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不入城之旅:明清之際遺民徐枋的身分認同與生命安頓

并列篇名

Xu Fang (徐枋)'s Political Identity in the Ming-Qing

作者

林宜蓉(Yi-Jung Lin)

关键词

明清之際 ; 遺民 ; 徐枋 ; 認同 ; 不入城 ; Ming-Qing transition ; Ming loyalists ; Xu Fang ; Political Identity ; Journey not to the City

期刊名称

明代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20期(2013 / 06 / 01)

页次

59 - 9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世稱「海內三遺民」的徐枋(1622-1694),在遭逢易代遽變後,「守喪土室,不入城府」,幾經流離遷徙,方於晚年遁隱天平山麓之「澗上草堂」。徐枋對身分的堅持,除了五十年「不入城」之外,面對貧病交迫的窘境,將透過何種自我論辯尋求生命安頓?與入城者又曾開展出何種舟舫雅集的水徑秘會?詩文書畫兼善的長才,成為文人安頓現實生活的憑藉,是以在「城市」之外,流離山巔水涯之際,遂有了諸多遊記與山水圖繪,而此中究竟藉何古典隱喻以寄託遺民之「身分認同」?本論文以「不入城之旅」來指涉這種言說表述與生命姿態,並嘗試剖析文人的自我對話,以及依違於游離/回歸之間的隱微心態。

英文摘要

During the Ming-Qing transition, Ming loyalist Xu Fang (1622-1694) chose to mourn for the Ming by secluding himself at the Jian Shan lodge, located in the foothills of the Tin Ping mountains. Xu Fang adhered to his identity of a Ming citizen, but how did he justify his life choices when suffering from sickness and poverty? While in seclusion, how did he meet with those who chose to enter the town? Many Ming loyalists in seclusion chose to express themselves through poetry and painting; after becoming destitute and homeless, they wrote travelogues and created landscape paintings. But how did they identify and define themselves? This essay focuses on Xu Fang's ”traveling without entering the town” to exemplify the lifestyle choice of many Ming loyalists.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Xu Fang, this essay highlights Xu Fang's attitude toward life while living in a state of seclusion or dissocia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王璦玲(2009)。《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導言。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9(3),130-131。
    連結:
  2. 李惠儀(2008)。世變與玩物:略論清初文人的審美風尚。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3,35-76。
    連結:
  3. 李瑄(2008)。明遺民與仕清漢官之交往。漢學研究,26(2),131-162。
    連結:
  4. 胡曉真(2010)。離亂杭州:戰爭記憶與杭州記事文學。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6,45-78。
    連結:
  5. 曹淑娟(2006)。園舟與舟園:汪汝謙湖舫身分的轉換與局限。清華學報,新36(1),197-235。
    連結:
  6. 傅申(2003)。董其昌書畫船:水上行旅與鑑賞、創作關係研究。美術史研究集刊,15,205-282。
    連結:
  7.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
  8. 徐枋〈題山東董樵谷樵隱圖〉擷取網址:ww.ieshu.com。日期:2010.9.30。
  9. 〔明〕譚元春撰,〔明〕徐汧、〔明〕張澤等評點,《新刻譚友夏合集》(上海:上海圖書館藏明崇禎[1628-1644]池白水刻本)。
  10. 羅振常輯,《訂補澗上草堂紀略•卷上》
  11. 羅振玉輯,《徐俟齋先生年譜•附錄卷上》
  12. 羅振玉輯,《徐俟齋先生年譜•附錄卷下》
  13. 明李流芳(1975)。檀園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4. 明姜垓、清解瑤、高洪鈞編(2006)。明清遺書五種。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15. 明徐枋、黃曙輝點校、印曉峰點校(2009)。居易堂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6. 明徐枋、黃曙輝點校、印曉峰點校(2009)。居易堂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7. 明黃宗羲(2005)。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8. 明楊炤、黃曙輝點校(2010)。懷古堂詩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 明楊循吉、陳其第點校(2004)。吳中小志叢刊。揚州:廣陵書社。
  20. 明盧熊(1983)。(洪武)蘇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21. 明盧襄(1996)。石湖志略。臺南:莊嚴文化事業。
  22. 清全祖望、朱鑄禹彙校集注(2000)。全祖望集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3. 清全祖望、朱鑄禹彙校集注(2000)。全祖望集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4. 清趙爾巽(1997)。清史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5. Woodward, Kathryn編、林文琪譯(2004)。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臺北:韋伯文化。
  26. 王成勉(2007)。再論明末士人的抉擇:近二十年的研究與創新。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視野論文集(一),臺北:
  27. 王汎森(2004)。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8. 王德威(2007)。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人文。
  29. 安東尼‧紀登斯、趙旭東譯、方文譯(2002)。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臺北:左岸文化。
  30. 克斯汀‧海斯翠普編、賈士蘅譯(1998)。他者的歷史:社會人類學與歷史製作。臺北:麥田出版。
  31. 周慶華(2005)。身體權力學。臺北:弘智文化。
  32. 林•亨特編、江政寬譯(2002)。新文化史。臺北:麥田出版。
  33. 班納迪克.安德森、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文化。
  34. 高夫曼、曾凡慈譯(2010)。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臺北:群學。
  35. 高彥頤、李志生譯(2004)。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36. 張英霖編(2004)。蘇州古城地圖。蘇州:古吳軒。
  37. 理查‧桑內特、黃煜文譯(2003)。肉體與石頭:西方文明中的人類身體與城市。臺北:麥田出版。
  38. 傅柯、劉北成譯、楊遠嬰譯(1998)。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臺北:桂冠。
  39. 雷可夫、詹森、周世箴譯注(2006)。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臺北:聯經。
  40. 羅振玉編(1973)。羅雪堂先生全集。臺北:大通書局。
  41. 羅振玉編(1973)。羅雪堂先生全集。臺北:大通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卜永堅(2020)。周茂蘭血疏貼黃藳題跋的遺民心曲與遞藏流轉。東吳歷史學報,40,1-43。
  2. 林宜蓉(2019)。療疾、判案與悟道:明清自撰年譜中的夢兆經驗與異人遭遇。明代研究,33,93-154。