏稿本景印,1936),不分卷,〈蘇松備錄〉,頁8
  18. [明]陳其德,〈災荒又記〉,收入[光緒]《桐鄉縣志》(光緒十三年刊本),卷20,〈雜誌上‧祥異〉),頁10a
  19. [明]沈幾,〈東南水利議〉,載[明]張國維撰,《吳中水利全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578冊),卷22,〈議〉,頁859
  20. [明]張應武,〈吳淞江疏濬論〉,收入[同治]《蘇州府志》,卷10,〈水利二〉,頁1-27,頁26b、27a
  21. [萬曆]《錢塘縣志》(萬曆三十七年修、光緒十九年武林丁氏刻陶浚宣署本),〈紀事‧災祥篇〉,頁6
  22. (1974)。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23. [萬曆]《常州府志》(南京圖書館藏萬曆四十六年刻本),卷7,〈錢穀〉,頁52b
  24. 續修四庫全書
  25. [光緒]《歸安縣志》(光緒七年刊本),卷27,〈前事略‧祥異〉,頁14b、15a
  26. 四庫禁毀書叢刊
  27. 續修四庫全書
  28. [雍正]《浙江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第524冊,乾隆元年重修本),卷190,〈人物‧介節九上〉,頁247
  29. [明]丁賓,《丁清惠公遺集》,卷8,〈書牘‧與高東溟撫院〉,頁15-16
  30. 續修四庫全書
  31. (1991)。[崇禎]烏程縣志。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32. [明]史鑒,《西村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259),卷6,〈運河志上〉,頁830
  33. [明]陳其德,〈災荒記事〉,收入[光緒]《桐鄉縣志》(光緒十三年刊本),卷20,〈雜誌上‧祥異〉),頁8-9
  34. [明]周孔教,〈荒政議〉(收入[清]張海鵬輯,《墨海金壺‧荒政叢書》,上海博古齋據清張氏刊本影印,1921),卷4,頁9a
  35. [明]撰人不詳,《雲間雜誌》(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乾隆平湖陸刻奇晉齋叢書本),卷中,頁17b
  36. (1974)。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37. [明]黃汝亨,〈化灣閘碑〉,收入[萬曆]《錢塘縣志》,〈紀文‧雜文〉,頁64b-65b。
  38. [清]徐崧、張大純,《百城煙水》(復旦大學圖書館藏康熙二十九年影翠軒刻本),卷4,〈吳江縣〉,頁42a
  39. (1974)。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40. [明]丁賓,《丁清惠公遺集》(上海圖書館藏崇禎間刻本),卷8,〈書牘‧與高東溟撫院〉,頁15a
  41. 續修四庫全書
  42. 四庫禁毀書叢刊
  43. [明]汪應蛟,《撫畿奏疏》(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明刻本),卷2,〈重地薦罹重災疏〉,頁22b、23a
  44. [光緒]《青浦縣志》(光緒五年刊本),卷29,〈雜記上‧祥異〉,頁4b、5a
  45. [明]丁賓,《丁清惠公遺集》(上海圖書館藏崇禎間刻本),卷8,〈書牘‧與葉臺山閣下〉,頁15a,17a
  46. 四庫禁毀書叢刊
  47. [光緒]《石門縣志》(光緒五年刊本),卷11,〈雜類志‧祥異〉,頁17b
  48. [光緒]《桐鄉縣志》,卷7,〈食貨志下‧蠲恤〉,頁6-9
  49. 明何良俊(1959)。四友齋叢說。北京:中華書局。
  50. 明李樂(1986)。見聞雜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1. 明李樂(1986)。見聞雜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2. 明徐光啟(1956)。農政全書。北京:中華書局。
  53. 明張瀚(1985)。松窗夢語。北京:中華書局。
  54. 明陳子龍選輯(1962)。明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
  55. 明陳子龍選輯(1962)。明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
  56. 明陳子龍選輯(1962)。明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
  57. 明馮夢楨(2010)。快雪堂日記。南京:鳳凰出版社。
  58. 明馮夢楨(2010)。快雪堂日記。南京:鳳凰出版社。
  59. 明歸有光、周本淳點校(1981)。震川先生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0. 清金友理(1998)。太湖備考。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61. 清張履祥輯補、陳恒力校釋、王達參校增訂(1983)。補農書校釋。北京:農業出版社。
  62. 清張履祥、陳祖武點校(2002)。楊園先生全集。北京:中華書局。
  63. 川勝守(1982)。明代江南水利政策的發展。明清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天津:
  64.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1966)。明神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65.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1966)。明神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66.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1966)。明神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67.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1966)。明神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68. 宋希尚編(1954)。歷代治水文獻。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69. 李文海編、夏明方編(2007)。天有凶年:清代災荒與中國社會。北京:三聯書店。
  70. 洪煥椿編、羅侖編(1989)。長江三角洲地區社會經濟史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